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執(zhí)業(yè)護士考試外科護理學重點講解(37)

字號:

第二十三章 大腸、肛管疾病病人的護理
    第一節(jié) 解剖生理概要
     齒狀線是直腸與肛管的交界線,是重要的解剖學標志,直腸與肛管在解剖上的區(qū)別有重要的臨床意義(見表22-1)。
    表22-1 齒狀線上、下的解剖與臨床
     齒狀線以上(直腸)
     齒狀線以下(肛管)
    覆蓋
     粘膜
     皮膚
    動脈供應
     直腸上、下動脈
     肛門動脈
    靜脈回流
     直腸上靜脈叢,回流到門靜脈,迂曲擴張形成內痔,門靜脈高壓時可出現(xiàn)內痔
     直腸下靜脈叢,回流至下腔靜脈,迂曲擴張形成外痔
    神經支配
     受自主神經支配,無疼痛感,故內痔無痛,可行注射治療
     受脊神經支配,疼痛敏感,故外痔血栓形成時,疼痛難忍
    淋巴回流
     腹主動脈周圍或髂內淋巴結,直腸癌時可有該組淋巴結轉移
     腹股溝淋巴結或髂外淋巴結,肛管癌時可有該組淋巴結轉移
    第二節(jié) 直腸、肛管良性疾病
    1、直腸肛管周圍膿腫 由會陰部癤腫、肛竇炎或肛腺感染引起,可發(fā)生在肛門周圍、坐骨直腸窩及骨盆直腸窩。臨床表現(xiàn)、處理原則及護理,基本與軟組織感染相同,但應注意:鼓勵病人多飲水,給緩瀉防止便秘;臥床休息,必要時給鎮(zhèn)靜止痛劑;指導病人坐浴。
    2、肛瘺 絕大多數肛瘺是由肛管直腸周圍膿腫自行潰破或切開引流以后引起。主要表現(xiàn)是肛周有瘺口反復流膿,膿液刺激肛周皮膚,有瘙癢感;瘺口呈*狀隆起,瘺管內肉芽組織增生,用手擠壓時,有少量膿液流出;直腸指診時可觸及一較硬條索狀的瘺管。治療及護理:可手術切除、切開或掛線療法;術后2~3日內進半流質少渣飲食,口服阿片酊控制排便,3日后口服液體石蠟,以軟化糞便防止便秘;術后第2日開始更換敷料,換藥前及排便后均應坐??;如有肛門失禁,指導病人保持局部清潔,涂氧化鋅軟膏。
    3、肛裂 ①肛裂是指肛管皮膚全層裂開,形成潰瘍。②排便時和排便后肛門劇烈疼痛是主要癥狀,大便干硬時,糞便表面或便紙上有鮮血或便時滴血。③治療:口服緩瀉劑或液體石蠟,以保持大便通暢。用1:5000高錳酸鉀溶液坐浴,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促進炎癥吸收;緩解肛門括約肌痙攣,減輕疼痛;清潔肛門直腸分泌物,保持局部清潔,促進裂口愈合。擴肛,可緩解托約肌痙攣,減輕疼痛,促進肛裂愈合。對于經久不愈者,行肛裂切除術。護理基本與肛瘺相同。
    4、痔 是直腸下端粘膜下和肛管皮膚下靜脈叢擴大和曲張所形成的靜脈團,是成人常見病。①內痔:排便時出血是最常見的癥狀,為間歇性便后無痛性鮮血;有痔塊脫出,初始時可自行回納,嚴重時必須用手推回肛門內,否則有嵌頓的可能。②外痔:平時無癥狀,當有血榆形成時,可出現(xiàn)劇烈疼痛及局部青紫腫塊。③混合痔,兼有內痔和外痔兩者的癥狀。
    5、一般治療及護理 保持大便通暢,必要時用緩瀉;忌酒及辛辣食物;坐??;痔瘡栓塞肛;內痔脫出水腫,用50%硫酸鎂濕熱敷;內痔出血,可行注射及冷凍療法。
    6、手術治療及護理 當出血嚴重、血栓形成、痔塊脫出及嵌頓,非手術治療無效時,可手術治療。①術前準備:嚴重貧血者,給予輸血;坐浴,每日2次;術前3日半流質少渣飲食,并口服緩瀉劑及腸道殺菌劑,術前1日進流質飲食,手術當日禁食,術前晚清潔灌腸;做好皮膚準備。②術后護理:飲食、坐浴、換藥等同于肛裂;術后12小時內,觀察有無出血癥象,必要時準備好消毒凡士林紗布,填塞肛門壓迫止血;術后24小時內,觀察有無尿潴留,必要時給予處理;注意有無肛門狹窄癥狀,必要時給予擴肛。
    第三節(jié) 結腸癌 至 第四節(jié) 直腸癌
    結腸、直腸癌的診斷要點
    1、凡中年以上出現(xiàn)以下情況,均應高度警惕,并做進一步檢查:①近期內出現(xiàn)排便習慣改變,如腹瀉、便秘或腹瀉便秘交替出現(xiàn);②持續(xù)性腹部不適、隱痛或腹脹;③糞便帶膿血或粘液;④原因不明的貧血、乏力或體重減輕;⑤腹部捫及腫塊。
    2、檢查方法 ①直腸指診:是診斷直腸癌最主要的方法,約70%的直腸癌直腸指診可觸及腫瘤。②內鏡檢查:是診斷結腸癌及高位直腸癌最可靠的方法,可以發(fā)現(xiàn)早期病變。③X線、鋇灌腸或氣鋇雙重對比造影;可了解病變的范圍及結腸其他部位有無異常。④B超、CT檢查;可了解腹部腫塊、腫大淋巴結及肝內有無轉移。⑤血清癌胚抗原測定;對評估預后、療效、復發(fā)有一定的幫助。⑥其他檢查:如陰道雙合診、膀胱鏡檢查等,也可幫助診斷。
    第五節(jié) 結直腸癌病人的護理
    一、護理診斷與護理問題
    1、焦慮、恐懼 與害怕癌癥、擔心可能作結腸造瘺等有關。
    2、知識缺乏 缺乏直腸癌早期癥狀、診斷檢查、治療方法等方面的知識。
    3、自我形象紊亂 與結腸造瘺引起的心理和行為上的不正常有關。
    4、社會障礙 與害怕親屬和朋友對結腸造瘺產生反感有關。
    5、腹瀉 與結腸切除或肛門失去括約作用有關。
    二、護理措施
    1、手術前腸道準備方法 ①傳統(tǒng)方法;術前3日進少渣半流質,術前2日進流質。術前3日給番瀉葉代茶飲或硫酸鎂15g口服,給腸道殺菌劑(如卡那霉素1g,每日2次)及甲硝唑(0.4g,每日4次),給維生素K1,10mg,每日一次。術前2日晚及術前1日晚用1%的肥皂水清潔灌腸。②甘露醇法:術前1日午餐后在0.5~2小時內口服10%甘露醇1000~2000ml,可產生有效腹瀉,清潔腸道作用較快,不需要服瀉劑或灌腸。腸道準備的注意事項:①甘露醇法對年老、體弱、心腎功能不全者禁用。②有腸梗阻癥狀時,腸道準備時間需延長。③直腸癌手術前,應選擇粗細合適的肛管,輕柔插管,低壓灌腸。
    2、結腸造口術后病人的護理
    (1)飲食護理:手術后應禁飲食,靜脈輸液;待2~3日造瘺口開放后,開始進流質,以后改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的少渣飲食;避免攝入產氣性食物及能引起腹瀉或便秘的食物。
    (2)造口周圍皮膚的護理:造口開放前,及時更換滲濕的外層敷料(外置造口腸管術中已用凡士林紗條裹覆),防止?jié)B液浸漬皮膚;造口開放后,宜取左側臥位,及時清除流出的糞液,保持局部皮膚清潔、干燥,防止糞液污染;更換造口袋時,應先用中性肥皂棉球擦拭造口周圍皮膚,涂抹氧化鋅軟膏,再佩戴清潔造口袋。
    (3)造口并發(fā)癥的觀察及處理:①造口局部異常:觀察腸粘膜有無變色(提示血供不良)或水腫;造口有無出血、感染、回縮或狹窄;②腸梗阻:觀察有無惡心、嘔吐、腹痛、腹脹、停止排氣排便等癥狀;③便秘:進食后3~4日未排便或因糞塊堵塞而發(fā)生便秘,可經造口插入導尿管(深度不超過10cm),用液體石蠟或肥皂水作低壓灌腸;為防止便秘,鼓勵病人多吃蔬菜、水果,適當增加運動量。
    (4)對病人進行自我照顧教育:教給病人人工肛袋的佩戴及清潔消毒方法、造口周圍皮膚的護理方法。指導病人調節(jié)飲食,目的是防止產氣、腹瀉及便秘。如攝入產氣少、易消化、少渣食品;避免吞咽過快及飲用碳酸飲料;忌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飲食必須清潔衛(wèi)生。教給病人處理腹瀉和便秘的方法,腹瀉時可使用收斂性藥物,便秘時可自行擴肛或灌腸。告知病人和親屬從需要支持→自我照顧→適應的排便方式,在適應新的排便方式后,可恢復日常生活、運動、旅行和社交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