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zhí)業(yè)藥師考試中藥綜合輔導:望色

字號:

-
    望色
    望色,是指望面部的顏色與光澤。我國人的正常面色,微黃紅潤而有光澤。
    1.白色:主虛寒證、失血證。若 白而虛浮,多屬陽氣不足;淡白而消瘦,多為營血虧損。若急性病突然面色蒼白,常屬陽氣暴脫的證候。里寒證劇烈腹痛,或虛寒戰(zhàn)栗時,也可見面色蒼白,則為陰寒凝滯,經(jīng)脈拘急所致。
    2.黃色:主虛證、濕證。面色淡黃,枯槁無澤,稱為萎黃,多屬脾胃氣虛,營血不能上榮之故;若面色黃而虛浮,稱為黃胖,多是脾氣虛衰,濕邪內阻所致。如面、目、身俱黃,稱為黃疸,其中黃而鮮明如橘子色者,為陽黃,多屬濕熱;黃而晦暗如煙熏者,為陰黃,多屬寒濕。
    3.赤色:主熱證。若滿面通紅,多屬外感發(fā)熱,或臟腑陽盛的實熱證;僅顏面部潮紅,則多屬陰虛而陽亢的虛熱證;如久病、重病面色蒼白卻時而泛紅如妝,多為戴陽證,是虛陽上越的危重證候。
    4.青色:主寒證、痛證、瘀血證及驚風證。如陰寒內盛,心腹疼痛,可見蒼白而帶青的面色;心氣不足,推動無力,血行不暢,可見面色青灰、口唇青紫,多為氣虛血瘀所致。又有小兒高熱,面部青紫,以鼻柱、兩眉間及口唇四周最易察見,往往是驚風的先兆。
    5.黑色:主腎虛、水飲、痰血證。目眶周圍見黑色,多見于腎虛水泛的水飲病,或寒濕下注的帶下證。若面黑而干焦,則多為腎精久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