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級職稱考試中級會計實務存貨的重點總結

字號:

這一章內容的兩個主要部分為:
    1、存貨的確認和初始計量
    2、存貨的期末計量。
    第一節(jié) 存貨的確認和初始計量
    (一)什么是存貨?
    主要記住幾點就可以了:
    1、持有以備出售的產成品或商品
    2、在產品
    3、生產和提供勞務過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
    (二)存貨的確認
    和其他的確認都一樣,同時滿足
    1、與其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yè)
    2、成本能夠可靠性計量
    (三)存貨的初始計量
    存貨按照成本進行初始計量
    存貨的成本包括:采購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
    1、外購存貨
    就是指原材料、商品、低值易耗品等通過購買而取得的存貨的初始成本由采購成本構成。
    采購成本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以及其他可歸屬于存貨采購成本的費用。
    2、委托加工
    以實際耗用的原材料或半成品、加工費、運輸費、裝卸費等費用及按規(guī)定應急如成本的稅金,作為實際成本。
    3、自行生產存貨
    初始成本為投入的原材料、半成品、直接人工、按一定方法分配的制造費用
    制造費用為生產部門管理人員的薪酬、折舊、人工、水電等
    4、其他方式取得的存貨
    (1)投資者投入存貨的成本,應當按照投資合同或協(xié)議約定的價值確定,但約定價值不公允的除外。
    (2)通過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債務重組和企業(yè)合并等取得的存貨的成本。按照有關企業(yè)會計準則的規(guī)定確定。
    (3)通過提供勞務取得的存貨,其成本按從事勞務提供人員的直接人工和其他間接費用以及可歸屬于該存貨的間接費用確定。
    第二節(jié) 存貨的期末計量
    一、原則
    資產負債表日,存貨按照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計量。
    存貨成本高于可變現凈值,應計提存貨跌價準備,計入當期損益。
    可變現凈值=估計售價-估計發(fā)生的成本-估計的銷售費用-相關稅費
    二、存貨期末計量方法(重點)
    (一)存貨減值現象的判斷
    1、存在下面的情況之一的,說明存貨的可變現凈值銷售價格,也就是說“不夠賺”;
    (3)、(4)歸為一類,更新?lián)Q代,不適應新產品的需要,且市價企業(yè)持有的存貨數量,可變現凈值以合同價格為計量依據
    ②若合同規(guī)定的標的物還沒生產出來,但持有生產其的材料,則可變現凈值也以合同價格作為計量依據
    ③若持有的存貨數量>合同數量,應分別確定其可變現凈值,與成本比較,分別確定存貨跌價準備的計提和轉會金額。超出合同部分的存貨的可變現凈值,以銷售價格為基礎計量
    (三)存貨跌價準備的核算
    1、存貨跌價準備的計提
    ①通常按單個項目計提,但是數量繁多、單價較低的存貨,可以按類別計提。
    ②資產負債表日,可變現凈值<成本,差額即為應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計入當期損益。
    ③存貨跌價準備計提的分錄:
    借:資產減值損失
     貸:存貨跌價準備
    2、存貨跌價準備的轉回
    當以前減記存貨價值的影響因素已消失,減記的金額應予以恢復,并在原已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金額內轉回,轉回的金額計入當期損益。
    分錄如下:
    借:存貨跌價準備
     貸:資產減值損失
    3、計提跌價準備的結轉
    企業(yè)計提了存貨跌價準備,若其中有部分存貨已經銷售,則在結轉銷售成本時,應同時結轉對其已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結轉時應按比例結轉。
    分錄如下:
    借:存貨跌價準備
     貸:主營業(yè)務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