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神話故事簡短(20篇)

字號:

神話,是一個民族靈魂深處的夢幻與想象,是華夏文明起源的神秘畫卷。中國古代神話故事,宛如璀璨星河中最耀眼的星辰,照亮了中華民族的歷史天空。精心挑選的20篇中國古代神話故事,雖篇幅簡短,卻有著震撼人心的力量。在這里,夸父逐日的腳步永不停歇,他向著光明的追逐是對理想的堅持;女媧補(bǔ)天的身影神圣偉大,那是拯救蒼生的無畏;精衛(wèi)填海的決心堅定不移,詮釋著不屈的靈魂。每一則神話都是一扇通往古老世界的大門,從中我們能觸摸到中華民族文化的根源,感受到古人無盡的智慧和浪漫情懷?,F(xiàn)在,就讓我們推開這扇門,走進(jìn)這些精彩絕倫的中國古代神話世界。
    1.中國古代神話故事簡短 篇一
    相傳,顓頊帝本姓姬,軒轅黃帝之孫,十五歲時輔佐少昊,治理九黎地區(qū),二十歲登上帝位,是一位有文治之功的帝王。在位期間創(chuàng)制九州,劃定華夏諸邦版圖;建立統(tǒng)治機(jī)構(gòu),定婚姻,制嫁娶,排長幼;禁絕民間巫教,推行天地正道;改革甲歷,定下四季和二十四節(jié)氣,被后人推崇為"歷尊",尊為華夏五帝之一。
    2.中國古代神話故事簡短 篇二
    愚公家門前有兩座大山擋著路,他決心把山平掉,另一個"聰明"的智叟笑他太傻,認(rèn)為不能。愚公說:"我死了有兒子,兒子死了還有孫子,子子孫孫無窮無盡的,又何必?fù)?dān)心挖不平呢?"后因感動天帝,所以天帝命夸娥氏的兩個兒子搬走兩座山。比喻只要有毅力就可以成功。
    3.中國古代神話故事簡短 篇三
    大禹率領(lǐng)民眾,與自然災(zāi)害中的洪水斗爭,最終獲得了勝利。面對滔滔洪水,大禹從鯀治水的失敗中汲取教訓(xùn),改變了'堵'的辦法,對洪水進(jìn)行疏導(dǎo),體現(xiàn)出他具有帶領(lǐng)人民戰(zhàn)勝困難的聰明才智;大禹為了治理洪水,長年在外與民眾一起奮戰(zhàn),置個人利益于不顧,'三過家門而不入'。大禹治水13年,耗盡心血與體力,終于完成了治水的大業(yè)。
    4.中國古代神話故事簡短 篇四
    相傳舜在20歲的時候,名氣就很大了,他是以孝行而聞名的。因為能對迫/害他的父母堅守孝道,故在青年時代即為人稱揚。過了10年,堯向四岳(四方諸侯之長)征詢繼任人選,四岳就推薦了舜。堯?qū)蓚€女兒嫁給舜,以考察他的品行和能力。舜不但使二女與全家和睦相處,而且在各方面都表現(xiàn)出卓越的才干和高尚的人格力量。
    5.中國古代神話故事簡短 篇五
    傳說黃河上游仙洞之中,有一鹿仙女,心地善良,好濟(jì)困扶危。聽聞下游黑龍?zhí)吨校瑵摲粭l黑龍,經(jīng)常興風(fēng)作浪,驚擾行人,還溯河而上傷害鹿群,鹿仙女為百姓及鹿群安危,降服黑龍為其坐騎。后邂逅唐堯,誕下丹朱后,因與黑虎仙之爭,為天地所迫隱居深山。人們感念鹿仙女功德,在南仙洞黑龍洞左旁的一個小洞窟中為鹿仙女塑像紀(jì)念,千百年來香火不絕。
    6.中國古代神話故事簡短 篇六
    傳說黃帝身邊有個大臣,名叫常先。他發(fā)明了很多狩獵工具。有一次,常先捕殺了一頭野牛,把剝下的牛皮隨手搭在一個木墩上。這個木墩是空的,有一摟粗。時間一長,常先竟把此事忘了。野牛皮經(jīng)過長時間暴曬后便收縮了,把空木墩裹得緊緊的。有一天,王亥正在馴馬,有個名叫賈齊的年輕人,無意發(fā)現(xiàn)一張野牛皮蒙在木墩上,手隨便拍了一拍。誰知這一拍竟發(fā)出咚咚的響聲。賈齊用勁再一拍,聲音更大。賈齊覺得好玩,便尋來兩根木棒,雙手使勁擂了起來,結(jié)果發(fā)出聲音像雷鳴一般。王亥的馬聽到這聲音,一受驚,沖出木欄,全部跑掉了。王亥氣沖沖地趕來,一把抓住賈齊就打,邊打邊問賈齊敲的是什么。這時,常先趕來,把兩人勸開,問明了情況,才恍然大悟。原來,賈齊敲的就是他早先曬的那張野牛皮。
    7.中國古代神話故事簡短 篇七
    風(fēng)后是黃帝的第一任宰相。發(fā)明了指南車,又稱司南車,是中國古代用來指示方向的一種機(jī)械裝置。它利用差速齒輪原理,它與指南針利用地磁效應(yīng)不同,它是利用齒輪傳動系統(tǒng),根據(jù)車輪的轉(zhuǎn)動,由車上木人指示方向。不論車子轉(zhuǎn)向何方,木人的手始終指向南方,"車雖回運而手常指南"。
    8.中國古代神話故事簡短 篇八
    黃帝在戰(zhàn)勝蚩尤以后非常地高興,于是命令手下的樂官演奏樂曲,讓戰(zhàn)士們隨著音樂跳起雄壯威武的舞蹈,以此來慶祝自己的勝利。就在黃帝作樂慶功時,天上下來了一位神仙。她手里拿了兩捆細(xì)絲。一捆顏色像金子一樣燦爛,一捆顏色像白銀一樣耀眼。女子自稱是蠶神,特地把精美的蠶絲獻(xiàn)給黃帝。蠶神是一個美麗的女子,惟一讓人覺得奇怪的是,她身上披著一張馬皮。這馬皮就好象長在她身上一樣,而不是穿在身上,根本不能取下來。如果蠶神把馬皮左右收攏一些,那么馬皮就整個地將她包圍,女子就會變成一條白色的蟲,長著馬一樣的頭,人們稱為蠶。
    9.中國古代神話故事簡短 篇九
    在遠(yuǎn)古的黃河之濱,一只"玄鳥"唱著歌兒從空中飛來,帶給人們無窮無盡的遐想――它是天的使者,原始部落的人們一個個對它頂禮膜拜。一個叫簡狄的女人,吞服"玄鳥"下的蛋后,懷孕生下一個兒子叫契。契,即是閼伯,就是傳說中的商之始祖。《詩經(jīng)·商頌·玄鳥》曰:"天命玄鳥,降而生商。"這就是"玄鳥生商"的美麗故事。
    10.中國古代神話故事簡短 篇十
    蓐收為秋神,左耳有蛇,乘兩條龍。是為白帝少昊的輔佐神,有人說蓐收為白帝之子。還有說他是古代傳說中的西方神名,司秋。據(jù)《淮南子·天文篇》載"蓐收民曲尺掌管秋天……"也就是說他分管的主要是秋收科藏的事,所以望河樓前有"蓐收之府"牌坊。少昊與蓐收,既是父子又是君臣,故兩座牌坊同時在西岳廟出現(xiàn)。《山海經(jīng)》又說∶"蓐收住在泑山"。這山南面多美玉,北面多雄黃。在山上可以望見西邊太陽落下的地方,那時的光氣乜是圓的。管太陽下去的神叫紅光,據(jù)說這就是蓐收。
    11.中國古代神話故事簡短 篇十一
    盤古開天辟地女媧造人之后,水神共工一向與火神祝融不合,他率領(lǐng)蝦兵蟹將,向火神發(fā)動進(jìn)攻?;鹕褡H隈{著遍身冒著烈焰的火龍出來迎戰(zhàn)。代表光明的火神祝融獲得了全勝。共工一直逃到不周山,回頭一看,追兵已近。共工又羞又憤,就一頭向山腰撞去,"嘩啦啦"一聲巨響,不周山竟給共工撞折了。不周山一倒,大災(zāi)難降臨了。原來不周山是根撐天的大柱,柱子一斷,半邊天空就坍塌下來,露出石骨嶙峋的大窟窿,頓時天河傾瀉,洪水泛濫。的"水火不相容"典故即源于這場大戰(zhàn)。后來才有了女媧煉五彩石補(bǔ)天的事跡,大地重回正常。
    12.中國古代神話故事簡短 篇十二
    刑天是山海經(jīng)里提到的一位無頭巨人,原是炎帝的手下。自炎帝被黃帝在阪泉之戰(zhàn)打敗之后,刑天便跟隨在炎帝身邊,定居在南方。當(dāng)時,蚩尤起兵復(fù)仇,卻被黃帝鏟平,因而身首異處,刑天一怒之下便手拿著利斧,殺到天庭中央的南天門外,指名要與黃帝單挑獨斗。最后刑天不敵,被黃帝斬去頭顱。而沒了頭的刑天并沒有因此死去,而是重新站了起來,并把胸前的兩個*當(dāng)作眼睛,把肚臍當(dāng)作嘴巴;左手握盾,右手拿斧。因為沒了頭顱,所以他只能永遠(yuǎn)的與看不見的敵人廝殺,永遠(yuǎn)的戰(zhàn)斗。
    13.中國古代神話故事簡短 篇十三
    相傳在月亮上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月桂樹。漢朝時有個叫吳剛的人,醉心于仙道而不專心學(xué)習(xí),因此天帝震怒,把他拘留在月宮,令他在月宮伐桂樹,并說:"如果你砍倒桂樹,就可獲仙術(shù)。"吳剛便開始伐桂,但吳剛每砍一斧,斧起而樹創(chuàng)傷就馬上愈合,日復(fù)一日,吳剛伐桂的愿望仍未達(dá)成,因此吳剛在月亮上常年伐桂,始終砍不倒這棵樹,因而后世的人得以見到吳剛在月中無休止砍伐月桂的形象。
    14.中國古代神話故事簡短 篇十四
    后羿,又稱"夷羿",相傳是夏王朝東方族有窮氏的首領(lǐng),善于射箭。當(dāng)時夏王"啟"的兒子"太康"耽于游樂田獵,不理政事,被后羿所逐。太康死后,后羿立太康之弟仲康為夏王,實權(quán)操縱于后羿之手。但后羿只顧四出打獵,后來被親信"寒浞"所殺。神話傳說"后羿"是"嫦娥"的丈夫。后羿在的時候,天上有十個太陽,燒得草木,莊稼枯焦,后羿為了救百姓,一連射下九個太陽,從此地上氣候適宜,萬物得以生長。他又射殺死了猛獸毒蛇,為民除害。民間因而奉他為"箭神"。
    15.中國古代神話故事簡短 篇十五
    常羲又被稱為"女和月母",因為常羲生十二月,所以稱之為"月母",而所謂"女和",則大概是因為她擔(dān)當(dāng)著調(diào)和陰陽的重任。陰陽合歷方便百姓使用,說到這里,就可明白月神常羲為什么叫"女和月母"了,因為常羲負(fù)責(zé)制定陰歷月份,因此她必須保證陰歷月份能夠與陽歷的季節(jié)相協(xié)調(diào),也就是說調(diào)和陰陽,所以以"女和"為名。常羲所從事的仍是維護(hù)宇宙之秩序的工作,所以也屬于創(chuàng)世之神之列。常羲為少昊之母,她與姐姐羲和開創(chuàng)了新天地。
    16.中國古代神話故事簡短 篇十六
    相傳太陽神炎帝有兩個女兒,大女兒的名字叫瑤姬,小女兒的名字叫女娃。因久居天宮無聊,有一天,女娃駕船游東海而溺,其不平的精靈化作花腦袋,白嘴殼,紅色爪子的一種鳥,棲息在發(fā)鳩山,發(fā)出"精衛(wèi)、精衛(wèi)"的悲鳴,人們便將此鳥叫作精衛(wèi)鳥。精衛(wèi)銜草石由發(fā)鳩山飛往東海投入,誓言要填平東海。后人常用"精衛(wèi)填海"這句成語,比喻既定永恒目標(biāo),更有堅韌不拔的精神為后盾。
    17.中國古代神話故事簡短 篇十七
    相傳,雷澤神剛烈威猛,專司的工作是行雷布雨,人首龍身,神通廣大,雷澤神得知女媧造人,并按女媧自己的模樣造了圣女華胥,便懷抱好奇之心,苦心打探華胥一族所在,終于在昆侖東南相見。為試探心意,在華胥圣女行進(jìn)的前方,用腳踏出了一個巨大的腳印,最終華胥走進(jìn)雷澤神的腳印,有情人終成眷屬,誕下天帝伏羲(讀:xī)。
    18.中國古代神話故事簡短 篇十八
    神農(nóng)氏本是五氏之一,出生在烈山的一個石洞里,傳說身體透明,頭上長有兩角,即牛頭人身。他的特殊外形和勤勞勇敢,長大后被人們推為部落首領(lǐng),因為他的部落居住在炎熱的南方,稱炎族,大家就稱他為炎帝。有一次他見鳥兒銜種,由此發(fā)明了五谷農(nóng)業(yè),因為這些卓越的貢獻(xiàn),大家又稱他為神農(nóng)。
    19.中國古代神話故事簡短 篇十九
    伏羲時常盤坐卦臺山巔,苦思宇宙的奧秘。仰觀日月星辰的變化,俯察山川風(fēng)物的法則,有一天,他的眼前出現(xiàn)了一派美妙的幻境,一聲炸響之后,渭河對岸的龍馬山豁然中開,但見龍馬振翼飛出,悠悠然順河而下,直落河心分心石上,通體卦分明,閃閃發(fā)光。這時分心石亦幻化成為立體太極,陰陽纏繞,光輝四射。此情此景驟然震撼了伏羲的心胸,太極神圖深切映入他的意識之中,他頓時目光如炬,徹底洞穿了天人合一的密碼;原來天地竟是如此的簡單明了——唯陰陽而已。
    20.中國古代神話故事簡短 篇二十
    傳說太古時候,天地不分,整個宇宙像個大雞蛋,里面混沌一團(tuán),漆黑一片,分不清上下左右,東南西北。但雞蛋中孕育著一個偉大的英雄,這就是開天辟地的盤古。盤古在雞蛋中足足孕育了一萬八千年,終于從沉睡中醒來了。他睜開眼睛,只覺得黑糊糊的一片,渾身酷熱難當(dāng),盤古發(fā)起怒來,抓起一把與生俱來的大斧,用力一揮,大雞蛋驟然破裂,其中輕而清的東西向上不斷飄升,變成了天,另一些重而濁的東西,漸漸下沉,變成了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