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jiān)理工程師《投資控制》第四章重點解析(3)

字號:

(六)國民經濟評價
    國民經濟評價是在財務評價的基礎上進行的高層次的經濟評價。它是從國家和社會角度,按照經濟資源合理配置的原則,利用影子價格、影子工資、影子匯率、社會折現率等國民經濟評價參數,考察項目所消耗的社會資源和對社會的貢獻,進而評價項目的經濟合理性。
    建設項目的財務評價和國民經濟評價之間既有聯(lián)系,也有區(qū)別。兩者的相同點包括評價目的相同、評價的基礎相同、計算期相同等;兩者的區(qū)別,可歸納于表4-3.
    表4-3 財務評價與國民經濟評價的區(qū)別
    (七)盈虧平衡分析
    盈虧平衡分析研究建設項目投產后,以利潤為零時的產品收入與費用支出平衡為基礎,測算項目的生產負荷狀況,分析項目適應市場變化的能力,度量其抗風險的能力。因此,盈虧平衡分析的關鍵在于求算盈虧平衡點(臨界點)。而且,項目的盈虧平衡點越低,說明項目適應市場變化的能力越強,抗風險的能力越大,虧損的風險性越小。
    根據收支相等、利潤為零的前提條件,可以推導出產量盈虧平衡點( )、生產能力利用率盈虧平衡點(生產負荷率)的計算公式(4-32和4-33),應試人員必須牢固、熟練地予以掌握。
    (八)敏感性分析
    熟悉敏感性分析的含義、步驟以及敏感度(系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