2010年執(zhí)業(yè)中藥師中藥學考試輔導:升降浮沉

字號:

-
    升降浮沉主要內容如下:
    一、升降浮沉的含義
    升降浮沉反映藥物作用的趨向性,是說明藥物作用性質的概念之一。
    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表示發(fā)散,沉表示收斂固藏和泄利二便。因而沉實際上包含著向內和向下兩種作用趨向。
    藥性升降浮沉理論形成于金元時期。
    二、確定依據
    1.藥物的質地輕重
    凡花、葉類質輕的藥多主升浮,如菊花、桑葉等;
    種子、果實及礦物、貝殼類質重的藥多主沉降,如蘇子、枳實、磁石、石決明等。
    2.藥物的氣味厚薄
    凡氣味薄者多主升浮,如蘇葉、銀花;
    氣味厚者多主沉降,如熟地、大黃等。
    3.藥物的性味:
    凡性溫熱、味辛甘的藥為陽性,多主升浮,如桂枝等;
    而性寒涼、味酸苦咸的藥為陰性,多主沉降,如天花粉、芒硝等。
    4.藥物的效用——主要依據
    病勢趨向常表現為向上、向下、向外、向內,病位常表現為在上、在下、在外、在里;
    能夠針對病情,改善或消除這些病證的藥物,相對也具有向上、向下、向里、向外的不同作用趨向。
    三、所示效用及臨床應用
    升浮類藥:能上行向外,分別具有升陽發(fā)表、祛風散寒、涌吐、開竅等作用,宜用于病位在上在表或病勢下陷類疾病的防治;
    沉降類藥:能下行向內,分別具有瀉下、清熱、利水滲濕、重鎮(zhèn)安神、潛陽息風、消積導滯、降逆止嘔、收斂固澀、止咳平喘等作用,宜用于病位在下在里或病勢上逆類疾病的防治。
    四、陰陽屬性
    升浮屬陽,沉降屬陰。
    五、影響因素——炮制和配伍
    炮制:酒炒則升,姜汁炒則散,醋炒則收斂,鹽水炒則下行。
    配伍:在復方配伍中,性屬升浮的藥物在同較多沉降藥配伍時,其升浮之性可受到一定的制約。反之,性屬沉降的藥物同較多的升浮藥同用,其沉降之性亦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