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題】
1、甲公司20×7年末存貨賬面余額為2000萬元,可變現(xiàn)凈值為1800萬元,當年計提存貨跌價準備200萬元;20×8年末存貨賬面余額為1600萬元,可變現(xiàn)凈值為1440萬元,當年沖減存貨跌價準備40萬元。假定該公司所得稅稅率為33%,各年會計利潤均為1000萬元。稅法規(guī)定存貨跌價損失在實際發(fā)生時可在稅前扣除。
20×7年:
①確認資產(chǎn)減值損失200萬元,已計入當年會計利潤。
②存貨賬面價值:1800萬元
③存貨計稅基礎:2000萬元
④可抵扣暫時性差異:2000-1800=200萬元
⑤應納稅所得額:1000+200=1200萬元
⑥應交所得稅:1200×33%=396萬元
⑦遞延所得稅資產(chǎn):200×33%=66萬元⑧
編制會計分錄:
借:所得稅費用330
遞延所得稅資產(chǎn)66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396
20×8年:
①確認資產(chǎn)減值損失-40萬元,已計入當年會計利潤。
②存貨賬面價值:1440萬元
③存貨計稅基礎:1600萬元
④可抵扣暫時性差異:1600-1440=160萬元
⑤當年可抵扣暫時性差異轉回:200-160=40萬元
⑥應納稅所得額:1000一40=960萬元
⑦應交所得稅:960×33%=316.8萬元
⑧遞延所得稅資產(chǎn)轉回:40×33%=13.2萬元
⑨編制會計分錄:
借:所得稅費用330
貸:應交稅費一一應交所得稅316.8
遞延所得稅資產(chǎn)13.2
2、甲公司20x7年12月5日購入丁公司的股票,確認為交易性金融資產(chǎn),實際取得成本為1000萬元。20x7年12月31日,該股票的公允價值為1300萬元。20x8年將該股票全部出售,收取價款1230萬元。假定該公司所得稅稅率為33%,各年會計利潤均為2000萬元。稅法規(guī)定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在實現(xiàn)時計人應納稅所得額。
20x7年:
①確認公允價值變動收益300萬元,已計入當年會計利潤。
②交易性金融資產(chǎn)賬面價值:1300萬元
③交易性金融資產(chǎn)計稅基礎:1000萬元
④應納稅暫時性差異:1000-1300=-300萬元
⑤應納稅所得額:2000-300=1700萬
⑥應交所得稅:1700×33%=561萬元
⑦遞延所得稅負債:300×33%=99萬元
會計利潤繳納所得稅2000×33%=660
⑧編制會計分錄:
借:所得稅費用660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561
遞延所得稅負債99
20×8年:
①確認公允價值變動損失300萬元,確認投資收益230萬元,已計人當年會計利潤。
②交易性金融資產(chǎn)賬面價值:0
③交易性金融資產(chǎn)計稅基礎:0
④應納稅暫時性差異:0
⑤當年應納稅暫時性差異轉回:300萬元
⑥應納稅所得額:2000+300=2300萬元
⑦應交所得稅:2300×33%=759萬元
1、甲公司20×7年末存貨賬面余額為2000萬元,可變現(xiàn)凈值為1800萬元,當年計提存貨跌價準備200萬元;20×8年末存貨賬面余額為1600萬元,可變現(xiàn)凈值為1440萬元,當年沖減存貨跌價準備40萬元。假定該公司所得稅稅率為33%,各年會計利潤均為1000萬元。稅法規(guī)定存貨跌價損失在實際發(fā)生時可在稅前扣除。
20×7年:
①確認資產(chǎn)減值損失200萬元,已計入當年會計利潤。
②存貨賬面價值:1800萬元
③存貨計稅基礎:2000萬元
④可抵扣暫時性差異:2000-1800=200萬元
⑤應納稅所得額:1000+200=1200萬元
⑥應交所得稅:1200×33%=396萬元
⑦遞延所得稅資產(chǎn):200×33%=66萬元⑧
編制會計分錄:
借:所得稅費用330
遞延所得稅資產(chǎn)66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396
20×8年:
①確認資產(chǎn)減值損失-40萬元,已計入當年會計利潤。
②存貨賬面價值:1440萬元
③存貨計稅基礎:1600萬元
④可抵扣暫時性差異:1600-1440=160萬元
⑤當年可抵扣暫時性差異轉回:200-160=40萬元
⑥應納稅所得額:1000一40=960萬元
⑦應交所得稅:960×33%=316.8萬元
⑧遞延所得稅資產(chǎn)轉回:40×33%=13.2萬元
⑨編制會計分錄:
借:所得稅費用330
貸:應交稅費一一應交所得稅316.8
遞延所得稅資產(chǎn)13.2
2、甲公司20x7年12月5日購入丁公司的股票,確認為交易性金融資產(chǎn),實際取得成本為1000萬元。20x7年12月31日,該股票的公允價值為1300萬元。20x8年將該股票全部出售,收取價款1230萬元。假定該公司所得稅稅率為33%,各年會計利潤均為2000萬元。稅法規(guī)定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在實現(xiàn)時計人應納稅所得額。
20x7年:
①確認公允價值變動收益300萬元,已計入當年會計利潤。
②交易性金融資產(chǎn)賬面價值:1300萬元
③交易性金融資產(chǎn)計稅基礎:1000萬元
④應納稅暫時性差異:1000-1300=-300萬元
⑤應納稅所得額:2000-300=1700萬
⑥應交所得稅:1700×33%=561萬元
⑦遞延所得稅負債:300×33%=99萬元
會計利潤繳納所得稅2000×33%=660
⑧編制會計分錄:
借:所得稅費用660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561
遞延所得稅負債99
20×8年:
①確認公允價值變動損失300萬元,確認投資收益230萬元,已計人當年會計利潤。
②交易性金融資產(chǎn)賬面價值:0
③交易性金融資產(chǎn)計稅基礎:0
④應納稅暫時性差異:0
⑤當年應納稅暫時性差異轉回:300萬元
⑥應納稅所得額:2000+300=2300萬元
⑦應交所得稅:2300×33%=759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