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金蓉)昨日上午,市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第三次審議了《重慶市義務教育條例(草案)》,收取擇校費是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討論的焦點問題。部分與會人員認為,義務教育階段的擇校費,其實已披上了“捐資助學”的合法外衣,難以禁止,既然如此,政府就應把捐資助學費管好用好,將這筆錢用于薄弱學校發(fā)展,以達到義務教育均衡目的。據(jù)悉,市人大已委托市政府制定有關義務教育捐贈財產(chǎn)管理辦法。
現(xiàn)象 擇校費已經(jīng)披上
“捐資助學”外衣
草案規(guī)定,實施義務教育不收學費、雜費、擇校費和借讀費。針對這個表述,有與會人員指出,“其實,不收擇校費是一句空話,因為,你去學校問問,現(xiàn)在已沒有任何學校在收‘擇校費’了,學校收的是‘捐資助學費’”。
與會人員表示,義務教育階段的“擇校費”已披上了“捐資助學”的合法外衣,因為《義務教育法》規(guī)定,個人和集體可以對學校進行捐贈,所以,“變異”后的“擇校費”已合法化了。
市教委副主任鐘燕表示,《義務教育法》早有規(guī)定,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校不能收取擇校費,可以接受社會捐助,但現(xiàn)在的情形是捐資和入學進行了掛鉤,家長給學校捐了錢,孩子就可以入學。
觀點 一旦和入學掛鉤
捐資助學費應禁
部分與會人員認為,和入學掛鉤的捐資助學費就是擇校費,理應禁止。有人介紹,現(xiàn)在小學初中擇校費高達7萬多,加大了教育的不公平。也有人認為,既然不能禁止捐資助學,禁止收取“擇校費”又是空話,那么在三審稿中,可以將相關表述改為“禁止各種名目亂收費或者不能收取未經(jīng)政府批準的費用”即可。
同時,有部分與會人員認為,既然難以禁止,政府就應把捐資助學費管好用好,將這筆錢用于薄弱學校發(fā)展,以達到義務教育均衡目的。他們認為,在優(yōu)質教育資源還不均衡的情況下,家長有擇校需求,在目前的情況下,完全禁止擇校,那么優(yōu)質資源將真的只對少部分人開放,讓人更加難以接受,因此至少通過擇校,還可以使部分不在優(yōu)質教育資源區(qū)域內的孩子們,能夠享受到優(yōu)質教育資源。
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表示,經(jīng)過調查,我市一年收取的“擇校費”可解決130萬留守兒童的食宿,可以給目前還沒鋪上塑膠跑道的學校全部鋪上塑膠跑道。
應對 擬出臺專門辦法
管理捐贈的財產(chǎn)
面對這種狀況,有與會人員建議,無論是直接叫“擇校費”,還是叫“捐資助學費”,既然難以禁止,那么干脆就把這筆錢管好用好,由政府統(tǒng)一管理,用于扶持薄弱學校,早日實現(xiàn)義務教育階段的均衡發(fā)展,而不是由收費的學校自行使用,用來給老師發(fā)獎金,用來給學校修大樓,“每所學校一樣好,那么學生自然就不會擇校了!”據(jù)悉,市人大已委托市政府制定義務教育捐贈財產(chǎn)管理辦法。
目標 2015年義務教育
將達到基本均衡
鐘燕說,捐資助學費和入學掛鉤的現(xiàn)象,市教委一直在想辦法解決,但究竟該如何解決,目前還沒有好辦法。如果一律禁止,那么在目前好學校還有限、家長有需求的情況下,家長難以接受。
鐘燕表示,為了達到義務教育基本均衡,我市已有計劃:到2012年,40個區(qū)縣的義務教育達到初步均衡;到2015年,40個區(qū)縣的義務教育達到基本均衡,“到那時,我們就有條件來解決這個問題了!”同時,鐘燕介紹,現(xiàn)在捐資助學費的使用,主要是兩種途徑:一部分返還學校,用于學校發(fā)展;一部分用于薄弱學校的扶持。
相關新聞
在職教師有償補課或違法
如果《重慶市義務教育條例(草案)》獲得通過,那么在職教師再進行有償補課,就是違法的。據(jù)三審稿顯示,公辦義務教育階段在職教師,不得舉辦或是參與舉辦針對學生的有償培訓補習活動。在工作日期間,公辦義務教育階段教師,不能到校外的社會辦學機構兼職,或是兼課。
同時,三審稿規(guī)定,嚴格限制大班教學,鼓勵學校實施小班教學。為此,部分與會人員認為,大班教學,會讓教師對學生的關注度降低,影響教學質量,但草案并未規(guī)定大班小班的人數(shù),操作度不高。
    
   
              
              現(xiàn)象 擇校費已經(jīng)披上
“捐資助學”外衣
草案規(guī)定,實施義務教育不收學費、雜費、擇校費和借讀費。針對這個表述,有與會人員指出,“其實,不收擇校費是一句空話,因為,你去學校問問,現(xiàn)在已沒有任何學校在收‘擇校費’了,學校收的是‘捐資助學費’”。
與會人員表示,義務教育階段的“擇校費”已披上了“捐資助學”的合法外衣,因為《義務教育法》規(guī)定,個人和集體可以對學校進行捐贈,所以,“變異”后的“擇校費”已合法化了。
市教委副主任鐘燕表示,《義務教育法》早有規(guī)定,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校不能收取擇校費,可以接受社會捐助,但現(xiàn)在的情形是捐資和入學進行了掛鉤,家長給學校捐了錢,孩子就可以入學。
觀點 一旦和入學掛鉤
捐資助學費應禁
部分與會人員認為,和入學掛鉤的捐資助學費就是擇校費,理應禁止。有人介紹,現(xiàn)在小學初中擇校費高達7萬多,加大了教育的不公平。也有人認為,既然不能禁止捐資助學,禁止收取“擇校費”又是空話,那么在三審稿中,可以將相關表述改為“禁止各種名目亂收費或者不能收取未經(jīng)政府批準的費用”即可。
同時,有部分與會人員認為,既然難以禁止,政府就應把捐資助學費管好用好,將這筆錢用于薄弱學校發(fā)展,以達到義務教育均衡目的。他們認為,在優(yōu)質教育資源還不均衡的情況下,家長有擇校需求,在目前的情況下,完全禁止擇校,那么優(yōu)質資源將真的只對少部分人開放,讓人更加難以接受,因此至少通過擇校,還可以使部分不在優(yōu)質教育資源區(qū)域內的孩子們,能夠享受到優(yōu)質教育資源。
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表示,經(jīng)過調查,我市一年收取的“擇校費”可解決130萬留守兒童的食宿,可以給目前還沒鋪上塑膠跑道的學校全部鋪上塑膠跑道。
應對 擬出臺專門辦法
管理捐贈的財產(chǎn)
面對這種狀況,有與會人員建議,無論是直接叫“擇校費”,還是叫“捐資助學費”,既然難以禁止,那么干脆就把這筆錢管好用好,由政府統(tǒng)一管理,用于扶持薄弱學校,早日實現(xiàn)義務教育階段的均衡發(fā)展,而不是由收費的學校自行使用,用來給老師發(fā)獎金,用來給學校修大樓,“每所學校一樣好,那么學生自然就不會擇校了!”據(jù)悉,市人大已委托市政府制定義務教育捐贈財產(chǎn)管理辦法。
目標 2015年義務教育
將達到基本均衡
鐘燕說,捐資助學費和入學掛鉤的現(xiàn)象,市教委一直在想辦法解決,但究竟該如何解決,目前還沒有好辦法。如果一律禁止,那么在目前好學校還有限、家長有需求的情況下,家長難以接受。
鐘燕表示,為了達到義務教育基本均衡,我市已有計劃:到2012年,40個區(qū)縣的義務教育達到初步均衡;到2015年,40個區(qū)縣的義務教育達到基本均衡,“到那時,我們就有條件來解決這個問題了!”同時,鐘燕介紹,現(xiàn)在捐資助學費的使用,主要是兩種途徑:一部分返還學校,用于學校發(fā)展;一部分用于薄弱學校的扶持。
相關新聞
在職教師有償補課或違法
如果《重慶市義務教育條例(草案)》獲得通過,那么在職教師再進行有償補課,就是違法的。據(jù)三審稿顯示,公辦義務教育階段在職教師,不得舉辦或是參與舉辦針對學生的有償培訓補習活動。在工作日期間,公辦義務教育階段教師,不能到校外的社會辦學機構兼職,或是兼課。
同時,三審稿規(guī)定,嚴格限制大班教學,鼓勵學校實施小班教學。為此,部分與會人員認為,大班教學,會讓教師對學生的關注度降低,影響教學質量,但草案并未規(guī)定大班小班的人數(shù),操作度不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