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狀鑒別】
北柴胡
① 呈圓錐形,常有分歧,長6cm~15cm,直徑0.3cm~0.8cm.
② 頂端多常有殘留的莖基,或短纖維狀的葉基。
③ 表面黑褐色或淺棕色,具縱皺紋,支根痕及皮孔。
④ 質(zhì)硬而韌,不易折斷。斷面呈片狀纖維性,皮部淺棕色,木部黃白色。
⑤ 氣微香,味微苦。
南柴胡
① 根較細,多不分歧。
② 根頭頂端密被纖維狀葉基殘余。
③ 表面紅棕色或黑棕色,靠近根頭處多具明顯的橫向疣狀突起。
④ 質(zhì)稍軟,易折斷,斷面略平坦。
⑤ 具敗油氣。
均以條粗長、須根少者為佳。
【顯微鑒別】
北柴胡根橫切面
① 木栓層為數(shù)列細胞,其下為7~8層栓內(nèi)層細胞。
② 皮層散有油管、油室及裂隙。
③ 韌皮部散有油室、油管,射線寬,篩管不明顯。
④ 形成層成環(huán)。中華考試論壇
⑤ 木質(zhì)部導(dǎo)管稀疏而分散,在其中間部位有一束木纖維排列成斷續(xù)的環(huán)狀,纖維多角形,壁厚,木化。
南柴胡與北柴胡主要區(qū)別:
① 木栓層由6~10層左右的木栓細胞排列成整齊的帽頂狀。
② 皮層油室、油管較多而大。
③ 木質(zhì)部導(dǎo)管多徑向排列,木纖維少而散列,多位于木質(zhì)部外側(cè)。
【成分】
柴胡根含有揮發(fā)油和多種柴胡皂苷,如:柴胡皂苷Ⅰa(相當于柴胡皂苷a、b)、Ⅰb(相當于柴胡皂苷d)、Ⅱ(相當于柴胡皂苷c)(saikoside Ⅰa、Ⅰb、Ⅱ),揮發(fā)油測定出30多種成分。并含植物甾醇類,如:α-菠菜甾醇、豆甾醇。香豆素類有異補骨內(nèi)酯、白芷花素。
狹葉柴胡根亦含多種柴胡皂苷和揮發(fā)油及香豆素類成分。中華考試論壇
【理化鑒別】
取柴胡粉末0.5g,加水 10ml,用力振搖,有持久性泡沫產(chǎn)生。(檢查皂苷)。
取根用水濕潤,使軟,作橫切面,滴加95%乙醇和濃硫酸等量混合液1滴,封片后在顯微鏡下觀察,初呈黃綠色至綠色,5~10分鐘后由藍綠色變?yōu)樗{色,持續(xù)1小時以上,然后變?yōu)闈崴{色而消失,北柴胡的顯色部位是在木栓層以內(nèi)到達次生韌皮部之間(檢查柴胡皂苷)
北柴胡
① 呈圓錐形,常有分歧,長6cm~15cm,直徑0.3cm~0.8cm.
② 頂端多常有殘留的莖基,或短纖維狀的葉基。
③ 表面黑褐色或淺棕色,具縱皺紋,支根痕及皮孔。
④ 質(zhì)硬而韌,不易折斷。斷面呈片狀纖維性,皮部淺棕色,木部黃白色。
⑤ 氣微香,味微苦。
南柴胡
① 根較細,多不分歧。
② 根頭頂端密被纖維狀葉基殘余。
③ 表面紅棕色或黑棕色,靠近根頭處多具明顯的橫向疣狀突起。
④ 質(zhì)稍軟,易折斷,斷面略平坦。
⑤ 具敗油氣。
均以條粗長、須根少者為佳。
【顯微鑒別】
北柴胡根橫切面
① 木栓層為數(shù)列細胞,其下為7~8層栓內(nèi)層細胞。
② 皮層散有油管、油室及裂隙。
③ 韌皮部散有油室、油管,射線寬,篩管不明顯。
④ 形成層成環(huán)。中華考試論壇
⑤ 木質(zhì)部導(dǎo)管稀疏而分散,在其中間部位有一束木纖維排列成斷續(xù)的環(huán)狀,纖維多角形,壁厚,木化。
南柴胡與北柴胡主要區(qū)別:
① 木栓層由6~10層左右的木栓細胞排列成整齊的帽頂狀。
② 皮層油室、油管較多而大。
③ 木質(zhì)部導(dǎo)管多徑向排列,木纖維少而散列,多位于木質(zhì)部外側(cè)。
【成分】
柴胡根含有揮發(fā)油和多種柴胡皂苷,如:柴胡皂苷Ⅰa(相當于柴胡皂苷a、b)、Ⅰb(相當于柴胡皂苷d)、Ⅱ(相當于柴胡皂苷c)(saikoside Ⅰa、Ⅰb、Ⅱ),揮發(fā)油測定出30多種成分。并含植物甾醇類,如:α-菠菜甾醇、豆甾醇。香豆素類有異補骨內(nèi)酯、白芷花素。
狹葉柴胡根亦含多種柴胡皂苷和揮發(fā)油及香豆素類成分。中華考試論壇
【理化鑒別】
取柴胡粉末0.5g,加水 10ml,用力振搖,有持久性泡沫產(chǎn)生。(檢查皂苷)。
取根用水濕潤,使軟,作橫切面,滴加95%乙醇和濃硫酸等量混合液1滴,封片后在顯微鏡下觀察,初呈黃綠色至綠色,5~10分鐘后由藍綠色變?yōu)樗{色,持續(xù)1小時以上,然后變?yōu)闈崴{色而消失,北柴胡的顯色部位是在木栓層以內(nèi)到達次生韌皮部之間(檢查柴胡皂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