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人數(shù)連續(xù)第二年大幅下降 考生主動放棄

字號:

留學,不是流失!
    主持人(董倩):
    歡迎收看《新聞1+1》。
    今天全國900多萬考生結束了高考(論壇)。對于這樣一個龐大的人才庫來說,以前只有國內(nèi)的高校盯著他們,現(xiàn)在全世界的高校都在盯著他們。對于考生來說,以前是只有國內(nèi)的高校可以供他們選擇,現(xiàn)在是只要你有能力、有實力,全世界的高校都可以供你選擇,在此基礎之上,也就衍生出了留學熱和移民熱。
    對于高校來說,他們爭奪的、看重的是人才,對于人才來說,他們看重的又是什么呢?
    (播放短片)
    解說:
    今天,高考最后一天,全國900多萬考生如釋重負。
    考生:
    輕松。
    考生:
    很興奮,終于解放了,12年之后。
    解說:
    全世界、最緊張的考試,一家海外媒體也在關注著中國的高考。但是,他們可能沒有感覺到今年中國高考的細微變化,那就是與往年相比,我們的高考似乎越來越平靜了。
    字幕提示:2010年5月28日新聞
    同期:
    根據(jù)教育部的統(tǒng)計,今年全國高考報名人數(shù)為946萬人,比去年減少74萬人。
    解說:
    整整74萬,這已經(jīng)是高考考生連續(xù)第二年出現(xiàn)大幅度下降。應當說,適齡人口的減少是考生人數(shù)大幅度降低的主要因素。而除此之外,有一個現(xiàn)象似乎也應該引起我們的注意,那就是很多考生的主動放棄。
    昨天,在北京的一家留學中介,記者就見到了來自陜西的高三學生田有強。
    記者:
    今天你知道是高考第二天?
    田有強:
    我知道,我知道是高考第二天。
    記者:
    你本來是應該參加這次高考?
    田有強:
    對,我出國留學,到國外先上預科,之后再通過預科再轉(zhuǎn)到大學那邊,去英國讀書。
    一開始就覺得在國內(nèi)好,那時候小,怕出國之后就沒有朋友。但現(xiàn)在的話還好,現(xiàn)在覺得出國之后又可以認識新的朋友。
    解說:
    今年的田有強沒有參加高考,而通過采訪來這家留學中介進行咨詢的很多家長,我們發(fā)現(xiàn),他們的孩子也都是在今年應該參加高考的考生,甚至還有一些是現(xiàn)在高中的在讀學生,他們已經(jīng)提早為自己的出國之路進行準備。
    李平 留學中介負責人:
    很多的學生,他們自身的學習成績,包括很多學生的高考成績也都是非常不錯,我們遇到很多的學生,實際上他完全有機會在國內(nèi)上很好的學校,只不過是他的目標,可能跟在國內(nèi)上的這些學校還是有些差異,所以他們選擇了一些更好的選擇。
    解說:
    顯然,與此前的情況不同,如今,很多學生不再是因為高考失利而逼上梁山,選擇留學,眾多拔尖的學生已經(jīng)把出國留學作為首選,開始早早地進行準備。在北京,人大附中、北京四中、北京八中等很多知名學校,甚至都開設了專門的出國班。
    馬一平(北京八中校長助理):
    去年好像大約統(tǒng)計也就10來個學生,可能都不到10個人。
    記者:
    今年出國畢業(yè)班有多少學生?
    馬一平:
    30多個人吧,從我們這個班來說,多數(shù)應該說都是非常優(yōu)秀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