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二級建造師市政公用工程管理與實務案例題十三

字號:

-
    例十三背景材料:
    A建筑公司的春展項目經(jīng)理部負責某污水處理廠工程施工,該污水處理廠工程主要包括泵站、集水池等單位工程。集水池為混凝土結構,平面形狀呈長方形,總長32m,總寬23m。該集水池基礎和墻體混凝土設計強度等級為C25,基礎頂面標高28.5m,基礎厚1200mm,墻厚為500mm,墻高6000mm,墻頂標高34.5m,設計運行水位33.0m。
    春展項目經(jīng)理部的混凝土原材料質量符合有關國家標準要求。在進行墻體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時,為了增加混凝土和易性,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用量由計算用量340kg調至390kg。墻體施工在6月份進行,整個墻體一次澆筑完成,混凝土入模溫度29℃,在墻體施工完14d以后,發(fā)現(xiàn)有數(shù)條縱向寬0.2mm左右的裂縫。
    集水池混凝土結構達到設計強度以后按規(guī)范要求進行了滿水試驗。
    根據(jù)上述背景作答下列選擇題:
    1.集水池基礎厚達1200mm,屬于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施工時從工藝上應采取以下措施:控制澆筑層厚和進度( ABCD )。
    A.在混凝土中投入毛石(不超過總體積的25%)
    B.在基礎內埋設冷卻水管
    C.在拌合水中加冰
    D.在基礎內設置測溫裝置并加強觀測做好記錄
    E.選擇保溫模板
    2.根據(jù)背景材料分析墻體產(chǎn)生裂縫的原因可能有( ACE )。
    A.增加了水泥用量,使水泥總量偏大
    B.墻體設計厚度較厚
    C.整個墻體一次澆筑完成,沒設置后澆帶
    D.墻體設計長度較長
    E.入模溫度大于25℃。
    3. 構筑物水池做滿水試驗時,正確的注水方式是( ACE )。
    A.向池內注水分三次進行,每次注入為設計水深的1/3
    B.注水水位上升速度不宜超過3m/24h
    C.注水水位上升速度不宜超過2m/24h
    D.向池內注水分三次進行,每8h注水一次
    E.相鄰兩次充水的間隔時間,應不少于24h
    4.構筑物水池做滿水試驗時應掌握的要點有( BDE )。
    A.向池內分兩次注水,每次注入為設計水深的1/2
    B.外觀觀察,充水至池壁底部的施工縫以上,檢查底板的抗?jié)B質量
    C.每次注水后12h開始測讀水位測針的初讀數(shù)
    D.水位觀察,池內水位注水至設計水位24h以后,開始測讀水位測針的初讀數(shù)
    E.蒸發(fā)量測定應與測定水池中水位的同時進行
    5.集水池滿水試驗時,每次注水到達的水面標高分別為( BCD )。
    A.28.5m
    B. 30.0m
    C.31.5m
    D. 33.0m
    E.34.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