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建筑安裝工程預算定額和概算定額的編制原則和方法
(一)預算定額的編制原則和方法
1、預算定額的概念和編制原則
預算定額,是指在合理的施工組織設計、正常施工條件下、生產(chǎn)一個規(guī)定計量單位合格產(chǎn)品所需的人工、材料和機械臺班的社會平均消耗量標準,是計算建筑安裝產(chǎn)品價格的基礎。
為保證預算定額的質量,充分發(fā)揮預算定額的作用,實際使用簡便,在編制工作中應遵循以下原則:
(1)按社會平均水平確定預算定額的原則;
(2)簡明適用的原則,對于主要的、常用的、價值量大的項目,分項工程劃分宜細;次要的、不常用的、價值量相對較小的項目則可以粗一些。
(3)堅持統(tǒng)一性和差別性相結合原則。
2、預算定額的編制步驟
(1)準備工作階段;
(2)收集資料階段;
(3)定額編制階段:確定編制細則;確定定額的項目劃分和工程量計算規(guī)則;定額人工、材料、機械臺班耗用量的計算、復核和測算;
(4)定額報批階段;
(5)修改定稿、整理資料階段。
3、預算定額的編制方法
(1)預算定額計量單位的確定。預算定額與施工定額計量單位往往不同。施工定額的計量單位一般按照工序或施工過程確定;而預算定額的計量單位主要是根據(jù)分部分項工程和結構構件的形體特征及其變化確定。
(2)人工工日消耗量的計算。算定額中人工工日消耗量是指在正常施工條件下,生產(chǎn)單位合格產(chǎn)品所必需消耗的人工工日數(shù)量,是由分項工程所綜合的各個工序勞動定額包括的基本用工、其他用工兩部分組成的。其中其他用工包括超運距用工、輔助用工和人工幅度差。
基本用功=∑(綜合取定的工程量×勞動定額)
人工幅度差=(基本用工+輔助用工+超運距用工)×人工幅度差系數(shù)
注:
* 輔助用工主要包括機械土方工程配合用工、材料加工(篩砂、洗石、淋化石膏),電焊點火用工等;
* 人工幅度差主要包括各工種間的工序搭接及交叉作業(yè)相互配合或影響所發(fā)生的停歇用工;施工機械在單位工程之間轉移及臨時水電線路移動所造成的停工;質量檢查和隱蔽工程驗收工作的影響;班組操作地點轉移用工;工序交接時對前一工序不可避免的修整用工;施工中不可避免的其他零星用工等。
人工幅度差的用工量列入其他用工量中。
(3)材料消耗量的計算。材料消耗量計算方法主要有:
1)對于磚、防水卷材、塊料面層等有標準規(guī)格的材料,按規(guī)范要求計算定額計量單位的耗用量。
2)對于門窗制作用材料、方、板料等設計圖紙標注尺寸及下料要求的按設計圖紙尺寸計算材料凈用量。
3)對于各種膠結、涂料等材料的配合比用料,可以用換算法得出材料用量。
4)對于各種強度等級的混凝土及砌筑砂漿配合比的耗用原材料數(shù)量的計算可采用測定法,包括試驗室試驗法和現(xiàn)場觀察法。
材料消耗量=材料凈用量+損耗量
或 材料消耗量=材料凈用量×(1+損耗率)
(4)機械臺班消耗量的計算
注:
*機械臺班幅度差一般包括正常施工組織條件下不可避免的機械空轉時間,施工技術原因的中斷及合理停滯時間,因供水供電故障及水電線路移動檢修而發(fā)生的運轉中斷時間,因氣候變化或機械本身故障影響工時利用的時間,施工機械轉移及配套機械相互影響損失的時間;配合機械施工的工人因與其他工種交叉造成的間歇時間,因檢查工程質量造成的機械停歇的時間,工程收尾和工作量不飽滿造成的機械停歇時間等。
(二)概算定額的編制原則和方法
概算定額,是在預算定額基礎上,確定完成合格的單位擴大分項工程或單位擴大結構構件所需消耗的人工、材料和機械臺班的數(shù)量標準,所以概算定額又稱作擴大結構定額。
概算定額是預算定額的合并與擴大。它將預算定額中有聯(lián)系的若干個分項工程項目的綜合為一個概算定額項目。
概算定額與預算定額的相同之處在于它們都是以建(構)筑物各個結構部分和分部分項工程為單位表示的,內(nèi)容也包括人工、材料和機械臺班使用量定額三個基本部分,并列有基準價。概算定額表達的主要內(nèi)容、表達的主要方式及基本使用方法都與預算定額相近。
概算定額與預算定額的不同之處在于項目劃分和綜合擴大程度上的差異。
(一)預算定額的編制原則和方法
1、預算定額的概念和編制原則
預算定額,是指在合理的施工組織設計、正常施工條件下、生產(chǎn)一個規(guī)定計量單位合格產(chǎn)品所需的人工、材料和機械臺班的社會平均消耗量標準,是計算建筑安裝產(chǎn)品價格的基礎。
為保證預算定額的質量,充分發(fā)揮預算定額的作用,實際使用簡便,在編制工作中應遵循以下原則:
(1)按社會平均水平確定預算定額的原則;
(2)簡明適用的原則,對于主要的、常用的、價值量大的項目,分項工程劃分宜細;次要的、不常用的、價值量相對較小的項目則可以粗一些。
(3)堅持統(tǒng)一性和差別性相結合原則。
2、預算定額的編制步驟
(1)準備工作階段;
(2)收集資料階段;
(3)定額編制階段:確定編制細則;確定定額的項目劃分和工程量計算規(guī)則;定額人工、材料、機械臺班耗用量的計算、復核和測算;
(4)定額報批階段;
(5)修改定稿、整理資料階段。
3、預算定額的編制方法
(1)預算定額計量單位的確定。預算定額與施工定額計量單位往往不同。施工定額的計量單位一般按照工序或施工過程確定;而預算定額的計量單位主要是根據(jù)分部分項工程和結構構件的形體特征及其變化確定。
(2)人工工日消耗量的計算。算定額中人工工日消耗量是指在正常施工條件下,生產(chǎn)單位合格產(chǎn)品所必需消耗的人工工日數(shù)量,是由分項工程所綜合的各個工序勞動定額包括的基本用工、其他用工兩部分組成的。其中其他用工包括超運距用工、輔助用工和人工幅度差。
基本用功=∑(綜合取定的工程量×勞動定額)
人工幅度差=(基本用工+輔助用工+超運距用工)×人工幅度差系數(shù)
注:
* 輔助用工主要包括機械土方工程配合用工、材料加工(篩砂、洗石、淋化石膏),電焊點火用工等;
* 人工幅度差主要包括各工種間的工序搭接及交叉作業(yè)相互配合或影響所發(fā)生的停歇用工;施工機械在單位工程之間轉移及臨時水電線路移動所造成的停工;質量檢查和隱蔽工程驗收工作的影響;班組操作地點轉移用工;工序交接時對前一工序不可避免的修整用工;施工中不可避免的其他零星用工等。
人工幅度差的用工量列入其他用工量中。
(3)材料消耗量的計算。材料消耗量計算方法主要有:
1)對于磚、防水卷材、塊料面層等有標準規(guī)格的材料,按規(guī)范要求計算定額計量單位的耗用量。
2)對于門窗制作用材料、方、板料等設計圖紙標注尺寸及下料要求的按設計圖紙尺寸計算材料凈用量。
3)對于各種膠結、涂料等材料的配合比用料,可以用換算法得出材料用量。
4)對于各種強度等級的混凝土及砌筑砂漿配合比的耗用原材料數(shù)量的計算可采用測定法,包括試驗室試驗法和現(xiàn)場觀察法。
材料消耗量=材料凈用量+損耗量
或 材料消耗量=材料凈用量×(1+損耗率)
(4)機械臺班消耗量的計算
注:
*機械臺班幅度差一般包括正常施工組織條件下不可避免的機械空轉時間,施工技術原因的中斷及合理停滯時間,因供水供電故障及水電線路移動檢修而發(fā)生的運轉中斷時間,因氣候變化或機械本身故障影響工時利用的時間,施工機械轉移及配套機械相互影響損失的時間;配合機械施工的工人因與其他工種交叉造成的間歇時間,因檢查工程質量造成的機械停歇的時間,工程收尾和工作量不飽滿造成的機械停歇時間等。
(二)概算定額的編制原則和方法
概算定額,是在預算定額基礎上,確定完成合格的單位擴大分項工程或單位擴大結構構件所需消耗的人工、材料和機械臺班的數(shù)量標準,所以概算定額又稱作擴大結構定額。
概算定額是預算定額的合并與擴大。它將預算定額中有聯(lián)系的若干個分項工程項目的綜合為一個概算定額項目。
概算定額與預算定額的相同之處在于它們都是以建(構)筑物各個結構部分和分部分項工程為單位表示的,內(nèi)容也包括人工、材料和機械臺班使用量定額三個基本部分,并列有基準價。概算定額表達的主要內(nèi)容、表達的主要方式及基本使用方法都與預算定額相近。
概算定額與預算定額的不同之處在于項目劃分和綜合擴大程度上的差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