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是語言中的精華,是歷史的產(chǎn)物,是人類智慧的結(jié)晶。下面是整理的有意思的成語故事10篇。歡迎閱讀參考!
1.有意思的成語故事 篇一
掩耳盜鈴
古時候,有個人想偷別人家大門上掛著的門鈴,又怕門鈴響起來。他想出一個辦法來。他把自己的耳朵掩起來,然后去把門鈴?fù)迪聛?。結(jié)果被主人當(dāng)場捉住了。他驚奇地問主人:“你怎么聽到了鈴聲?”主人說:“你掩住了自己的耳朵,可是沒有掩住我的耳朵??!”
[注釋]掩:遮蓋,捂。盜:偷。
[提示]比喻所做的事情不能欺騙別人,只能欺騙自己。
2.有意思的成語故事 篇二
守株待兔
相傳在戰(zhàn)國時代宋國,有一個農(nóng)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過剛剛吃飽穿暖;一遇災(zāi)荒,可就要忍饑挨餓了.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懶,膽子又特小,干什么都是又懶又怕,總想碰到送上門來的意外之財。
奇跡終于發(fā)生了。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里耕地,周圍有人在打獵。吆喝之聲四處起伏,受驚的小野獸沒命的奔跑。突然,有一只兔子,不偏不倚,一頭撞死在他田邊的樹根上。
當(dāng)天,他美美地飽餐了一頓。
從此,他便不再種地。一天到晚,守著那神奇的樹根,等著奇跡的出現(xiàn)。
【釋讀】成語“守株待兔”,比喻亡想不勞而得,或死守狹隘的經(jīng)驗,不知變通。
3.有意思的成語故事 篇三
拔苗助長
春秋時,有個急性子農(nóng)夫,他插下秧苗后,好幾天也不見秧苗長高,心里著急,就把自己田里的秧苗挨個都拔高了一些。他累得筋疲力盡,回到家里,得意地對兒子說:“我干了一天,總算幫助秧苗長高了一些。”兒子連忙跑到田邊去看,只見秧苗全都被太陽曬得枯死了。
[提示]比喻不顧事物發(fā)展規(guī)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4.有意思的成語故事 篇四
濫竽充數(shù)
戰(zhàn)國時,齊宣王特別喜歡聽竽的大合奏,專門成立了三百人的大樂隊。有個叫南郭先生的不會吹竽,他混進了樂隊里,搖頭晃腦地“假吹”,似乎比任何人都投入。齊宣王去世,繼位的齊湣王喜歡聽獨奏,南郭先生無法再混充下去,只好悄悄溜走了。
[注釋]濫:蒙混。充:冒充,湊。竽:古樂器名。
[提示]比喻沒有真才實學(xué)的人混在里面充數(shù),也用來表示自謙。
5.有意思的成語故事 篇五
栩栩如生
我國古代哲學(xué)家莊子在自己著作中曾經(jīng)寫出了這樣一個故事:“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忘與!”意思是說,莊周做了一場夢,夢見自己變成一只美麗的蝴蝶,比真的蝴蝶還美,活靈活現(xiàn),在空中翩翩起舞。他覺得非??旎畹靡?,簡直忘記了世界還有莊周這么一個人。襄王聽了莊辛的話,感到十分振奮,封他為陽陵君,采用了他的計謀,收復(fù)了不少失地。
[注釋]栩栩:活潑生動的樣子。
[提示]形容文學(xué)、藝術(shù)作品對人和其他生物的形象,表現(xiàn)得非常逼真,好像活的一樣。
6.有意思的成語故事 篇六
以貌取人
孔子有許許多多弟子,其中有一個名叫宰予的,能說會道,利口善辯。他開始給孔子的印象不錯,但后來漸漸地露出了真相:既無仁德又十分懶惰;大白天不讀書聽講,躺在床上睡大覺。
為此,孔子罵他是“朽木不可雕”??鬃拥牧硪粋€弟子澹臺滅明,字子羽,是魯國人,比孔子小三十九歲,他的體態(tài)和相貌很丑陋??鬃娱_始認(rèn)為他資質(zhì)低下,不會成才。但他從師學(xué)習(xí)后,回去就致力于修身實踐,處事光明正大,不走邪路。
后來,子羽游歷到長江,跟隨他的弟子有三百人,聲譽很高,各諸侯國都傳誦他的名字??鬃勇犝f了這件事,感慨地說:“我只憑言辭判斷人品質(zhì)能力的好壞,結(jié)果對宰予的判斷就錯了;我只憑相貌判斷人品質(zhì)能力的好壞,結(jié)果對子羽的判斷又錯了。”
[提示]只根據(jù)外貌來判斷人品質(zhì)能力的好壞。
7.有意思的成語故事 篇七
勤能補拙
唐朝時期,白居易調(diào)任蘇州刺史,而蘇州是唐東南地區(qū)的州,地方事務(wù)繁雜。
白居易上任后為了處理繁重的郡務(wù),謝絕了所有的宴請,一心處理政務(wù),很快就熟悉當(dāng)?shù)氐那闆r,整頓吏治。
要知道,白居易在分司東都時曾是多么地沉溺于飲酒與音樂,但是在蘇州刺史任上這一切的消遣都讓位于正事了。
因為他認(rèn)為自己生來笨拙,只有靠勤奮才能來彌補。
白居易在蘇州任上一年,雖然時間不長,但由于他以民為本,政省刑寬,使得蘇州人民獲得了輕徭薄賦,休養(yǎng)生息的實惠,深受州民的愛戴。
所以當(dāng)他兩袖清風(fēng)地經(jīng)水路離開蘇州時,勤勞純樸的蘇州人民夾岸相送。呈現(xiàn)出一時臨水拜,十里隨舟行的依依難舍的盛大感人場面。
勤能補拙,意思是指后天的勤奮能夠彌補先天的不足缺陷。
8.有意思的成語故事 篇八
畫餅充饑
三國時期,有一個人叫盧毓,在魏國做官,由于他為魏文帝曹丕出了許多好主意,因此,受到朝廷器重,升為侍中、中書郎。
有一次,魏文帝對盧毓說:"國家能不能得到有才能的人,關(guān)鍵就在你了。選拔人才,不要取那些有名聲的,名氣不過是在地上畫一個餅,不能吃的。"
盧毓回答說:"靠名聲是不可能衡量才能的人,但是,可以發(fā)現(xiàn)一般的人才。由于修養(yǎng)高,行為好,而有名的,是不應(yīng)該厭惡他們。我以為主要的是對他們進行考核,看他們是否真有才學(xué)?,F(xiàn)在廢除了考試法,全靠名譽提升或降職,所以真?zhèn)坞y辯,虛實混淆。"
魏文帝采納了盧毓的意見,下令制定考試法。
釋義:畫個餅來解除饑餓。比喻用空想來安慰自己。
9.有意思的成語故事 篇九
望梅止渴
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領(lǐng)部隊去討伐張繡,天氣熱得出奇,驕陽似火,天上一絲云彩也沒有,部隊在彎彎曲曲的山道上行走,兩邊密密的樹木和被陽光曬得滾燙的山石,讓人透不過氣來。到了中午時分,士兵的衣服都濕透了,行軍的速度也慢下來,有幾個體弱的士兵竟暈倒在路邊。
曹操看行軍的速度越來越慢,擔(dān)心貽誤戰(zhàn)機,心里很是著急。可是,眼下幾萬人馬連水都喝不上,又怎么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來向?qū)?,悄悄問他:這附近可有水源?向?qū)u搖頭說:泉水在山谷的那一邊,要繞道過去還有很遠(yuǎn)的路程。曹操想了一下說,不行,時間來不及。他看了看前邊的樹林,沉思了一會兒,對向?qū)дf:你什么也別說,我來想辦法。他知道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隊加快速度也無濟于事。腦筋一轉(zhuǎn),辦法來了,他一夾馬肚子,快速趕到隊伍前面,用馬鞭指著前方說:士兵們,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們快點趕路,繞過這個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們一聽,仿佛已經(jīng)吃到嘴里,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許多。
望梅止渴:故事出自《世說新語》。成語,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或他人。
10.有意思的成語故事 篇十
黔驢技窮
過去貴州(黔)這個地方?jīng)]有驢。有個多事的人運來了一頭驢,運來后卻沒有什么用處,就把驢放到山腳下。
一只老虎看見了驢,以為這個軀體高大的家伙一定很厲害,就躲在樹林里偷偷觀察著,后來又悄悄走出來,小心翼翼地接近驢,不知道驢子的底細(xì)。
有一天,驢叫了一聲,驢叫的聲音很特別,很恐怖。大虎大吃一驚,遠(yuǎn)遠(yuǎn)躲開,以為驢要咬自己了,非??謶帧H欢?,老虎反復(fù)觀察以后,覺得驢并沒有什么特殊本領(lǐng),而且越來越熟悉驢的叫聲了。
老虎開始走到驢的前后,轉(zhuǎn)來轉(zhuǎn)去,還不敢上去攻擊驢。以后,老虎慢慢逼近驢,越來越放肆,或者碰它一下,或者靠它一下,不斷冒犯它。驢非常惱怒,就用蹄子去踢老虎。
老虎心里盤算著:“你的本事也不過如此罷了!”于是老虎騰撲過去,大吼一聲,咬斷了驢的脖子,把驢給吃掉了。
這個故事說明,驢子看上去軀體高大,好像很厲害;聲音洪亮,好像有本事。但只要仔細(xì)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驢子的本領(lǐng)不過如此。不值得畏懼。
1.有意思的成語故事 篇一
掩耳盜鈴
古時候,有個人想偷別人家大門上掛著的門鈴,又怕門鈴響起來。他想出一個辦法來。他把自己的耳朵掩起來,然后去把門鈴?fù)迪聛?。結(jié)果被主人當(dāng)場捉住了。他驚奇地問主人:“你怎么聽到了鈴聲?”主人說:“你掩住了自己的耳朵,可是沒有掩住我的耳朵??!”
[注釋]掩:遮蓋,捂。盜:偷。
[提示]比喻所做的事情不能欺騙別人,只能欺騙自己。
2.有意思的成語故事 篇二
守株待兔
相傳在戰(zhàn)國時代宋國,有一個農(nóng)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過剛剛吃飽穿暖;一遇災(zāi)荒,可就要忍饑挨餓了.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懶,膽子又特小,干什么都是又懶又怕,總想碰到送上門來的意外之財。
奇跡終于發(fā)生了。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里耕地,周圍有人在打獵。吆喝之聲四處起伏,受驚的小野獸沒命的奔跑。突然,有一只兔子,不偏不倚,一頭撞死在他田邊的樹根上。
當(dāng)天,他美美地飽餐了一頓。
從此,他便不再種地。一天到晚,守著那神奇的樹根,等著奇跡的出現(xiàn)。
【釋讀】成語“守株待兔”,比喻亡想不勞而得,或死守狹隘的經(jīng)驗,不知變通。
3.有意思的成語故事 篇三
拔苗助長
春秋時,有個急性子農(nóng)夫,他插下秧苗后,好幾天也不見秧苗長高,心里著急,就把自己田里的秧苗挨個都拔高了一些。他累得筋疲力盡,回到家里,得意地對兒子說:“我干了一天,總算幫助秧苗長高了一些。”兒子連忙跑到田邊去看,只見秧苗全都被太陽曬得枯死了。
[提示]比喻不顧事物發(fā)展規(guī)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4.有意思的成語故事 篇四
濫竽充數(shù)
戰(zhàn)國時,齊宣王特別喜歡聽竽的大合奏,專門成立了三百人的大樂隊。有個叫南郭先生的不會吹竽,他混進了樂隊里,搖頭晃腦地“假吹”,似乎比任何人都投入。齊宣王去世,繼位的齊湣王喜歡聽獨奏,南郭先生無法再混充下去,只好悄悄溜走了。
[注釋]濫:蒙混。充:冒充,湊。竽:古樂器名。
[提示]比喻沒有真才實學(xué)的人混在里面充數(shù),也用來表示自謙。
5.有意思的成語故事 篇五
栩栩如生
我國古代哲學(xué)家莊子在自己著作中曾經(jīng)寫出了這樣一個故事:“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忘與!”意思是說,莊周做了一場夢,夢見自己變成一只美麗的蝴蝶,比真的蝴蝶還美,活靈活現(xiàn),在空中翩翩起舞。他覺得非??旎畹靡?,簡直忘記了世界還有莊周這么一個人。襄王聽了莊辛的話,感到十分振奮,封他為陽陵君,采用了他的計謀,收復(fù)了不少失地。
[注釋]栩栩:活潑生動的樣子。
[提示]形容文學(xué)、藝術(shù)作品對人和其他生物的形象,表現(xiàn)得非常逼真,好像活的一樣。
6.有意思的成語故事 篇六
以貌取人
孔子有許許多多弟子,其中有一個名叫宰予的,能說會道,利口善辯。他開始給孔子的印象不錯,但后來漸漸地露出了真相:既無仁德又十分懶惰;大白天不讀書聽講,躺在床上睡大覺。
為此,孔子罵他是“朽木不可雕”??鬃拥牧硪粋€弟子澹臺滅明,字子羽,是魯國人,比孔子小三十九歲,他的體態(tài)和相貌很丑陋??鬃娱_始認(rèn)為他資質(zhì)低下,不會成才。但他從師學(xué)習(xí)后,回去就致力于修身實踐,處事光明正大,不走邪路。
后來,子羽游歷到長江,跟隨他的弟子有三百人,聲譽很高,各諸侯國都傳誦他的名字??鬃勇犝f了這件事,感慨地說:“我只憑言辭判斷人品質(zhì)能力的好壞,結(jié)果對宰予的判斷就錯了;我只憑相貌判斷人品質(zhì)能力的好壞,結(jié)果對子羽的判斷又錯了。”
[提示]只根據(jù)外貌來判斷人品質(zhì)能力的好壞。
7.有意思的成語故事 篇七
勤能補拙
唐朝時期,白居易調(diào)任蘇州刺史,而蘇州是唐東南地區(qū)的州,地方事務(wù)繁雜。
白居易上任后為了處理繁重的郡務(wù),謝絕了所有的宴請,一心處理政務(wù),很快就熟悉當(dāng)?shù)氐那闆r,整頓吏治。
要知道,白居易在分司東都時曾是多么地沉溺于飲酒與音樂,但是在蘇州刺史任上這一切的消遣都讓位于正事了。
因為他認(rèn)為自己生來笨拙,只有靠勤奮才能來彌補。
白居易在蘇州任上一年,雖然時間不長,但由于他以民為本,政省刑寬,使得蘇州人民獲得了輕徭薄賦,休養(yǎng)生息的實惠,深受州民的愛戴。
所以當(dāng)他兩袖清風(fēng)地經(jīng)水路離開蘇州時,勤勞純樸的蘇州人民夾岸相送。呈現(xiàn)出一時臨水拜,十里隨舟行的依依難舍的盛大感人場面。
勤能補拙,意思是指后天的勤奮能夠彌補先天的不足缺陷。
8.有意思的成語故事 篇八
畫餅充饑
三國時期,有一個人叫盧毓,在魏國做官,由于他為魏文帝曹丕出了許多好主意,因此,受到朝廷器重,升為侍中、中書郎。
有一次,魏文帝對盧毓說:"國家能不能得到有才能的人,關(guān)鍵就在你了。選拔人才,不要取那些有名聲的,名氣不過是在地上畫一個餅,不能吃的。"
盧毓回答說:"靠名聲是不可能衡量才能的人,但是,可以發(fā)現(xiàn)一般的人才。由于修養(yǎng)高,行為好,而有名的,是不應(yīng)該厭惡他們。我以為主要的是對他們進行考核,看他們是否真有才學(xué)?,F(xiàn)在廢除了考試法,全靠名譽提升或降職,所以真?zhèn)坞y辯,虛實混淆。"
魏文帝采納了盧毓的意見,下令制定考試法。
釋義:畫個餅來解除饑餓。比喻用空想來安慰自己。
9.有意思的成語故事 篇九
望梅止渴
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領(lǐng)部隊去討伐張繡,天氣熱得出奇,驕陽似火,天上一絲云彩也沒有,部隊在彎彎曲曲的山道上行走,兩邊密密的樹木和被陽光曬得滾燙的山石,讓人透不過氣來。到了中午時分,士兵的衣服都濕透了,行軍的速度也慢下來,有幾個體弱的士兵竟暈倒在路邊。
曹操看行軍的速度越來越慢,擔(dān)心貽誤戰(zhàn)機,心里很是著急。可是,眼下幾萬人馬連水都喝不上,又怎么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來向?qū)?,悄悄問他:這附近可有水源?向?qū)u搖頭說:泉水在山谷的那一邊,要繞道過去還有很遠(yuǎn)的路程。曹操想了一下說,不行,時間來不及。他看了看前邊的樹林,沉思了一會兒,對向?qū)дf:你什么也別說,我來想辦法。他知道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隊加快速度也無濟于事。腦筋一轉(zhuǎn),辦法來了,他一夾馬肚子,快速趕到隊伍前面,用馬鞭指著前方說:士兵們,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們快點趕路,繞過這個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們一聽,仿佛已經(jīng)吃到嘴里,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許多。
望梅止渴:故事出自《世說新語》。成語,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或他人。
10.有意思的成語故事 篇十
黔驢技窮
過去貴州(黔)這個地方?jīng)]有驢。有個多事的人運來了一頭驢,運來后卻沒有什么用處,就把驢放到山腳下。
一只老虎看見了驢,以為這個軀體高大的家伙一定很厲害,就躲在樹林里偷偷觀察著,后來又悄悄走出來,小心翼翼地接近驢,不知道驢子的底細(xì)。
有一天,驢叫了一聲,驢叫的聲音很特別,很恐怖。大虎大吃一驚,遠(yuǎn)遠(yuǎn)躲開,以為驢要咬自己了,非??謶帧H欢?,老虎反復(fù)觀察以后,覺得驢并沒有什么特殊本領(lǐng),而且越來越熟悉驢的叫聲了。
老虎開始走到驢的前后,轉(zhuǎn)來轉(zhuǎn)去,還不敢上去攻擊驢。以后,老虎慢慢逼近驢,越來越放肆,或者碰它一下,或者靠它一下,不斷冒犯它。驢非常惱怒,就用蹄子去踢老虎。
老虎心里盤算著:“你的本事也不過如此罷了!”于是老虎騰撲過去,大吼一聲,咬斷了驢的脖子,把驢給吃掉了。
這個故事說明,驢子看上去軀體高大,好像很厲害;聲音洪亮,好像有本事。但只要仔細(xì)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驢子的本領(lǐng)不過如此。不值得畏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