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診斷:吃人參補(bǔ)元氣

字號:

關(guān)于人參的藥用,有一個神奇的故事:從前,在東北一個山村,兄弟倆于秋天帶上弓箭、皮衣和干糧,上山去打獵。上山的第二天,狂風(fēng)大作,雪花紛飛,大雪下了三天三夜,山路全被大雪覆蓋,迷了路的兄弟倆無法出山。他們找了棵空心大樹藏身,為了節(jié)約糧食,又挖些草根充饑。他們發(fā)現(xiàn)有一種大拇指粗的藤秸,形狀像人的胳膊和腿,放到嘴里一嘗,甜津津的,吃了這東西他們感到渾身更有勁了,有時吃多了還會鼻子流血。因此他們就每天只吃一點兒。
    直到第二年開春,兄弟倆才滿載著獵物下山回家。村里的人以為他倆早死了,見他們又白又胖地回來了,都奇怪地問他們:“吃了什么好東西,長得這么結(jié)實?”兄弟倆拿出草根給大家瞧,大伙兒都說這東西長得像人的身體。這形如“人身”的根被后人稱為人參。
    《圖經(jīng)本草》說:“使二人同走,一含人參,一空口,各走奔三五里許,其不含人參者,必大喘,含者,氣息自如?!闭f明了人參之功效?!渡褶r(nóng)本草經(jīng)》也將其列為上品。言其具有“補(bǔ)五臟,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久服有“輕身延年”的作用。
    人參為五加科植物,味甘、微苦,性微溫。入脾、肺二經(jīng)。具有補(bǔ)氣固脫,補(bǔ)肺益脾,生津,安神,益智之功效??捎糜谥夭?、久病、大出血或脫水后引起的虛脫;肺虛氣短促,脾虛食少,便溏,久瀉,反胃;病后傷津口渴,多汗;心悸失眠,健忘;無力,尿頻,脫肛,崩漏,小兒受驚等。人參還可用于搶救休克,治療高血壓、冠心病、心絞痛、心肌營養(yǎng)不良、慢性胃炎伴有胃酸缺乏、肝炎、糖尿病、高原反應(yīng)、癌癥、放射線損傷等。人參屬于補(bǔ)益藥,凡有氣虛者均可用之,其功能為大補(bǔ)元氣,益血生津及寧神益智,擅治五勞所傷。古代臨床方劑中用人參亦是很多的。如在唐《千金方》一書中用人參的處方便有358個,可見其用法之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