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腎上腺皮質(zhì)功能減退癥,患者需終生服用生理替代劑量的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對未發(fā)生應激狀態(tài)的患者每日用氫化可的松 20~30mg,或可的松 25~37.5mg,根據(jù)患者的體重、工作強度適當增減。一日量的 2/3在清晨服用,另 1/3在下午服用。必要時可加用小量鹽皮質(zhì)激素,注意不可過量,以免發(fā)生浮腫、高血壓。
對急性腎上腺皮質(zhì)功能減退癥或慢性患者,在發(fā)生嚴重應激狀況時需靜脈滴注氫化可的松,每日約 200~300mg,同時,應采用相應的抗感染、抗休克等措施。
(2)腎上腺酶系缺陷所致的腎上腺增生癥,應長期使用生理劑量的糖皮質(zhì)激素,以抑制ACTH的過度分泌,使過多的雄激素減少(21-羥化酶缺陷)??捎脷浠傻乃桑谏衔绶萌樟康?1/3,傍晚服用 2/3.如用地塞米松,可每日服用一次。
(3)腎上腺以外的疾病,利用糖皮質(zhì)激素的藥理作用,大致可分為以下三類情況。
①急癥,如過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嚴重哮喘持續(xù)狀態(tài)、器官移植抗排斥反應,往往需靜脈給予大劑量糖皮質(zhì)激素,每日數(shù)百以至 1000mg,療程限于 3~5天,必須同時應用有關的其他有效治療,如感染性休克應用有效抗生素,過敏性休克時用腎上腺素、抗組胺藥。
②中程治療:對一些較嚴重的疾病,如腎病綜合征、狼瘡性腎炎、惡性浸潤性突眼,應采用藥理劑量的人工合成制劑,如每日口服強的松 40~60mg,分次服用,奏效后減至維持量,療程為 4~8周。用藥劑量和療程需根據(jù)病情的程度和治療效果而予以調(diào)整。
③長程治療:慢性疾病,如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應盡量采用其他治療方法,必要時用糖皮質(zhì)激素,采用盡可能小的劑量,病情有好轉時即減量,宜每天上午服一次或隔日上午服一次中效制劑(如強的松),以盡可能減輕對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的抑制作用。對于病情較重者,在隔天療法的不服激素日,可加用其他治療措施。
對急性腎上腺皮質(zhì)功能減退癥或慢性患者,在發(fā)生嚴重應激狀況時需靜脈滴注氫化可的松,每日約 200~300mg,同時,應采用相應的抗感染、抗休克等措施。
(2)腎上腺酶系缺陷所致的腎上腺增生癥,應長期使用生理劑量的糖皮質(zhì)激素,以抑制ACTH的過度分泌,使過多的雄激素減少(21-羥化酶缺陷)??捎脷浠傻乃桑谏衔绶萌樟康?1/3,傍晚服用 2/3.如用地塞米松,可每日服用一次。
(3)腎上腺以外的疾病,利用糖皮質(zhì)激素的藥理作用,大致可分為以下三類情況。
①急癥,如過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嚴重哮喘持續(xù)狀態(tài)、器官移植抗排斥反應,往往需靜脈給予大劑量糖皮質(zhì)激素,每日數(shù)百以至 1000mg,療程限于 3~5天,必須同時應用有關的其他有效治療,如感染性休克應用有效抗生素,過敏性休克時用腎上腺素、抗組胺藥。
②中程治療:對一些較嚴重的疾病,如腎病綜合征、狼瘡性腎炎、惡性浸潤性突眼,應采用藥理劑量的人工合成制劑,如每日口服強的松 40~60mg,分次服用,奏效后減至維持量,療程為 4~8周。用藥劑量和療程需根據(jù)病情的程度和治療效果而予以調(diào)整。
③長程治療:慢性疾病,如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應盡量采用其他治療方法,必要時用糖皮質(zhì)激素,采用盡可能小的劑量,病情有好轉時即減量,宜每天上午服一次或隔日上午服一次中效制劑(如強的松),以盡可能減輕對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的抑制作用。對于病情較重者,在隔天療法的不服激素日,可加用其他治療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