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語文《早發(fā)白帝城》原文、知識點、教案及教學反思

字號:

《早發(fā)白帝城》是李白的一首作品。該詩畫面明麗,語言形象,情感歡悅,意韻暢達,描寫了從白帝城到江陵的一路景色,表達了詩人喜悅歡快的心情。以下是整理的小學二年級語文《早發(fā)白帝城》原文、知識點、教案及教學反思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1.小學二年級語文《早發(fā)白帝城》原文 篇一
    《早發(fā)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2.小學二年級語文《早發(fā)白帝城》知識點 篇二
    注釋:
    發(fā):啟程。白帝城:故址在今重慶市奉節(jié)縣白帝山上。楊齊賢注:“白帝城,公孫述所筑。初,公孫述至魚復,有白龍出井中,自以承漢土運,故稱白帝,改魚復為白帝城?!蓖蹒ⅲ骸鞍椎鄢?,在夔州奉節(jié)縣,與巫山相近。所謂彩云,正指巫山之云也?!?BR>    朝:早晨。辭:告別。彩云間: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勢高聳,從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聳入云間。
    江陵:今湖北荊州市。從白帝城到江陵約一千二百里,其間包括七百里三峽。酈道元《三峽》:“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障,隱天蔽日,自非亭午時分,不見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或泝)阻絕?;蛲趺毙?,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時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或巚)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展葌黜?,哀囀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边€:歸;返回。
    猿:猿猴。啼:鳴、叫。?。和O?。
    萬重山:層層疊疊的山,形容有許多。
    譯文:
    清晨,朝霞滿天,我就要踏上歸程。從江上往高處看,可以看見白帝城彩云繚繞,如在云間,景色絢麗!千里之遙的江陵,一天之間就已經到達。兩岸猿猴的啼聲不斷,回蕩不絕。輕快的小船已駛過連綿不絕的萬重山巒。
    3.小學二年級語文《早發(fā)白帝城》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1、學會五個生字,正確讀寫“白帝城、江陵、猿聲”等詞語。
    2、朗讀、背誦并默寫古詩。
    3、學習利用注釋,展開想象,讀懂古詩。
    4、理解詩句意思,想像詩歌所描繪的景象,感受詩人的心境,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和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
    教學重點
    通過理解詩句,感受詩的意境美。
    教學難點
    理解詩中重點詞句,讀懂古詩。
    教學方法
    直觀法、合作學習、情境感受。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讓學生課前查閱與這首古詩相關的資料。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背誦《絕句》,說說詩意。
    2、回憶上節(jié)課學習《絕句》的方法,課件展示學習步驟:
    (1)熟讀古詩
    (2)理解詩意
    (3)想象意境
    (4)練習背誦
    3、師:今天,我們繼續(xù)用上一節(jié)課的學習方法學習一首唐代詩仙李白的《早發(fā)白帝城》。
    二、學生利用課前查閱的資料簡要介紹作者李白,教師加以補充。
    三、解題
    師:這首詩的題目《早發(fā)白帝城》,誰知道它的意思?
    早:早上。發(fā):出發(fā)。
    白帝城:地名,在今重慶奉節(jié)城東白帝山上,位于長江三峽一帶。城居高山,地勢險要。(課件展示地圖)
    四、指導自學
    課件展示自學要求:
    1、自學生字詞,自由朗讀本詩,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2、利用注釋讀懂本詩,體會詩中流露出詩人怎樣的心情;
    3、畫出不理解的地方,通過查閱工具書,嘗試自己解決問題。
    五、小組合作學習
    1、匯報各自自學情況;
    2、將不懂的問題在小組內提出,通過結合各自課前查閱的資料一同解決問題;
    3、體會詩人當時的心情。
    六、匯報自學情況
    1、指名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匯報朗讀。
    2、這首詩寫的是什么內容?
    3、從一二兩行詩中,你讀懂了什么?(詩人從哪里出發(fā)、要到哪里去、距離多遠、需要多少時間?)復習“夸張”手法的運用。
    4、這兩行詩是什么意思?(早晨離開了仿佛在彩云中間的白帝城,千里迢迢的江陵一天就可以到了。)
    5、指導朗讀一二行詩。
    6、你對后兩行詩是怎么理解的?
    7、這兩行詩表現了行船之快,我們應該用怎樣的語氣來讀?(輕松、愉快)
    8、指導朗讀,學生試讀。
    七、體會詩人心情及詩歌意境
    1、利用課前查閱的資料交流:為什么詩人會覺得船行得特別快?(順水行舟;作者愉快的心理使然。)
    2、正因為如此,所以詩人在第一句就寫道“朝辭白帝彩云間”。為什么詩人說白帝城仿佛是在彩云中間呢?(地勢高;作者心情高興。)
    3、展開想象:詩人在得到赦免的消息后,他會想些什么呢?你能想象出詩人順流而下,行船經過三峽,見到長江兩岸奇麗的景色時,那種欣喜的樣子嗎?學生自由描述。
    4、讓我們一起來感受詩人喜悅的心情吧!課件播放音樂,學生帶表情齊聲朗誦。
    5、背誦。
    剛才老師發(fā)現這首古詩同學們讀得很熟,甚至有很多同學已經會背了。下面請所有能背的同學背給大家聽聽。
    老師也想當場背一背,邀請剛才沒背過的同學和我一起來,行嗎?
    八、總結
    這首詩通過對行船的輕快和沿途壯麗景色的描繪,表達了詩人重獲自由后輕松喜悅的心情。整首詩氣勢奔放,情景交融,極富浪漫主義色彩。
    九、布置作業(yè)
    1、背誦并默寫古詩。
    2、課外找一兩首李白的詩讀一讀、背一背。
    4.小學二年級語文《早發(fā)白帝城》教案 篇四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辭、陵、猿、帝、啼五個生字,能夠根據詞義選擇“還、重、朝”三個多音字正確的讀音,根據已有積累書寫“舟”、學寫“朝”交流“帝(啼)岸。正確讀寫“白帝城、江陵、猿聲”等詞語。
    2、有感情朗讀古詩、當堂背誦古詩。
    3、展開想象,能夠根據詩句想象三峽的景象
    4、理解詩句意思,想像詩歌所描繪的景象,感受詩人的心境,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和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
    教學重點
    自學生字詞,通過理解詩句,感受詩的意境美。
    教學難點
    理解詩中重點詞句,讀懂古詩。感受詩人的心境
    一引入(單元整合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板書:遠行
    在以前的課上我們學過了《遠行靠什么》我們可以用什么交通工具去遠行呢?(復習舊知)(2名,注意聲音洪亮、表達完整)
    在距今一千多年的唐朝有一位的大詩人,他也去遠行,他是誰呢?(出示畫像)
    誰來介紹介紹他(孩子們簡單說說自己了解的李白)(出示李白的資料)(背誦兩首關于李白的詩)(復習舊知)
    李白這次遠行,他是靠什么交通工具去的?(檢查預習)你從哪里知道?
    出詩句。勾畫“輕舟”一詞,于是我們明白了“舟”就是小船,所以除了輕舟我們還可以說(小舟),舟可以做部首,我們一看到舟就知道(與船有關)那你能說出哪些帶有舟的字呢?怎么才能把舟字寫在田字格中間(寫舟)
    二指導自學
    (出示課題)今天我們跟著詩人乘著小舟,去遠行,(齊讀課題)
    你讀懂了什么(時間早地點白帝城發(fā)出發(fā))(課文里還有一個字跟他很像,說說怎么區(qū)別呢?寫帝、啼)(寫兩字)
    (課件)
    1、自由讀課文,把你覺得難的字多讀兩遍
    2、回憶認字四法
    3、把詩文讀通順讀流利。
    讀詩文的時候,你有哪些字詞覺得容易讀錯要提醒大家呢?
    抽生讀全詩大家評價是否讀準確了
    讀準三個多音字“朝、還、重”(區(qū)別讀音,說說你怎么知道課文中讀這個音?(引導孩子通過了解字義來選擇正確的讀音)
    讀準“陵、猿”等詞語。
    4、再讀全文(讀準字音)
    5、讀、出節(jié)奏
    三、發(fā)揮想象,理解詩文,感受作者的心境
    出ppt師講述(了解背景)
    一千多年以前的唐朝,李白因受牽連蒙冤獲罪,流放到很遠很遠,荒無人煙的夜郎城。(師聲音低沉)一路上,他的心里極其悲傷,他走呀走呀,途中經過江陵城,沿地勢險要,江水湍急的三峽逆流而上(出示地圖動畫)。當小舟慢慢的,慢慢的行駛到白帝城時,突然他接到了一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師聲音激動)“他無罪了,可以獲得自由了”,欣喜如狂的他決定順水行舟(點擊小舟)返回江陵城,途中便寫下了一首世人傳誦的古詩《早發(fā)白帝城》。板書:早發(fā)白帝城
    范讀詩文,說說你看到了些什么?
    彩云間——這是什么時候的彩云呢(早上,板書朝霞,你們見過朝霞嗎?什么樣的?彩云間的白帝城是什么樣的?看圖片,讀出白帝城的美)在這樣一個彩霞滿天的早上,詩人靜靜地站在白帝城前,他要做什么?(理解辭字)
    離開這樣一個美麗的地方,他的心情怎么樣,你們從哪句話體會到的?(抽生讀)把哪個詞讀慢一點就更能突出這種心情呢?(再次強調“還”就是(要回家了)引讀(千里江陵一日還),(千里江陵)真的有一千里嗎這里說明了路(很遠)(讀)
    一千里并不是真的一千里,李白寫詩常常有這樣非??鋸埖氖址?,你還記得他的那首詩里還這樣寫到(生背詩)
    《望廬山瀑布》中“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贈汪倫》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BR>    《夜宿山寺》中“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那么我們這首詩里還有這樣的寫法嗎?(萬重山,讀,你有什么感受)
    對比讀千里江陵一日還和輕舟已過萬重山你有什么感受
    (輕舟能換成小舟)(體會作者高興的心情)
    小舟順江而下,一日千里,兩岸的山上傳來了(猿猴的啼叫)(你聽過猴子叫嗎,在哪里聽到的)這里的猿猴叫聲又是怎樣的?來看看(出示水經注,老師讀,找出描寫猿猴叫聲的句子,說說感受)
    猿猴聲聲啼叫,連綿不絕,聲音如此的悲慘,可是詩人心情卻(非常高興),因為(引讀)他馬上就要(回家了)
    出門行千里,終必把家還,讓我們再次跟隨詩人李白告別彩云中的白帝城,回到家里去吧
    (配樂、讀誦)
    背誦全詩
    三、認讀詞語,鞏固新知
    李白遠去了,詩歌卻留下了,里面有好多詞寶寶和我們成了好朋友,我們再來和他們打打招呼吧
    (讀詞語)
    開火車)(猿聲,辭別,白帝城,江陵城,朝陽,啼不住,一日還,輕舟,兩岸)
    老師如果把這些生字放在新的詩句中,你們會讀嗎?(出示詩句:)。
    四、寫字
    5.小學二年級語文《早發(fā)白帝城》教案 篇五
    一、激情導入,創(chuàng)設情境。
    1、今天的語文課,咱們要開展一個“闖關爭星”的活動。有信心得到許多“星”嗎?
    2、小朋友們,在很早以前的唐朝有一位非常有名的大詩人,他的一生寫下了許許多多的優(yōu)秀詩文,他的詩熱情奔放、感情真摯,他被人們稱為“詩仙”,是誰呢?(李白)(張貼李白頭像)
    3、你們一定知道許多他的古詩,誰愿意背給李白聽一聽?(播放古箏音樂)學生展示古詩背誦,互相評議。
    二、揭題釋題,指導方法。
    1、小朋友們背得真棒?。ǖ玫降谝活w“星”)今天,咱們再來學一首李白寫的詩。
    2、(板書課題)這是一首很有名的古詩。(齊讀課題)
    3、音讀得真準!課題中有個地名,能找出來嗎?還有個多音字?(給“發(fā)”字作個記號,并引導學生組詞:出發(fā))
    4、那么,課題“早發(fā)白帝城”是什么意思?
    5、你們想知道白帝城是什么樣的嗎?老師這里有張白帝城的圖片,我們一起來看看。(張貼圖片)
    6、一大早,詩人李白乘船從白帝城出發(fā),到千里之外的江陵去。(板書:江陵學習“陵”字:帶音、說記法、書空)
    7、途中要經過地勢險要的三峽(張貼圖片),一路上,他有什么感想呢?讓我們一起學習這首流傳千古的佳作。
    8、學習古詩的方法是什么呢?學生說一說。(板書:讀——講——讀)
    三、初讀古詩,學習生字。
    1、自己試著讀一讀,遇到不認識的字劃下來,可以請教同桌,可以問問拼音朋友,也可以問老師。如果,會讀下來了,讀給同桌聽一聽。
    2、誰愿意讓大伙欣賞一下你美妙的讀書聲呢?(指名朗讀,評議)
    3、還有誰想讀一讀?(全班齊讀古詩)
    4、都把課文讀下來了,現在我們來爭第二顆“星”,讀準字詞。
    5、(出示字卡:帝、辭、陵、猿、啼、舟)請位同學當當小老師(一生帶讀,其余跟讀)。咱們來開“大火車”(整排輪流讀字卡)。
    6、發(fā)現了一些比較難記的字了吧!與同桌討論一下:如何記住它們。
    匯報(重點區(qū)分:帝——啼)
    7、厲害!有這么多的識字方法!那在這首古詩中,你還覺得哪些字的讀音容易讀錯,來給小朋友們提個醒吧!
    (板書:朝、還、重①說說各自不同的讀音,②重點給“還”字組詞)
    8、真棒,這顆“星”歸你們了!
    四、再讀古詩,體會情感。
    1、這第三顆星可不好得,它要求同學們再讀古詩,邊讀邊想邊看圖,理解詩句的意思,不懂的地方作個記號。
    2、與小組成員交流一下你剛才的讀詩收獲。
    3、反饋:①你讀懂了哪一句,說給大家聽一聽,其余的同學可以給他補充或幫助。②還有什么地方不明白的,請?zhí)岢鰜?。(學生互相解決問題,教師適時進行點撥指導。)
    4、小結:剛才小朋友們很了不起,自己通過閱讀理解了詩句的意思,送給你們第三顆“星”。現在,我們一起來說一說整首詩的意思:詩人清晨時離開云霞籠罩的白帝城,回到千里之外的江陵只用了一天時間;當兩岸的猿猴啼叫不停時,輕快的小船早已越過了萬重高山。
    5、你們知道大詩人李白是怎么寫這首詩的嗎?(學生交流所搜集到的信息,教師簡介背景:李白五十幾歲時曾在永王李粲的手下做事。后來,永王李粲奪皇位,被彈壓,李白也受到牽連,被判罪,流放到夜郎。李白在去夜郎的途中到了白帝城這個地方,突然接到皇帝赦免他無罪的命令,他隨即乘船回到江陵。)
    你們想想,當時李白的心情會怎樣?(板書:喜悅)
    6、小結:重獲自由的詩人心情無比愉快,他已顧不得描寫兩岸的山光水色了。在這愉快心情的映襯下,江水流得特別快,千里外的江陵一日就到達了;小船也顯得特別輕快,在猿猴的叫聲中,越過了萬重高山。
    7、來,我們再讀一讀這首詩,試著體會一下詩人當時的愉快心情。(學生自由感情朗讀)
    8、指名讀,評議。
    9、讓我們一起來分享詩人愉快的心情吧!(播放音樂)背誦。
    五、拓展延伸,背詩比賽。
    搜集、背誦唐詩,開展“唐詩”交流會。
    6.小學二年級語文《早發(fā)白帝城》教案 篇六
    7.小學二年級語文《早發(fā)白帝城》原文、知識點、教案及教學反思 篇七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7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學習字詞。
    2、領會詩的規(guī)律,能正確流利地朗誦詩歌,并會背誦。
    3、理解詩歌內容,體會思想感情,提高對于詩歌的感受力和鑒賞力,加深對祖國大好山河和傳統文化的熱愛。
    教學重點
    1、認識七個生字,會寫十個漢字。
    2、理解詩歌內容,背誦詩歌提高對詩歌的鑒賞力。
    教學準備
    1、有關三峽景色的音像資料,掛圖等。
    2、懼有關李白的資料。
    3、準備生字卡片。
    4、適合詩歌朗誦的音樂
    第一課時
    一、導入
    觀察誘情。由情入文,老師利用音像資料或掛圖將三峽美景展現學生面前,讓學生在觀景時產生贊嘆之情,再由情入文,小朋友們,你們現在看到就是我國的”三峽“,這里的景色美不美,看到這樣美麗的景色,你的心情又怎樣呢?我國唐代有一位偉大的詩人-李白,李也到過三峽,當時他的心情也和你們一樣,輕松而愉快,在這樣的情緒中他留下了一首流傳千古的詩歌,你們想學一學嗎,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首古詩《早發(fā)白帝城》。
    二、新課
    (一)自學
    1、自讀,輕聲朗誦古詩,遇到不認識的字就運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自己解決。
    2、正音,指名讀古詩,尤其注意多音字的讀法。發(fā),朝,還,重。
    3、互檢,讀給同桌聽一聽。
    (二)識字
    1、你認識了哪些字,找出來帶大家讀一讀并組詞。
    2、游戲鞏固。
    (1)開火車讀字組詞。
    (2)“讀一讀“找一找,利用字卡,你讀我找。
    (三)寫字
    1、觀察。觀察字形,結構,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找出你認為需要注意的地方,提醒大家。
    2、指導。對學生認為的難寫的字進行范寫指導,其他的字學生照書自行書寫。
    3、交流評價,(自評、同桌評、小組評)采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正確評價,有條件的還可采用大范圍評價,如全班評。
    (四)練習
    1、讀讀我們寫過的字。
    2、這些詞語應該怎樣讀,試著講一講它們什么時候怎么讀。
    重量重復重要重疊
    歸還還是還有還原
    出發(fā)發(fā)現理發(fā)發(fā)明
    “重“在形容詞前讀重,表重復讀重,還在副詞時讀還,作動詞用讀還,發(fā)在名詞中讀發(fā),在動詞中讀發(fā)(學生可從詞的角度式意思來認識,不必講解語法知識,可以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讓學生理解,讓學生說句子。)
    第二課時
    一、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古詩《早發(fā)白帝城》,誰能把它讀一讀,這首詩是什么意思呢,我們一起來學習。
    二、新課
    (一)解題
    這首詩的題目《早發(fā)白帝城》,你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嗎,(早上從白帝城城出發(fā))白帝城;地名,在原四川省今重慶市城東邊白帝山上,原名紫陽城,城居高山,地勢險要。
    (二)交流
    1、自讀。自讀全詩,畫了不理解的句子,詞語,借助工具書解決。
    2、合作學習。
    (1)組內匯報自學的情況。
    (2)提出不懂的問題,交流解決。
    (3)誦讀,體會詩人的感情。
    3、匯報交流,以的形式匯報朗讀,提出還有疑問的地方全班交流(此時可能還有學生有個別問題,如為什么叫“還”,江陵那么遠怎么說“一日還”,程度好的學生可交流,老師也可做適當點撥。)
    4、誦讀悟情
    (1)詩人此時會是怎樣的心情,試著說一說。
    (2)聽錄音誦讀、感受。
    (3)試著和你身邊的人互相讀一讀,注意感情。
    (4)用你喜歡的方式給大家讀一讀。
    5、背誦
    (1)老師發(fā)現這首詩同學們已經讀得很好很孰了,甚至還有一些同學已經背下來了,是不是?那就請會背的同學站起來,背給大家聽一聽。
    (2)你們背得很好,老師也想背一背,請剛才沒背過的同學和我一起背,好嗎?
    8.小學二年級語文《早發(fā)白帝城》教學反思 篇八
    《早發(fā)白帝城》這一課,從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角度出發(fā),我是這樣教學的。
    一、激趣導入。
    低年級學生好奇心非常強,因此,剛一上課,我就說:“唐朝有一位非常有名的詩人,被人們稱為詩仙,你知道他是誰嗎?”學生回答后,我讓學生背誦以前學過的李白的詩作,學生興趣盎然。接著我告訴學生李白現在流傳于世的詩作有3000首,在學生的驚呼聲中,我開始介紹《早發(fā)白帝城》的寫作背景,激發(fā)學生學習《早發(fā)白帝城》的興趣,為學生理解詩意作準備。
    二、學生自主學習。
    為了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我先提出學習要求,然后讓學生根據自學提示自主學習生字,朗讀古詩理解詩意,找出詩中的多音字并組詞。
    展示生字學習效果時,一個學生說:“人啼哭時要張大嘴巴哭,所以我就明白了‘啼’的部首是口字旁,口加帝就是‘啼’。這樣我不但記住了‘啼’和形,還理解了‘啼’的意思?!绷硪粋€學生說:“我發(fā)現‘舟’和‘丹’非常相似,但是‘舟’字比‘丹’多了兩筆:一筆是撇,一筆是點。希望同學們不要出錯?!薄瑢W們對他們報以熱烈的掌聲。
    在學生充分學習的基礎上,讓學生盡情展示,體驗成功的喜悅。
    本節(jié)課,學生學習興趣很高,下課時已能流利背誦全詩并熟記生字。
    9.小學二年級語文《早發(fā)白帝城》教學反思 篇九
    《早發(fā)白帝城》是千古傳頌的名家名篇,詩文語調精美易讀,內容通俗易懂,而且語言精練,用詞準確。在教學本課時,針對古詩文要注重詩文閱讀這一特點,設計了“三讀”的教學步驟:初讀、細讀、精讀。
    初讀,要求是讀準字音和詩句的音韻節(jié)奏。在本環(huán)節(jié)教學設計了范讀和欣賞配樂朗誦,引導了學生更好的發(fā)現了古詩的韻律美,從而品味了古詩的語言美。對于學生理解古詩的思想內容和寫作藝術,以及提高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細讀,要求讀懂詞意和句意,進而理解詩意。由于文字是抽象的圖畫,圖畫是形象的文字。在本教學環(huán)節(jié),利用多媒體手段,突破教學的難點,讓學生一邊觀察圖片,一邊想象詩的意境,并通過合作學習和自學的兩種模式,歸納詩句意思。因此整個教學過程,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和自主性。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意識和創(chuàng)造潛能。
    精讀,在古詩教學中,挖掘詩人所要表達的情感是教學的關鍵所在,因此本教學設計了精讀課文這一步驟。具體做法是讓學生默讀詩文,找出認為用的好的詞語,體會其妙處,從而走進詩的意境,深入理解了詩的內涵,自主感悟出作者的思想感情。這一節(jié)可貴之處,還有老師引導學生體會“還”字的妙處。教學中不是老師的講解,而是把理解的權利還給了學生,讓學生通過討論來體會“還”字的妙處。進而引領學生走進詩人的心境,感受其愉快的心情。
    以上“三讀”的設計,步驟簡明,要求明確,而且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讀的方式多種多樣,有自讀、指名讀、齊讀、范讀、配樂讀、默讀……學生讀得投入,讀出了體會,讀出了情感,收獲顯著。
    后在結課時,以觀看錄像和欣賞歌曲結束教學,更具有畫龍點睛的妙處。因為在古詩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發(fā)現美,認識美,欣賞美,理解美。這一設計,讓學生更進一步感受到了古詩的美,提升了學生的審美能力,使整堂課回味無窮。
    10.小學二年級語文《早發(fā)白帝城》教學反思 篇十
    課前,讓學生收集的有關于李白的資料,課堂上調動學生主動參與來學習。運用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并充分利用詩歌瑯瑯上口的特點,讓學生讀中感悟。
    (一)以舊知導入,創(chuàng)設和諧生動的學習氛圍
    教學要走進學生的生活,喚起學生的情感記憶,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而產生學習的渴望。因此,學習貼近學生的生活。只有學生對課文本身感興趣才愿意學,才有可能學好。李白是我國偉大的詩人,學生已經讀過了很多他的詩歌,對詩人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以學生舊積累的知識入手很容易調動學生興趣,引發(fā)了學生強烈的好奇心,熱情地參與學習。以詞的理解帶動對詩歌的體會很快地啟迪了學生的思路,成功構建了交流時暢快討論、這樣“以境促思,以思促說”為學生順利進行交流而架橋鋪路。
    (二)形式多樣化,調動全員參與
    1、師生互動。教師既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更是參與者。這樣有利于和諧氣氛的營造,并有助于引導學生學會表達,積極參與進來。
    2、生生互動。小組輪流介紹,在小組交流的基礎上,可推選出大家喜歡的人代表小組進一步進行組間交流,后是更為自由的全班交流。這樣的生與生之間的互動,調動了學生全員參與交流的積極性,形成了會說、想說、愛說的可喜狀態(tài)。尤其是組間的競爭,有利于群體間的互動合作,培養(yǎng)了合作意識與合作精神。
    3、師生與環(huán)境的互動。充分利用環(huán)境,把課內延伸到課外,如收集李白的詩歌,舉辦“走近古詩朗誦會”、辦一期“李白詩歌小報”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