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會復習:固定資產的初始計量

字號:

固定資產的初始計量
    固定資產的初始計量包括:
    (一)外購固定資產
    企業(yè)外購固定資產的成本,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使固定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tài)前所發(fā)生的可歸屬于該項資產的運輸費、裝卸費、安裝費和專業(yè)人員服務費等。
    注意新的變化:按新的增值稅條例的規(guī)定:購買固定資產發(fā)生的增值稅應當計入“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等以后銷售產品時予以抵扣。
    購買來的固定資產需要安裝調試的,先通過“在建工程” 賬戶進行歸集,等到安裝調試完畢后,將發(fā)生的買價,安裝調試等費用由“在建工程”轉入“固定資產”。
    注意:
    1、以一筆款項同時購入多項沒有單獨標價的資產:
    (1)、如果這些資產均符合固定資產的定義,并滿足固定資產的確認條件,則應將各項資產單獨確認為固定資產,并按各項固定資產公允價值的比例對總成本進行分配,分別確認各項固定資產的成本。
    (2)、如果以一筆款項購入的多項資產中還包括固定資產以外的其他資產,也應該按類似的方法予以處理。比如買房屋建筑物時,含有土地使用權的入賬。
    (3)、如果各項固定資產的公允價值不能可靠地計量,則不用單獨確認,直接計入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
    2、分期付款購買固定資產
    企業(yè)可能會發(fā)生超過正常信用條件的購買固定資產的經濟業(yè)務,如采用分期付款方式購買的固定資產。
    在這種條件下該類購貨合同實質上具有融資租賃性質,購入資產的成本不能以各期付款額之和確定,而應以各期付款額的現值之和確定。
    注意:與“持有至到期投資”、“融資租賃固定資產”、“應付債券”等問題的結合
    【例題3】20×5年1月1日,甲公司與乙公司簽訂一項購貨合同,甲公司從乙公司購入一臺需要安裝的特大型設備。合同約定,甲公司采用分期付款方式支付價款。該設備價款共計900萬元,在20×5年至20×9年的5年內每半年支付90萬元,每年的付款日期分別為當年6月30日和12月31日。
    20×5年1月1日,設備如期運抵甲公司并開始安裝,發(fā)生運雜費和相關稅費300 860元,已用銀行存款付訖。20×5年12月31日,設備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tài),發(fā)生安裝費97 670.60元,已用銀行存款支付。
    假定甲公司的適用的半年折現率為10%。
    (1)購買價款的現值為:
    900 000×(P/A,10%,10)=900 000×6.1446=5 530 140(元)
    20×5年1月1日甲公司的賬務處理如下:
    借:在建工程      5 530 140
     未確認融資費用   3 469 860
     貸:長期應付款     9 000 000
    借:在建工程      300 860
     貸:銀行存款       300 860
    注:該業(yè)務屬于一種融資行為,所以企業(yè)需要承擔利息,即要分攤未確認融資費用。
    (2)確定信用期間未確認融資費用的分攤額,如表6-1所示。
    (3)20×5年1月1日至20×5年6月30日為設備的安裝期間,未確認融資費用的分攤額符合資本化條件,計入固定資產成本。
    20×5年6月30日甲公司的賬務處理如下:
    借:在建工程        553 014
     貸:未確認融資費用     553 014
    借:長期應付款       900 000
     貸:銀行存款        900 000
    20×5年12月31日甲公司的賬務處理如下:
    借:在建工程     518 315.40
     貸:未確認融資費用   518 315.40
    總結:
    購入固定資產時,按購買價款的現值,借記“固定資產”或“在建工程”科目;按應支付的金額,貸記“長期應付款”科目;按其差額,借記“未確認融資費用”科目。固定資產購買價款的現值,應當按照各期支付的購買價款選擇恰當的折現率進行折現后的金額加以確定。各期實際支付的價款與購買價款的現值之間的差額,符合《企業(yè)會計準則第17號——借款費用》中規(guī)定的資本化條件的,應當計入固定資產成本,其余部分應當在信用期間內確認為財務費用,計入當期損益。
    (二)自行建造的固定資產;
    1、自營方式建造固定資產(重點掌握)
    建造過程中的費用先在“在建工程”中進行歸集
    教材變化:增值稅的處理
    (1)購入用于工程建造的材料:
    借:工程物資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等
    (2)領用工程物資的材料
    借:在建工程
     貸:工程物資(不含增值稅)
    (3)領用用于生產產品的原材料
    借:在建工程
     貸:原材料
    (注意:不存在進行稅額轉出的問題)
    (4)領用自產產品
    (5)支付工費
    借:在建工程
     貸:應付職工薪酬
    (6)其他費用
    借:在建工程
     貸:累計折舊(折舊費用)
     應付利息(資本化利息)
     銀行存款等
    (7)工程物資的盤虧、報廢、毀損的處理
    盤虧、報廢、毀損的工程物資,減去保險公司、過失人賠償部分后的差額,工程項目尚未完工的,計入或沖減所建工程項目的成本;工程已經完工的,計入當期營業(yè)外支出。
    工程物資發(fā)生的非正常損失,計入營業(yè)外支出。
    (8)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tài)之前,試運行所取得的產品銷售收入的處理
    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tài)之前,試運行生產產品所取得的產品銷售收入,沖減工程成本。
    2、出包方式建造固定資產
    采用出包工程方式的企業(yè),按照應支付的工程價款等計量。設備安裝工程,按照所安裝設備的價款、工程安裝費用、工程試運轉等所發(fā)生的支出等確定工程成本。
    3、融資租賃取得的固定資產
    跟分期付款取得固定資產原理相同,后面我們還會詳細講到
    4、其他方式取得的固定資產
    (1)投資者投入的固定資產的成本。
    (2)通過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債務重組、企業(yè)合并等方式取得的固定資產的成本。
    (3)盤盈固定資產的成本。盤盈的固定資產,作為前期差錯處理,通過“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核算。按固定資產的重置成本,做會計分錄:
    借:固定資產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5、存在棄置義務的固定資產
    對于特殊行業(yè)的特定固定資產,確定其初始成本時,還應考慮棄置費用。
    棄置費用通常是指根據國家法律和行政法規(guī)、國際公約等規(guī)定,企業(yè)承擔的環(huán)境保護和生態(tài)恢復等義務所確定的支出,如核電站設施等的棄置和恢復環(huán)境義務。
    借:固定資產(買價+棄置費用的現值)
     貸:銀行存款
     預計負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