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省參加高考的考生將在知曉分數、分數線后再填報志愿,這比往年估分填志愿更為直觀。4月12日,省招辦召開新聞發(fā)布會,宣布我省2010年普通高考實行網上報名、網上填報志愿、知分填報志愿和平行志愿投檔模式等四項重大改革。
據省招辦新聞發(fā)言人鄭觀洲介紹,今年我省實行的網上報名和網上填報志愿是網上評卷、網上征集志愿、網上發(fā)布成績、網上查詢錄取結果等一系列改革的繼續(xù)和擴展。今年高招首次實行網上報名,目前報名工作已順利結束。但今年仍要保留考生信息書面確認制度,即在網上正式提交和采集相關信息之后,還要打印出來相應表格由考生簽字確認。
知分填志愿是四項改革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項。鄭觀洲介紹說,知分報志愿,就是考生知道分數、分數線以后報志愿。為了使考生在填報志愿時了解全體考生的成績狀況,我省還將公布分數段統(tǒng)計情況(以一分為一段),讓考生知道自己的成績在全體考生中的位置??梢愿爬椤爸?、知線、知位”。
知分報志愿的優(yōu)點在于考生填報志愿時心里有數,選擇志愿時不會過于偏離自己的成績。但是,由于不知道哪一個學校會有多少人報,選擇學校仍難免盲目,對學校的提檔線預測要求更高、更難,而且容易形成扎堆報考現象,導致志愿不均衡甚至高分落選。
“為解決這一問題,今年我省將在本科一批實行平行志愿投檔模式。”
平行志愿是指同一志愿序號中的多個并列志愿(一般3~5個)。如本科一批第一志愿為4個平行院校志愿,那么這4個院校志愿為并列關系,均為第一志愿;其表述方式一般是按字母順序排列為A志愿、B志愿、C志愿、D志愿;對招生院校而言,不管考生被投到ABCD哪個院校,都視為第一志愿考生。
平行志愿與傳統(tǒng)順序志愿投檔模式相比,主要有以下不同:
投檔規(guī)則不同,以往是先按志愿歸隊,再按分數排序,體現“志愿優(yōu)先”,平行志愿投檔是按“分數優(yōu)先”的原則,先按分數排序,再遵循志愿投檔。投檔比例不同,順序志愿一般按1∶1.2投檔,平行志愿按1∶1投檔。投檔輪次不同,傳統(tǒng)投檔方式按志愿分三輪次投檔,平行志愿正式投檔只進行一輪,隨后即征集志愿。
省招辦表示,知分報志愿為考生選擇學校和考慮志愿排列順序提供了數據參考,平行志愿可以有效化解知分報志愿容易出現的志愿扎堆問題。二者互為補充,能保護更多高分考生的利益。(記者馮 蕓)
相關鏈接
我國高考填報志愿方式
截止到2009年高考結束,我國高考填報志愿的基本方式大致分為三種:猜分填報,估分填報,知分填報。北京市、上海市是高考前猜分填報志愿,即高考還未進行之前填報志愿;天津市、山西省、遼寧省、黑龍江省、河南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是高考后估分填報志愿,即高考剛完但考分究竟是多少還不知道,其他重要信息也不知道就填報志愿;其余共23個省、市、區(qū)是高考后根據分數填報志愿,即高考分數已經知道,各科類各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及考生的排序位置等重要信息也已經知道,都可以作為依據來填報志愿。
據了解,從1977年我國恢復高考開始,我省多采取考后估分填報志愿的方式。
據省招辦新聞發(fā)言人鄭觀洲介紹,今年我省實行的網上報名和網上填報志愿是網上評卷、網上征集志愿、網上發(fā)布成績、網上查詢錄取結果等一系列改革的繼續(xù)和擴展。今年高招首次實行網上報名,目前報名工作已順利結束。但今年仍要保留考生信息書面確認制度,即在網上正式提交和采集相關信息之后,還要打印出來相應表格由考生簽字確認。
知分填志愿是四項改革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項。鄭觀洲介紹說,知分報志愿,就是考生知道分數、分數線以后報志愿。為了使考生在填報志愿時了解全體考生的成績狀況,我省還將公布分數段統(tǒng)計情況(以一分為一段),讓考生知道自己的成績在全體考生中的位置??梢愿爬椤爸?、知線、知位”。
知分報志愿的優(yōu)點在于考生填報志愿時心里有數,選擇志愿時不會過于偏離自己的成績。但是,由于不知道哪一個學校會有多少人報,選擇學校仍難免盲目,對學校的提檔線預測要求更高、更難,而且容易形成扎堆報考現象,導致志愿不均衡甚至高分落選。
“為解決這一問題,今年我省將在本科一批實行平行志愿投檔模式。”
平行志愿是指同一志愿序號中的多個并列志愿(一般3~5個)。如本科一批第一志愿為4個平行院校志愿,那么這4個院校志愿為并列關系,均為第一志愿;其表述方式一般是按字母順序排列為A志愿、B志愿、C志愿、D志愿;對招生院校而言,不管考生被投到ABCD哪個院校,都視為第一志愿考生。
平行志愿與傳統(tǒng)順序志愿投檔模式相比,主要有以下不同:
投檔規(guī)則不同,以往是先按志愿歸隊,再按分數排序,體現“志愿優(yōu)先”,平行志愿投檔是按“分數優(yōu)先”的原則,先按分數排序,再遵循志愿投檔。投檔比例不同,順序志愿一般按1∶1.2投檔,平行志愿按1∶1投檔。投檔輪次不同,傳統(tǒng)投檔方式按志愿分三輪次投檔,平行志愿正式投檔只進行一輪,隨后即征集志愿。
省招辦表示,知分報志愿為考生選擇學校和考慮志愿排列順序提供了數據參考,平行志愿可以有效化解知分報志愿容易出現的志愿扎堆問題。二者互為補充,能保護更多高分考生的利益。(記者馮 蕓)
相關鏈接
我國高考填報志愿方式
截止到2009年高考結束,我國高考填報志愿的基本方式大致分為三種:猜分填報,估分填報,知分填報。北京市、上海市是高考前猜分填報志愿,即高考還未進行之前填報志愿;天津市、山西省、遼寧省、黑龍江省、河南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是高考后估分填報志愿,即高考剛完但考分究竟是多少還不知道,其他重要信息也不知道就填報志愿;其余共23個省、市、區(qū)是高考后根據分數填報志愿,即高考分數已經知道,各科類各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及考生的排序位置等重要信息也已經知道,都可以作為依據來填報志愿。
據了解,從1977年我國恢復高考開始,我省多采取考后估分填報志愿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