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十篇)

字號:

所謂的教案,也稱課時計劃,教師經(jīng)過備課,以課時為單位設(shè)計的具體教學方案,教案是上課的重要依據(jù),通常包括:班級、學科、課題、上課時間、課的類型、教學方法、教學目的、教學內(nèi)容、課的進程和時間分配等。以下是整理的《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十篇)》相關(guān)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1.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一
    《第一朵杏花》:
    一.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3.學習竺可楨在科學研究中一絲不茍的態(tài)度,懂得只有通過精確、細致的觀察,才能掌握事物變化的規(guī)律。
    二.教學重點:
    引導(dǎo)學生抓住關(guān)鍵句子,抓住學習中的疑點,邊讀邊想,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過程:
    (一)導(dǎo)入
    1.說說這篇課文寫了哪位科學家的故事?[板書:竺可楨]
    2.課文寫了竺可楨幾次看杏花的情景?(兩次)
    3.分別是什么時間?(一年前,一年后)
    (二)第(學習第1——-5自然段)
    1.自由讀,說說你讀懂了什么?還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2.討論(學生可相互解答,教師只作點撥)。
    3.指導(dǎo)朗讀。
    4.重點指導(dǎo)第3自然段,體會帶點詞的作用。
    5.出示投影片:“是啊,杏花開了?!闭f著,竺爺爺彎下腰來,習慣地問:“你知道杏花是哪天開放的嗎?”(彎下腰來:說明竺爺爺平易近人和藹可親?!傲晳T地問”說明竺可楨在堅持長期物候觀測的日子里養(yǎng)成了主動探索,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和態(tài)度。)
    6.四人小組練讀。一個讀竺爺爺?shù)脑?,一個讀小孩的話,一個讀旁白,一個做評委。
    7.指名練讀。
    (三)第二次(學習第6——-15自然段)
    1.師述:一年前,孩子對第一朵杏花開放的時間答不上來,帶著竺爺爺?shù)膰谕校荒旰?,孩子有答案了。文章?自然段,作者用簡潔優(yōu)美的文筆,描繪了一幅春景圖,誰來讀讀看。
    2.指名讀,突出“綠、皺、鼓”等關(guān)鍵詞。
    3.齊讀
    4.重點放在對話朗讀上
    (1)讀第一遍:自由輕聲讀,想想這是誰說的?幫它加個提示語。討論之后,出示投影片。
    窗外一個小孩急切地叫道:“竺爺爺!竺爺爺!”
    竺爺爺()地問:“什么事情呀?”
    小孩子()地說:“竺爺爺,杏花開啦!”
    竺爺爺()地問:“什么時候?”
    小孩子()地說:“剛才。”
    竺爺爺()地問:“是第一朵嗎?”
    小孩子()地說:“是?!?BR>    (2)讀第二遍:同桌討論,每一句該用怎樣的語氣讀?指名說說,歸納答案:奇怪、高興、激動、自豪、半信半疑、肯定。
    (3)讀第三遍:根據(jù)提示與讀出語氣,指導(dǎo)朗讀。
    (4)讀第四遍:指名生一個讀竺爺爺?shù)脑挘粋€讀小孩子的話,其余讀旁白。(7——-14)
    5.師述:從同學們的朗讀中,不難聽出竺爺爺和小孩子都非常激動、非常興奮。那王老師不禁要問小孩子為什么高興?竺爺爺為什么高興?(小孩子是為自己終于完成了竺爺爺去年交給的任務(wù)而高興,竺爺爺是為自己終于弄清了第一朵杏花開放的時間而興奮。)
    6.除了對話部分,你還可以從哪里看出?出示投影片,朗讀體會帶點詞語的作用“竺爺爺頃刻間象年輕了幾十歲,立即興沖沖地快步走到前院。”
    7.“鄭重”什么意思?你從“鄭重地計下”第一朵杏花開放的日子又體會到什么?(“鄭重”的意思是嚴肅認真。從“鄭重地計下”可以看出竺可楨對科學研究嚴謹、一絲不茍的態(tài)度。
    [板書:一絲不茍]師述:是的,“一絲不茍”,竺爺爺?shù)脑捯沧C實了這一點。
    四.點明中心(學習第16自然段)
    1.出示投影片:“我需要的是精確的時間。搞科學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許’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計和推斷來代替觀察?!?BR>    2.自由讀,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3.你怎樣理解“精確”一詞?(非常準確)能不能結(jié)合前文來說說。
    4.指導(dǎo)朗讀
    5.竺爺爺作為一名物侯學家,他的成就是怎么得來的,你找到原因了沒有?
    6.小結(jié):正如竺爺爺所說的,他正是通過長年的精確觀察,才掌握了氣候變花的規(guī)律。[板書:精確觀察]師補充《竺可楨和自然日記》:竺可楨精確觀察大自然:什么時候第一朵花開,第一聲蛙鳴,第雷聲,第落葉,第降霜,第下雨————他的筆記本是大自然的縮影。
    7.再讀讀竺爺爺?shù)脑?,加深體會
    五.總結(jié)遷移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總結(jié):課文講述了我國科學家竺可楨研究物候?qū)W的一個小故事,贊揚了竺可楨一絲不茍的科學態(tài)度,說明只有通過精確、細致的觀察,才能掌握事物變化的規(guī)律。
    3.學了本文,你覺得應(yīng)向竺爺爺學些什么?
    六.作業(yè)搜集有關(guān)竺可楨爺爺?shù)墓适?,下一堂課交流。
    2.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二
    《大自然的語言》:
    教學目的:
    1、圖文結(jié)合,理解詞句的意思,懂得大自然的語言情況指的是什么。
    2、能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3、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初步培養(yǎng)學生觀察的興趣。
    4、培養(yǎng)學生初步收集材料的能力。
    5、初步培養(yǎng)學生利用教師小結(jié)的學習方法進行自學的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詞句的意思,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學生對有些自然現(xiàn)象缺乏感性認識,能初步懂得大自然的語言情況指的是什么。
    教學準備:自制課件;準備魚鱗、彈珠;
    教學過程:
    一、釋題
    1、借助課件(人類的語言),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由人類的語言引導(dǎo)進入理解大自然的“語言”。
    播放課件(人類的語言)
    提問:他們在干什么?他們?yōu)槭裁匆褂谜Z言呢?說出自己的想法?(表達出自己的意思)
    2、揭示課題,理解:大自然的語言。
    強化課題。出示課件(大自然的語言),繼續(xù)理解什么叫“大自然的語言”。
    提問:大自然會用什么樣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意思呢?
    表揚那些找到大自然語言的學生,并小結(jié)第一節(jié)內(nèi)容。
    小結(jié):
    大自然也有自己表達意思的方式,這些讓我們聽到的、看到的和感覺到的就是大自然的語言。
    二、新授課
    1、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用具體符號標出小節(jié)(互評互議,難讀的字音上黑板)。
    2、指名讀,指名評,師生互讀。
    學生自由朗讀2、3、4節(jié),讀懂每一節(jié)的意思。
    提問:各小節(jié)分別講了“什么是大自然的語言”,你是怎么知道的?
    3、根據(jù)學生的學習興趣,組織學習2、3、4各小節(jié)。
    (1)教學第二節(jié),出示課件(蝌蚪在水中游動),幫助了解所選小節(jié)的知識。
    ①齊讀第二節(jié),抽個別學生讀第二節(jié)。
    ②請學生在學習小組里面說一說:你找到了什么樣的大自然語言,它是怎么告訴你的?
    ③抽個別學生匯報學習結(jié)果。
    ④集體朗讀第二節(jié)(教師指導(dǎo)朗讀)。
    (2)教學第三節(jié)。
    ①學生自由朗讀第三節(jié)。
    ②提問:這一節(jié)告訴了我們什么是大自然的語言,它通過什么告訴大家的?
    ③讓學生自己來講一講,你是怎樣計算和識別魚的年齡的,教師再拿出準備的大小魚鱗兩片,告訴同學們,魚的年齡是由魚鱗片上的圓圈的多少來決定的,圓圈越多魚的年齡就越大。
    ④小結(jié)學法:什么樣的“語言”告訴人們什么樣的知識。
    ⑤齊讀第三節(jié),小結(jié):學習了這節(jié)內(nèi)容,你知道大自然告訴了我們什么,它是怎樣告訴我們的?
    (3)根據(jù)學法,分組自由學所剩下的小節(jié)。
    ①自由朗讀課文,要求學生邊讀邊想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②分組自學。
    ③學生匯報學習結(jié)果,教師同學生學習不理解的地方。
    理解“三葉蟲化石”(播放課件:三葉蟲化石)。
    理解詞語:鑲嵌
    三葉蟲是海洋里的動物,現(xiàn)在卻鑲嵌在喜馬拉雅山上,那么你理解鑲嵌的意思嗎?誰愿意給大家演示、演示“鑲嵌”的動作。(請學生用橡皮泥及彈珠表示詞語“鑲嵌”,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說一說)。
    理解句子:“那兒曾是汪洋一片”
    播放課件:造山運動
    ④教師小結(jié),強化學法
    (4)小結(jié)2-4節(jié)內(nèi)容。
    ①通過這節(jié)課文的學習,你了解了什么大自然的語言?它是怎么告訴我們的。
    ②齊讀2-4節(jié),請學生說說通過這三節(jié)的學習,你都學到了什么?
    ③通過反復(fù)朗讀,讓學生比較第二節(jié)與第四節(jié)的相同點,引導(dǎo)學生用書上一問一答的形式練習說話。
    三、擴展練習
    1、請學生自由說出自己觀察到的、查閱到的、詢問到的有關(guān)的大自然語言,及這個語言所告訴的知識。
    通過三段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大自然的語言也是用來表達自已的意思,它是可以讓人類看到的、聽到的或感覺到的。
    前幾天,老師請小朋友們回家請教家長或自己閱讀圖書查找了一些這方面的有關(guān)資料,你們找到了嗎?愿意把你知道的其它的大自然的語言告訴我們嗎?(查找到相同的大自然語言的小朋友可自由組合,互相講一講,請他們盡量用書上的形式告訴大家)。
    2、教師展示自己所收集的語言及其所告訴我們的知識,出示課件(教師收集的大自然的語言),教師用書上的述敘形式進行解說。強化觀察和提高學生的說話興趣。
    四、總結(jié)
    通過這堂課的學習,你們都學到些什么,能告訴大家嗎?(教師作全課小結(jié))
    3.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三
    《小貓咪穿鞋子》: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讀懂課文內(nèi)容,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分角色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培養(yǎng)合作學習能力。借助多讀,有感情地朗讀,培養(yǎng)學生語感。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仔細觀察生活,認識事物的能力。
    教學重點:
    了解課文內(nèi)容,有感情朗讀對話,知道公雞、麻雀、大白鵝、大黃狗這四種動物爪子的作用各不相同。懂得看問題、做事情要從自身特點出發(fā),不能盲目學樣。
    教學難點:
    讀懂貓媽媽所說的話,知道小貓咪再也不想穿鞋子的原因。
    教學用具:
    頭飾
    教學流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趣導(dǎo)入
    1、同學們,你們還記得《小貓釣魚》的故事嗎?
    2、能不能說說小貓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3、今天小貓咪又鬧出了一個笑話,它竟然穿上了人的鞋子。同學們想不想知道是怎么回事?。窟@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第5課《小貓咪穿鞋子》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小貓穿鞋子,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請同學們自讀課文。要讀準字音不認識的字可以看拼音,讀時不加字,不丟字。
    2、同桌互相讀課文,要讀通順,讀連貫,并畫出自然段。
    3、指名讀課文。要求其他同學注意聽,聽讀得是否正確、流利,讀后交流知道了什么。
    三、精讀品味,入情入境
    1、讀課文第一自然段,讀后小組交流“小貓咪為什么要穿鞋子?”引導(dǎo)學生理解“羨慕”和“好奇”兩個詞語,并試著用羨慕和好奇的語氣讀文。
    2、繼續(xù)讀文,看一看小貓咪穿上鞋子以后都遇到了誰?練習朗讀他們的對話。
    3、分角色朗讀,集體評價。
    4、說說公雞、麻雀、大白鵝、大黃狗為什么不能穿鞋子?引導(dǎo)學生歸納出它們爪子的用處。
    5、聽了其他小動物的話,小貓咪心情怎樣?
    誰能讀一讀小貓咪的這段對話?讀成什么樣的語氣好呢?(教師指導(dǎo)朗讀)
    6、分析小貓咪聽了媽媽的話
    ①小貓咪穿上鞋子很高興,為什么又不想穿鞋子了呢?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的后兩自然段,再在小組內(nèi)交流,看那一組能找到答案。
    ②分組匯報。教師課件演示“聽診器”介紹“聽診器”的功能。隨后教師引導(dǎo)學生做一個小實驗:學生一手敲打桌面,一手掌心向下貼住桌面感覺動靜。體會小貓咪爪子的作用。
    媽媽的話應(yīng)該怎樣讀?(學生感悟)
    7、帶頭飾分角色表演
    四、自主歸納,總結(jié)升華
    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交流,學習了本篇課文你有什么收獲并匯報。
    4.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四
    《聰明的小高斯》:
    教學目標:
    1.過小高斯巧算數(shù)學題的事,讓學生知道在學習中要細心觀察、善于思考。
    2.指導(dǎo)學生正確、流利、有語氣的說話。
    3.認識本課的12個生字。
    教學重、難點:
    認識本課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讀文;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景,導(dǎo)入新課。
    1.同學們,今天的語文課上老師帶來一道數(shù)學題,大家看,應(yīng)該怎樣算呢?
    2.同學們,在二百多年前德國的一所小學校里,有一個年近8歲的孩子也很快的算出了這道題的正確答案,你們想知道他是誰嗎?老師告訴你們:他就是聰明的小高斯。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10課《聰明的小高斯》。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齊讀課題。同學們想讀讀課文嗎?請同學們把書翻到64頁,自由讀文。注意讀準字音,如果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解決。
    2.大家讀得好認真啊!老師特別高興。那本課的生字你們都認識了嗎?現(xiàn)在我要考考大家,你們愿意接受我的挑戰(zhàn)嗎?那誰想讀?(指名讀、齊讀)
    三、研讀課文,理解感悟。
    1.真不錯,看來大家都和生字寶寶成為了好朋友。老師相信現(xiàn)在大家一定能把課文讀的正確、流利。就請大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看看課文講了小高斯一件什么事?
    2.那小高斯是用什么方法算得呢?誰想說說?那誰能找出相關(guān)的語段在讀一讀?
    (你找的語段很準確,他讀得怎么樣?誰想評一評?)
    3.同學們,小高斯用自己的想法算出了這道題,多了不起!如果小高斯就在我們身邊,你想對他說什么?的確,這么難的題,一個僅僅8歲的孩子居然在這么短的時間內(nèi)能算出來,真令人佩服!
    4.面對小高斯與眾不同、出乎意料的算法,老師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一系列的變化。下面同學們就默讀課文,圈出表示老師態(tài)度變化的詞語。
    5.誰找到了?想說說?這些詞語概括了老師態(tài)度變化的全過程。下面同學們就在小組里體會這些詞語的含義,在讀讀老師態(tài)度變化的句子。咱們比比,看誰得的好,能體現(xiàn)老師的不同態(tài)度。
    (同學們學得都很認真,哪個小組向按自己的理解讀讀表示老師態(tài)度變化的句子?)
    6.同學們,老師的態(tài)度變化多大??!由先前“不耐煩”到后來的“驚喜”,“他驚喜地看著小高斯,好像剛剛認識這個砌磚工人的兒子”對于這句話,你是怎樣理解的?
    是啊,小高斯就是個普通家庭的孩子,他的父母很可能沒有什么文化,可他們的兒子卻是這么優(yōu)秀。咱班多數(shù)同學也是普通家庭的孩子,所以只要我們自信、勤思好學,也一定能成功、成才!你們對自己有信心嗎?老師相信你們。
    第二課時
    教學流程:
    一、演一演
    課文我們理解得很好。如果讓你們?nèi)グ缪菟麄?,相信一定能演得更好!現(xiàn)在同桌就商量商量,你想扮演什么角色,想怎么演,一會看看那桌精彩!
    二、拓展延伸
    聰明的小高斯,用他充滿智慧的大腦。想出了這種獨特的算法,贏得了老師的賞識,老師又為小高斯作了什么事呢?我們齊讀課文后一自然段:“不久”一齊
    同學們小高斯只是普通工人家庭的孩子,但他卻不平凡,你知道是什么使他成為一名偉大數(shù)學家的嗎?
    大家說得都對,如果我們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能夠細心觀察、善于思考,也許也會有令人驚喜的結(jié)果??赡艿?個、第3個小高斯就會在我們班級出現(xiàn),說不定比小高斯還出色呢!
    三、布置作業(yè)
    搜集資料:舉出一個在你生活或?qū)W習中,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同一個問題的例子。
    5.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五
    《一定要爭氣》:
    教學分析:
    本課是以“立志”為主題的單元中第一篇主體課文,通過講述童第周在比利時留學期間,憑著不屈的決心和刻苦的努力為國爭光,為國爭氣的事,教育學生從小確立遠大目標和志向,并為之努力學習,不懈追求就一定能到達成功的彼岸。
    教學理念:
    本節(jié)課的重點在于如何讓學生體會人物性格?!墩Z文課程標準》中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yīng)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yīng)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情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睘榇?,教學中我引導(dǎo)學生自主質(zhì)疑,朗讀感悟,使學生抓重點詞句體會童第周的精神品質(zhì)。后通過有感情的朗讀升華情感,提升認識。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認識10個生字。
    3、抓住重點詞句體會人物性格,學習童第周發(fā)憤學習,勇攀科學高峰,為國爭光的事跡,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教學重難點:
    1、抓住重點語句體會人物性格。
    2、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3、會寫9個生字。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時間: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名言激趣,揭示課題:
    同學們,在學習新課之前,老師送給大家一條名言。自由讀一讀,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人爭氣,火爭焰。
    懶漢爭食,好漢爭氣。
    人憑志氣,虎憑威勢。
    一定要爭氣
    知道這句話是誰說的嗎?[板題:童第周]童第周是這樣說的,他又是怎樣做的呢?
    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關(guān)于童第周的文章,《一定要爭氣》(板書:一定要爭氣)
    看著課題,你能提出一個有價值的問題嗎?[預(yù)設(shè):“爭氣”是什么意思?為什么一定要爭氣?為誰爭氣?怎么爭氣的?]
    有句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意思是書讀的遍數(shù)多了,自然就知道其中的意思了。這節(jié)課我們就讓我們放慢腳步,細細品讀課文,從課文中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吧!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要注意讀準字音,認為難讀的句子反復(fù)讀,讀通順。
    檢查認字。
    2、開火車朗讀課文,糾正讀音。
    3、師范讀課文,思考: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4、交流:
    [若學生說不清,說不完整,提示:誰做成了一件什么事?誰為了什么做了一件什么事?在什么時候,誰為了什么做了一件什么事?]
    5、小結(jié):課文講述了生物學家童第周在留學期間,刻苦鉆研,做成了一項很有難度的實驗,給中國人爭了氣。
    三、細讀課文,重點體會:
    1、童第周為什么要為中國人爭氣呢?自由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畫出有關(guān)語句。
    交流預(yù)設(shè):由于舊中國貧窮落后,在世界上沒有地位,外國學生瞧不起中國學生。[板書:瞧不起]
    介紹當時的社會背景。[1930年童第周由親友資助到比利時的比京大學留學,1931年“九·一八”后,日本侵略軍開始對中國東北大舉進攻,貧窮而且災(zāi)難深重的中國受人欺凌。有的外國留學生對中國人抱著一種藐視的態(tài)度,說“中國人是弱國的國民”。和童第周同住的一個洋人學生竟然公開說:“中國人太笨?!?BR>    2、這深深的刺痛了童第周,他決心要為中國人爭氣。
    請自由讀課文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思考:童第周是怎樣為中國人爭氣的?
    交流預(yù)設(shè):
    童第周做成了一項非常難的實驗,為中國人爭了氣。
    3、這是一項()的實驗,你從哪些地方體會到的?細讀第二自然段,畫出有關(guān)詞語。
    引導(dǎo)學生抓住:“一直,非常難做,要有……還要有,也沒有成功,誰都不敢嘗試”體會這項實驗的難度之大。[板書:幾年沒成功、誰都不敢嘗試。]
    指導(dǎo)讀出實驗的困難,突出重要詞語。自由練讀,指句讀后齊讀。
    4、為了把這項高難度的實驗做成功,童第周是怎樣想的?又是怎樣做的呢?
    預(yù)設(shè):
    童第周暗暗下決心:我一定要為中國人爭氣,外國人認為很難辦的事,我們中國人要努力做到。
    指導(dǎo)讀出語氣中的堅決和信心。
    5、童第周有了為中國人爭氣的堅強決心,他又是怎樣做的呢?
    預(yù)設(shè):引導(dǎo)學生抓住“刻苦鉆研,一遍又一遍,再重做,終于”體會童第周的刻苦努力。
    6、這是的確是一項難度很大的實驗,[出示青蛙卵圖片],青蛙卵只有小米粒大小,外面緊緊地包著三層象蛋白一樣的軟膜,因為卵小膜薄,手術(shù)只能在顯微鏡下進行。許多人都失敗了,他們一剝開卵膜,就把青蛙卵也給撕破了。童第周也不例外。
    實驗失敗了,童第周想起了外國學生對他的嘲笑,你們中國人太笨,于是童第周暗暗下決心:……{回讀決心}
    實驗又失敗了,童第周想起了我們的祖國還很貧窮落后,任人欺凌,于是童第周暗暗下決心……
    就這樣帶著為中國人爭氣的堅強決心,他{引讀}“不聲不響,刻苦鉆研做實驗,一遍又一遍,失敗了再重做,終于把這項實驗做成功了。[板書:刻苦鉆研終于成功]
    7、討論:為什么外國教授做了幾年都沒能成功的實驗,而童第周卻做成功了呢?
    [因為他有決心,他要為中國人爭氣,為國爭光,他刻苦鉆研,]
    從這句話中你看到了一個()的童第周?[有毅力、有耐心、有恒心、刻苦努力的]
    有毅力、有耐心、刻苦努力……這些閃光點中,讓童第周面對又失敗能堅持到底的動力是什么呢?[為中國人爭氣]說到底,童第周是一個有志氣的人。[板書:有志氣]
    正是因為童第周胸懷祖國,有決心,有志氣,他更有熟練的技術(shù),他夠耐心和細心,堅定的決心和不懈的努力換來了終的成功。
    8、童第周做成了青蛙卵外膜剝皮實驗,這件事震動了整個歐洲生物學界。教授激動地對童第周說:[課件出示:童第周,你真行,中國人真行!]教授是用怎樣的語氣來說呢?[佩服,稱贊,驚喜、夸獎]
    請你來做教授,夸夸童第周吧?
    試想一下,當初瞧不起中國學生的外國學生聽說了這件事會有怎樣說?[豎起姆指,夸贊童第周了不起]
    童第周正是用自己不懈的努力,刻苦鉆研,取得了實驗的成功,轉(zhuǎn)變了外國人對中國的態(tài)度,為中國人爭了氣。
    四、拓展延伸,升華主題:
    童第周1934年就拿到了博士學位,回到了條件艱苦的祖國,堅持進行科學研究工作。他省吃儉用自己購買了顯微鏡,沒有培養(yǎng)胚胎的玻璃器皿,就用粗瓷陶酒杯代替,終使我國的生物學研究成績居于世界先進行列。
    同學們,了解了童第周爺爺?shù)墓适?,你有什么話想對童第周爺爺說嗎?[出示提示:童第周爺爺,您……,我……]
    是啊,俗話說:“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活百歲”,希望同學們從小也做一個有志向的人,確立努力的目標,并為之而刻苦學習,努力進取,將來成為一個可以為國爭光的人。
    五、實踐活動:課后搜集一些人物的故事,大家互相交流,做一期手抄報。
    6.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六
    《立志造橋》:
    教材簡介
    《立志造橋》主要寫了茅以升從小立志造橋的故事。主題為“立志”,所以將立志的原因、經(jīng)過及志向的內(nèi)容做了詳細的描述,而對志向?qū)崿F(xiàn)的過程則只做了簡要概述。文章重點突出,主題鮮明,人物形象真實生動。
    設(shè)計理念
    憑借課文的語言材料,讓學生體會茅以升立志造橋的原因是緣于他對家鄉(xiāng)人的一份愛心,激發(fā)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在教學過程中,注意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關(guān)注學生的情感體驗,把朗讀作為根本的學習活動貫穿于教學始終,注重加強對學生朗讀的指導(dǎo)與訓(xùn)練,使朗讀成為深入理解和感受文本的途徑。
    教學目標
    1.體會茅以升立志造橋的決心,引導(dǎo)學生樹立努力學習,長大報效祖國和人民的理想和信念。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認識“秦、淮”等20個生字。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訓(xùn)練,體會茅以升立志造橋的決心。
    教學準備
    錢塘江大橋圖片。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dǎo)入新課
    同學們,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認認真真地寫一個漢字。(師生共同書寫“志”字。教師板書,學生書空。)“志”是什么部首?“志”在字典中有一種解釋:“就是要有所作為的決心”。誰能試著根據(jù)這個意思用“志”字組個詞?
    預(yù)設(shè):如果學生組詞“標志、同志”等,教師先告訴學生一字多義是漢語的特點,再出示準備好的小黑板,引導(dǎo)學生說說這些詞的意思,或者拿出準備好的詞語卡片,讓學生依據(jù)提示為詞語選擇意思。
    “志”是學生已經(jīng)掌握的一個漢字,這里作為一個重點來訓(xùn)練,是從理解文本的角度出發(fā)?!爸尽彼休d的是課文理解的重點和難點,只有嚼透了“志”的含義,才能領(lǐng)悟作者立志造橋的決心。
    二、讀題質(zhì)疑
    1.過渡: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文章題目就是“立志造橋”。
    2.指導(dǎo)學生讀課題:能通過你的朗讀讓大家聽出作者立志造橋的決心嗎?
    3.讀了課文的題目,你知道了什么?你還想知道什么?
    預(yù)設(shè):知道了這篇文章寫的是什么事。還想知道:誰立志造橋,為什么要立志造橋,立志造橋的結(jié)果怎樣。當學生質(zhì)疑受阻時,教師可予以啟發(fā)性提示。如在“立志造橋”前面還能加個什么詞。
    4.教師及時將學生的疑問梳理并板書。
    題目是文章的眼睛。閱讀者從審題入手,提出問題,對閱讀過程的展開與深入有重要作用。這里著力培養(yǎng)學生對題目的理解能力和緣題質(zhì)疑的能力。
    三、初讀課文
    過渡:通過讀書相信同學們一定能自己找到問題的答案。現(xiàn)在就請同學們把你的語文書輕輕地打開翻到78頁。
    1.自由朗讀課文,要讀準字音,如果遇到困難可以查字典,可以問同桌還可以問老師……
    教師巡視指導(dǎo)學生讀書,發(fā)現(xiàn)共性問題,集體糾正。
    教師提示多音字“為”的讀音,課文中有兩個詞“因為”“成為”誰能試著讀一讀。點撥:當表示原因的時候讀四聲wèi,當表示變成的時候讀二聲wéi。把詞放到句子中,我們再試試。出示句子學生練習讀:①小伙伴們告訴他:“因為看熱鬧的人太多了,把秦淮河上的一座橋都壓塌了,好多人都掉進了河里?!雹谒蔀槲覈臉蛄航ㄔO(shè)專家。
    2.再讀課文,把文章讀通順,哪個句子讀得不順暢,可以用反復(fù)練習的辦法來解決。
    預(yù)設(shè):教材中的長句子學生讀起來可能有困難,教師可范讀,引導(dǎo)學生注意停頓,把句子讀通順。
    3.賽讀,三分鐘賽前熱身活動為朗讀比賽做準備。給學生建議:可以先把課文從頭到尾讀一遍,再重點練習讀得不太流利的地方。
    教師巡視指導(dǎo),關(guān)注指導(dǎo)讀書有困難的學生。
    4.分自然段朗讀,教師相機指導(dǎo)??纯磳W生是否能正確流利的進行朗讀。
    多種形式的讀書實踐,引導(dǎo)學生字字讀準,句句讀順,并嘗試讀出自己的感悟。扎實落實《語文課程標準》“讓學生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和“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具體指向。
    四、細讀課文
    過渡:讀書之前的這些疑問,誰知道答案了。
    教師組織學生回答問題,對回答好的同學,教師予以激勵性評價。
    1.課文1—3自然段詳細描寫了茅以升立志造橋的原因,請同學們邊讀分內(nèi)邊用筆畫一畫有關(guān)茅以升立志造橋的語句。
    2.學生自由讀書,勾畫句子。
    學生通過自己的閱讀,不僅把文章讀正確、讀流利,而且還結(jié)合課前質(zhì)疑,找到了一些問題的答案。教師結(jié)合學生對疑問的解答,提出再次讀書的要求。哪些句子描寫了茅以升立志造橋的原因,用筆畫出來,學生閱讀探究的興趣再度被激起,并使閱讀逼近了文章的重點語段。
    3.自由匯報,集體交流。
    (1)重點理解句子1:小伙伴們告訴他:“因為看熱鬧的人太多了,把秦淮河上的一座橋都壓塌了,好多人都掉進了河里。”
    預(yù)測:如果學生不能很好地理解茅以升立志造橋的原因,教師就順著學生的匯報引導(dǎo):這是小伙伴們事后告訴茅以升的。如果就在端午節(jié)當天,就在橋剛塌的時候,這些去看熱鬧的小伙伴會怎樣告訴不知道消息的人。(學生結(jié)合當時情境想象)現(xiàn)在,小伙伴們把這個消息告訴給茅以升,是一種什么樣的心情。(難過、傷心……)在讀書的時候就要把小伙伴的心情和想表達的意思表現(xiàn)出來,有感情地練習朗讀句子。
    學生通過朗讀知道了茅以升立志造橋的原因,是因為家鄉(xiāng)的橋塌了,砸死、淹死了不少人,是緣于他對家鄉(xiāng)人的一份愛心。朗讀就是每位學生感悟文本之后的真情傾訴,而在朗讀中體現(xiàn)出的情感來自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在學生與文本的對話中,在與作者的感情產(chǎn)生共鳴的基礎(chǔ)上,引導(dǎo)學生把自己的體會通過朗讀表達出來。
    (2)重點理解句子2:他想:“我長大以后,一定要做一個造橋的人,造的大橋結(jié)結(jié)實實,永遠不會倒塌!”
    A.出示對比句子(刪詞并換標點)。他想:“我長大以后,要做一個造橋的人,造的大橋結(jié)結(jié)實實,不會倒塌?!?BR>    引導(dǎo)學生讀一讀對比句,比較一下“一定”、“永遠”去掉行不行?為什么?用句號或感嘆號哪一個更恰當,說出你的理由。
    預(yù)設(shè):從“一定”中可以感受到茅以升立志造橋的決心,“永遠”與“結(jié)結(jié)實實”相應(yīng)表現(xiàn)出了茅以升對家鄉(xiāng)、對家鄉(xiāng)人的熱愛?!案袊@號”既能體現(xiàn)出茅以升立志造橋的決心不可動搖,又能感受到茅以升當時站在斷橋邊難過、激動的心情。
    B.有感情朗讀句子。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yīng)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本環(huán)節(jié)著力讓學生通過讀書實踐,自主感悟一詞一標點都蘊含著作者的情感,感悟語言的神奇,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
    4.齊讀課文后一段。茅以升立下了為民造福的宏圖大志,他的“志”實現(xiàn)了嗎?
    預(yù)設(shè):茅以升實現(xiàn)了兒時的志愿,他成為一名橋梁建設(shè)專家。
    追問:你能想象一下茅以升求學時是怎樣發(fā)憤讀書的嗎?(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完善發(fā)憤讀書的內(nèi)容。)
    預(yù)設(shè):學生想象力受阻時,教師可以啟發(fā)性提示,如在休息日別人都去游玩,茅以升會怎樣做呢?結(jié)合學生的匯報教師可以抓住契機引導(dǎo)學生回讀句子。他想:“我長大以后,一定要做一個造橋的人,造的大橋結(jié)結(jié)實實,永遠不會倒塌!”
    5.與學生交流教師收集的小故事。
    據(jù)說茅以升立志后,只要看到橋,就要從橋面到橋墩看個夠;只要在書上看到有關(guān)橋的文章、段落,就把它抄在本子上,看到橋的圖畫就剪貼起來。這樣,又加上美國的三年學習,為他實現(xiàn)志愿打下了“堅實的橋墩”。(出示錢塘江大橋圖片)
    這就是他回國后設(shè)計建造的中國第一座現(xiàn)代化大橋——錢塘江大橋。大橋上層是公路,走汽車,中間是鐵路,過火車,下面還可以自由通過輪船。茅以升成功地實現(xiàn)了兒時的志愿。
    五、回歸整體
    用心再讀一遍課文。體會茅以升立志造橋的決心。
    總結(jié):今天,同學們讀書非常認真,下課之前老師想送給大家一句話,請大家看大屏幕。(投影出示)秦淮河上的斷橋,讓茅以升立下了遠大的志向。希望同學們也能從小立志發(fā)憤學習,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成為建設(shè)祖國的棟梁之材。老師相信“有志者事竟成”。
    7.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七
    《比本領(lǐng)》: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童話故事。故事講述了一只梅花鹿一只金絲猴都覺得自己的本領(lǐng)大,通過比賽,他們知道只有合作才能成功的道理。
    教學目的:
    一、知道金絲猴和梅花鹿摘到果子的過程,就是認識合作很重要的過程,懂得合作的必要性。
    二、學會本課生字和由生字組成的新詞。學寫7個字。
    三、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學習目標:通過初讀課文,知道金絲猴和梅花鹿摘到果子的過程;在詳細解讀中深入感悟,合作的必要性,并在讀文中隨文識字,認識新字詞。
    第二課時學習目標:鞏固生字與新詞,學會書寫。分配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更深入體會合作精神的可貴與必要。
    教學過程:
    一、激情引趣,揭示課題。
    1、出示梅花鹿、金絲猴、小貓、公雞的圖片,逐個認識。
    2、說說這些動物都會什么?
    梅花鹿會(),金絲猴會(),小貓會(),公雞會()。
    3、老師:這些動物的本領(lǐng)可真不小。其中梅花鹿和金絲猴都覺得自己的本領(lǐng)大,于是它們就進行了一場比賽。
    4、板書課題:比本領(lǐng)
    二、初讀課文
    1、提出初讀課文的要求:
    (1)把穩(wěn)重生字用自己喜歡的符號畫出。
    (2)給自然段標上序號。
    (3)思考:比本領(lǐng)的后的結(jié)果怎樣?
    2、按以上要求進行初讀,師巡視。
    3、檢查讀書情況:
    (1)出示生字卡(摘蘋果做成的)認生字。
    (2)小組接龍讀課文,糾正朗讀中的錯誤。
    (3)大家說說比本領(lǐng)后的結(jié)果怎樣呢?
    三、讀中感悟,深入體會。
    1、學習第一自然段。
    (1)默讀第一段,并畫出梅花鹿和金絲猴的想法。
    (2)學生匯報:“梅花鹿想……”“金絲猴想……”
    2、老師:那真像它們想的那樣嗎?
    (1)同桌共同學習第二段,并討論討論:它們摘到果子了嗎?為什么摘不到?
    (2)學生匯報:“沒有?!薄懊坊闺m然跑得快,但是果樹太高摘不到?!?BR>    “金絲猴雖然會爬樹,可它過不了河?!?BR>    3、學習第三、四段。
    (1)老師范讀第三段。
    (2)聽了大象的話它們怎么想?怎么做呢?請生說說。
    (3)學生討論發(fā)言。
    (4)讀一讀,第四段。
    四、深入感悟課文思想。
    (1)出示句子指名讀:
    A它倆一下子明白了。
    B梅花鹿和金絲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笑了。
    (2)考:它倆明白了什么?為什么笑了?
    (3)學生匯報……
    (4)老師小結(jié)……
    五、課后思考題:
    1、什么叫合作?舉身邊的例子說說。
    2、試著寫一寫自己和同伴合作完成的一件事。
    8.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八
    《不動筆墨不讀書》:
    教學目標:
    1、學習“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讀書方法和毛澤東認真刻苦,勤于思考的良好品質(zhì)和習慣。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認識10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
    教學重難點:
    1、體會毛澤東認真刻苦,勤于思考的品質(zhì)。
    2、學習讀書時應(yīng)該怎樣“動筆墨”。
    3、學會寫10個字。
    教具:掛圖、生字卡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
    問:你看到課題想到了什么?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注意要讀準字音,不丟字不加字。
    2、同桌互相交流:讀懂了哪些內(nèi)容?
    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3、師生共同交流: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問題?
    三、理解課文
    1、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一段讀給大家聽一聽。
    2、討論:從那些語句可以體會到毛澤東當年讀書是多么認真刻苦勤于思考的?
    3、通過閱讀交流,使學生會“動筆墨”的方法:
    做標記的位置在“天頭、地腳、字里行間”;
    做標記可以用一些符號,如圈點、三角、單線。
    4、問:學習本課有什么感受?打算以后怎么做呢?
    四、小結(jié)
    不動筆墨不讀書是古人總結(jié)的讀書方法之一。
    第二課時
    教學流程:
    一、回顧課文
    指明讀全文,其他同學要認真聽。
    二、背誦課文
    1、學生自由背誦課文第五自然段。
    2、指名背誦。
    三、識字教學
    1、出示本課生字,學生試著認一認。
    2、看生字卡認生字,并且給自組詞。
    四、寫字教學
    1、示范些田字格里的生字。
    2、學生在寫字書上練習寫生字。
    3、給生字組詞,并用好的詞說一句話。
    五、完成課后詞語超市
    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詞語裝入小推車,并且用這些詞語說話。
    9.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九
    《一群光頭男孩兒》:
    教學目標:
    1.通過一群男孩兒為幫助伙伴找回自信和快樂,都剃光頭發(fā)的故事,引導(dǎo)學生體會美并不只表現(xiàn)于外表,心靈的美才是真正的美。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理解一群男孩兒剃光頭發(fā)的原因,體會美的真正含義。
    教學難點:
    抓住文中的重點詞語體會人物的內(nèi)心感受。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一、懸疑設(shè)問,導(dǎo)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喜歡讀故事嗎?(喜歡。)在美國印第安那州的一個小鎮(zhèn)的一所學校里,有一群男孩兒都把自己美麗的頭發(fā)剃光了。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真實的故事。
    你們對課題中的哪個詞感興趣?(光頭。)“光頭”見過嗎?(見過。)什么樣?用一個詞來形容一下?(丑。)
    既然是丑的,為什么這群男孩兒還要這么做呢?我們?nèi)フn文中尋找答案。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2.同桌互讀課文,互相糾正讀音、語氣。
    3.快速瀏覽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
    4.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再讀課文,讀中悟情
    組織學生交流討論,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1.布萊恩為什么不愿去學校上學?
    2.文中哪些詞反映了布萊恩當時的心情?
    引導(dǎo)學生抓住“極了”、“躲”、“不愿意去”、“不愿意見”等詞句體會出布萊恩當時的難過、自閉和自卑。
    3.大家看到布萊恩這么難過,都為他著急。你們知道布萊恩現(xiàn)在需要的是什么嗎?(需要幫助。)
    4.同班的小伙伴們是怎么做的呢?他們?yōu)槭裁催@么做?
    5.你佩服誰?想想你佩服他什么?引導(dǎo)學生體會小伙伴心甘情愿地放棄自己美麗、柔軟的金發(fā),用一個丑陋的光頭換回布萊恩的笑容和自信。一個七、八歲的孩子能夠這么做怎能不令人敬佩。
    6.布萊恩看到這群光頭男孩,他是怎么做的?能用一個詞來形容一下他當時的心情嗎?
    7.后一段里的省略號,它省略了什么?引導(dǎo)學生展開合理想像。
    四、總結(jié)全文,情感升華
    1.讀完了這個故事,你還認為這群光頭男孩很丑嗎?
    引導(dǎo)學生討論:光頭男孩兒們丑在哪里,美在哪里?
    從中體會出美并不只表現(xiàn)于外表,心靈的美才是真正的美。
    是呀,孩子們用單純的方式詮釋了美的真諦,“光頭”與心靈的光輝相映,就是世間美的風景。
    2.拓展思維:如果你是布萊恩的朋友,你還會想出什么辦法讓他恢復(fù)信心?
    五、聯(lián)系生活,強化感悟
    在我們的生活中,像布萊恩這樣被病魔奪去健康的人很多。(放課件)看,這一個個渴求健康的眼神。聽,那一聲聲撕心裂肺的哭聲。健康的我們,可曾想過他們需要的是什么?我們能為他們做點什么呢?(播放歌曲《祈禱》。)
    后,讓我們共同祈禱,把真誠的祝福送給他們,愿他們勇敢地面對生活,和我們一樣快樂、幸福地成長。
    10.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十
    《愛護書籍》:
    教學目標:
    1、通過魯迅小時侯愛護書籍的故事,學習他愛書的精神和做事認真的態(tài)度。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認識11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
    教學重難點:
    理解“魯迅小時候,把書看得比什么都寶貴”這句話的意思。
    教學準備:搜集有關(guān)魯迅的故事。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導(dǎo)入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后,讓學生圍繞課題提出自己想知道的問題,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標出自然段。
    2、同桌互讀課文。
    糾正讀音、語氣、停頓等問題。
    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3、指名讀。要求做到讀得正確、流利。
    三、再讀課文,深入理解
    1、找出課文中能概括全文主要內(nèi)容的一句話。
    2、用自己喜歡的標記符號,畫出課文中能說明“魯迅小時候,把書看得比什么都寶貴”的語句。
    3、小組交流讀書體會,說一說這些語句你能體會什么。
    4、匯報交流,互談讀書體會。
    四、復(fù)述課文
    1、談?wù)勛x了這個故事,你受到了哪些啟發(fā)。
    2、復(fù)述這個故事。
    第二課時
    教學流程:
    一、再讀課文
    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找同學朗讀全文,讀出感情。
    二、積累內(nèi)化
    1、學生獨立完成“自選詞語”。
    2、完成課后第三項練習。
    三、遷移練習
    1、認讀生字。
    找出課文中含有生字的詞語或句子,多讀幾遍,鞏固識字。用同學互讀、小組賽讀等游戲方式鞏固識字。
    2、寫字教學。
    (1)學習新偏旁部首,指導(dǎo)書寫生字。
    (2)先引導(dǎo)學生觀察這些生字的字形特點,說說寫字時應(yīng)該注意什么。
    (3)學生練寫。
    四、實踐活動
    1、在班級里開展愛護書籍及作業(yè)本的活動,比一比,一個月后誰的書本依舊保持嶄新。
    2、同學之間相互交流魯迅先生的其他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