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zhí)業(yè)中藥師專業(yè)知識二中藥鑒定輔導:中藥理化鑒別

字號:

常用的理化鑒定方法主要有定性反應、色譜法和波譜法。具體方法可參考《中國藥典》附錄
    (一)物理常數的測定
    (二)一般理化鑒別
    1、化學定性分析
    顏色或沉淀反應
    生物堿與碘化鉍鉀生成橙色沉淀;蒽醌類與堿液反應生成橙、紅、藍色;黃酮類與鹽酸鎂粉的反應,香豆精和內酯類的異羥肟酸鐵反應,強心甙的K一K反應,酚類的三氯化鐵反應,鞣質的明膠沉淀反應,氨基酸的茚三酮反應,糖類的苯酚一硫酸反應等。
    2、微量升華 如:大黃粉末
    3、熒光分析:一般在365nm檢測。如:黃連折斷面在紫外燈光下顯金黃色熒光。
    4、顯微化學鑒別:切片或粉末置于載玻片上,加化學試劑產生沉淀或結晶,顯微鏡下觀察。
    5、泡沫指數和溶血指數的測定 皂苷
    (三)檢查
    1、水分
    2、灰分
    3、膨脹度的測定 區(qū)分南北葶藶子和真假蛤蟆油
    4、酸敗度
    5、色度檢查 白術
    6、有害物質
    (1)內源性 如: 腎毒性成分馬兜鈴酸及其藥材(包括關木通、廣防己、青木香、馬兜鈴、天仙藤);肝毒性成分吡咯里西啶生物堿成分及其藥材(農吉利、千里光、款冬、佩蘭、豬屎豆)。
    (2)外源性 重金屬、有害元素、殘留農藥(甘草、黃芪規(guī)定了有機氯、滴滴涕各不得超過千萬分之二;五氯硝基苯不得超過千萬分之一)、黃曲霉素和二氧化硫等。
    (四)色譜法:TLC HPLC GC 蛋白電泳
    (五)分光光度法:200~400nm紫外區(qū);400~760nm可見光區(qū);2.5~25um的紅外光區(qū)
    (六)色譜、光譜和質譜連用分析
    (七)浸出物測定:冷浸法和熱浸法 ,常用溶劑:水、甲醇、乙醇、乙醚
    (八)含量測定:有容量法、重量法,紫外、高效、薄層、氣相等。
    揮發(fā)油:甲法適于測定相對密度在1.0以下的揮發(fā)油;乙法測定密度在1.0以上的揮發(fā)油
    含量測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