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10年1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中國飲食文化試題
課程代碼:00986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nèi)。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中國人衡量食品質(zhì)量的第一標準是( )
A.色澤
B.形狀
C.營養(yǎng)
D.味道
2.我國早關于米糕的記載,是在( )
A.商周時期
B.春秋時期
C.漢代
D.唐代
3.周代的“八珍”所表現(xiàn)出來的飲食風味大約分布于( )
A.長江流域
B.黃河流域
C.淮河流域
D.漢水流域
4.“武陵年少金市東,銀鞍白馬度春風。落花踏盡游何處,笑入胡姬酒肆中?!边@種典型現(xiàn)象發(fā)生在( )
A.漢代
B.唐代
C.宋代
D.元代
5.從菜肴的名稱上體現(xiàn)出菜肴發(fā)源地的是( )
A.麻婆豆腐
B.東坡肉
C.文昌雞
D.游園驚夢
6.傳統(tǒng)名菜“松鼠鱖魚”是典型的( )
A.淮揚菜
B.魯菜
C.粵菜
D.川菜
7.據(jù)清代郎廷極在《勝飲篇》中記載,適宜飲屠蘇酒的良辰美景是( )
A.元旦
B.立春
C.立秋
D.中秋
8.五糧液首次被評為中國名酒是在( )
A.第一屆評酒會
B.第二屆評酒會
C.第三屆評酒會
D.第四屆評酒會
9.《黃帝內(nèi)經(jīng)》中提到一種古老的酒,是用動物的乳汁釀成的甜酒,即( )
A.醴酪
B.猿酒
C.秬鬯
D.醍醐
10.開辟飲茶的新境界,把飲茶由一種習慣愛好升華為一種修養(yǎng)、一種文化的著作是( )
A.《茶錄》
B.《茶經(jīng)》
C.《大觀茶論》
D.《煎茶水記》
11.四川人特別喜歡喝蓋碗茶,有三位一體的茶盞、茶盞蓋和( )
A.茶杯
B.茶壺
C.茶盤
D.茶托
12.在國際市場上并稱為世界三大高香名茶的是印度大吉嶺茶、斯里蘭卡烏伐茶和中國( )
A.祁紅
B.滇紅
C.鐵觀音
D.太平猴魁
13.菜肴的配色方案中,不同的顏色給人的心理感覺不同,其中,給人明亮、華麗、健康、引人注目、誘發(fā)食欲的是( )
A.綠色菜肴
B.紅色菜肴
C.橙色菜肴
D.紫色菜肴
14.中國古代有“五禮”,吉禮、兇禮、軍禮、賓禮、嘉禮,其中喪葬之事指的是( )
A.吉禮
B.賓禮
C.嘉禮
D.兇禮
15.后世佛教徒為了紀念釋迦牟尼的成道日,每年臘月初八都要熬粥供眾,稱之為( )
A.八寶粥
B.臘八粥
C.大米粥
D.小米粥
16.在文學中體現(xiàn)出混合的“北食”風味菜肴的作品是( )
A.《紅樓夢》
B.《三國演義》
C.《水滸傳》
D.《西游記》
17.杜甫是我國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他的詩中與飲食烹飪有關的要數(shù)《麗人游春宴》和( )
A.《吳櫻桃》
B.《玉泉仙人掌茶》
C.《酒邊索賦》
D.《槐葉冷淘》
18.強調(diào)“長生不老”的飲食文化觀的是( )
A.儒家
B.釋家
C.道家
D.醫(yī)家
19.元代忽思慧的飲食專著在繼承我國古代飲食學的經(jīng)驗上,第從營養(yǎng)學的角度提出了關于身體健康的重要觀點,這部著作是( )
A.《食療本草》
B.《食醫(yī)心鑒》
C.《飲食須知》
D.《飲膳正要》
20.決定餐飲企業(yè)市場定位的是( )
A.飲食風尚
B.經(jīng)營規(guī)模
C.大眾選擇
D.品種特色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請在每小題的空格中填上正確答案。錯填、不填均無分。
21.中國飲食主要是由主食、副食和_________三個部分構(gòu)成的。
22.佛教傳入中國后,在飲食上逐漸形成了寺院素菜風味,與南朝_________的大力推崇有很大的關系。
23.我國被稱為“面食之鄉(xiāng)”的省是_________。
24.酒令按形式可以分為_________、通令和籌令。
25.清代對茶文化的突出貢獻,首推_________的制作和風行。
26.蒙古族的日常飲食中,以奶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語稱“查干伊得”,意為圣潔純凈的食品,也就是_________。
27.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是_________,分為風、雅、頌三部分,共收作品305篇。
28.回教徒按照_________中的規(guī)定烹調(diào)飲食,中國人稱這種飲食為“清真菜”或“回民菜”。
29.孫思邈在_________中將食物養(yǎng)生除病與藥物療疾作了明確的區(qū)分。
30.餐飲企業(yè)文化發(fā)展的必然趨勢是_________的生態(tài)文化。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31.滿漢全席
32.風味流派
33.茶藝
34.飲食消費
35.食療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5分,共25分)
36.飲食美對餐飲消費的促進作用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
37.“紅樓宴”研制至今,所形成的“紅樓風味”主要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
38.飲食養(yǎng)生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39.伊斯蘭教在飲食方面有哪些禁忌?
40.現(xiàn)代餐飲企業(yè)文化建設有哪些主要措施?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41.試述中國飲食風味流派形成的原因。
42.論述中國現(xiàn)代飲食消費文化的變遷。
六、案例分析題(本大題10分)
43.案例:中西文化歷來是世界文化的兩大派系,而飲食在兩個文化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這是兩種不同的飲食觀念,對比注重“味”的中國飲食,西方是一種理性飲食觀念。中西方的飲食方式有很大不同,這種差異對民族性格也有影響。在用餐方式方面:在中國,無論什么宴席,都是大家團團圍坐,共享一席,美味佳肴放在桌子中間,它既是一桌人享用的對象,又是大家交流感情的媒介。而西方人宴客則是以牛、羊、豬排等為主食。中西方飲食文化差異是明顯的,而且各有長處。隨著經(jīng)濟全球化及信息交換的加快,中西方飲食文化將會相互交融,取長補短。人們將會享受到更美味,更快捷,更營養(yǎng)的食品,終受益。(摘自:《中西方文化比較》,海天出版社2009)
結(jié)合材料分析中西方飲食文化觀念與質(zhì)體表現(xiàn)的差異。
中國飲食文化試題
課程代碼:00986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nèi)。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中國人衡量食品質(zhì)量的第一標準是( )
A.色澤
B.形狀
C.營養(yǎng)
D.味道
2.我國早關于米糕的記載,是在( )
A.商周時期
B.春秋時期
C.漢代
D.唐代
3.周代的“八珍”所表現(xiàn)出來的飲食風味大約分布于( )
A.長江流域
B.黃河流域
C.淮河流域
D.漢水流域
4.“武陵年少金市東,銀鞍白馬度春風。落花踏盡游何處,笑入胡姬酒肆中?!边@種典型現(xiàn)象發(fā)生在( )
A.漢代
B.唐代
C.宋代
D.元代
5.從菜肴的名稱上體現(xiàn)出菜肴發(fā)源地的是( )
A.麻婆豆腐
B.東坡肉
C.文昌雞
D.游園驚夢
6.傳統(tǒng)名菜“松鼠鱖魚”是典型的( )
A.淮揚菜
B.魯菜
C.粵菜
D.川菜
7.據(jù)清代郎廷極在《勝飲篇》中記載,適宜飲屠蘇酒的良辰美景是( )
A.元旦
B.立春
C.立秋
D.中秋
8.五糧液首次被評為中國名酒是在( )
A.第一屆評酒會
B.第二屆評酒會
C.第三屆評酒會
D.第四屆評酒會
9.《黃帝內(nèi)經(jīng)》中提到一種古老的酒,是用動物的乳汁釀成的甜酒,即( )
A.醴酪
B.猿酒
C.秬鬯
D.醍醐
10.開辟飲茶的新境界,把飲茶由一種習慣愛好升華為一種修養(yǎng)、一種文化的著作是( )
A.《茶錄》
B.《茶經(jīng)》
C.《大觀茶論》
D.《煎茶水記》
11.四川人特別喜歡喝蓋碗茶,有三位一體的茶盞、茶盞蓋和( )
A.茶杯
B.茶壺
C.茶盤
D.茶托
12.在國際市場上并稱為世界三大高香名茶的是印度大吉嶺茶、斯里蘭卡烏伐茶和中國( )
A.祁紅
B.滇紅
C.鐵觀音
D.太平猴魁
13.菜肴的配色方案中,不同的顏色給人的心理感覺不同,其中,給人明亮、華麗、健康、引人注目、誘發(fā)食欲的是( )
A.綠色菜肴
B.紅色菜肴
C.橙色菜肴
D.紫色菜肴
14.中國古代有“五禮”,吉禮、兇禮、軍禮、賓禮、嘉禮,其中喪葬之事指的是( )
A.吉禮
B.賓禮
C.嘉禮
D.兇禮
15.后世佛教徒為了紀念釋迦牟尼的成道日,每年臘月初八都要熬粥供眾,稱之為( )
A.八寶粥
B.臘八粥
C.大米粥
D.小米粥
16.在文學中體現(xiàn)出混合的“北食”風味菜肴的作品是( )
A.《紅樓夢》
B.《三國演義》
C.《水滸傳》
D.《西游記》
17.杜甫是我國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他的詩中與飲食烹飪有關的要數(shù)《麗人游春宴》和( )
A.《吳櫻桃》
B.《玉泉仙人掌茶》
C.《酒邊索賦》
D.《槐葉冷淘》
18.強調(diào)“長生不老”的飲食文化觀的是( )
A.儒家
B.釋家
C.道家
D.醫(yī)家
19.元代忽思慧的飲食專著在繼承我國古代飲食學的經(jīng)驗上,第從營養(yǎng)學的角度提出了關于身體健康的重要觀點,這部著作是( )
A.《食療本草》
B.《食醫(yī)心鑒》
C.《飲食須知》
D.《飲膳正要》
20.決定餐飲企業(yè)市場定位的是( )
A.飲食風尚
B.經(jīng)營規(guī)模
C.大眾選擇
D.品種特色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請在每小題的空格中填上正確答案。錯填、不填均無分。
21.中國飲食主要是由主食、副食和_________三個部分構(gòu)成的。
22.佛教傳入中國后,在飲食上逐漸形成了寺院素菜風味,與南朝_________的大力推崇有很大的關系。
23.我國被稱為“面食之鄉(xiāng)”的省是_________。
24.酒令按形式可以分為_________、通令和籌令。
25.清代對茶文化的突出貢獻,首推_________的制作和風行。
26.蒙古族的日常飲食中,以奶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語稱“查干伊得”,意為圣潔純凈的食品,也就是_________。
27.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是_________,分為風、雅、頌三部分,共收作品305篇。
28.回教徒按照_________中的規(guī)定烹調(diào)飲食,中國人稱這種飲食為“清真菜”或“回民菜”。
29.孫思邈在_________中將食物養(yǎng)生除病與藥物療疾作了明確的區(qū)分。
30.餐飲企業(yè)文化發(fā)展的必然趨勢是_________的生態(tài)文化。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31.滿漢全席
32.風味流派
33.茶藝
34.飲食消費
35.食療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5分,共25分)
36.飲食美對餐飲消費的促進作用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
37.“紅樓宴”研制至今,所形成的“紅樓風味”主要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
38.飲食養(yǎng)生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39.伊斯蘭教在飲食方面有哪些禁忌?
40.現(xiàn)代餐飲企業(yè)文化建設有哪些主要措施?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41.試述中國飲食風味流派形成的原因。
42.論述中國現(xiàn)代飲食消費文化的變遷。
六、案例分析題(本大題10分)
43.案例:中西文化歷來是世界文化的兩大派系,而飲食在兩個文化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這是兩種不同的飲食觀念,對比注重“味”的中國飲食,西方是一種理性飲食觀念。中西方的飲食方式有很大不同,這種差異對民族性格也有影響。在用餐方式方面:在中國,無論什么宴席,都是大家團團圍坐,共享一席,美味佳肴放在桌子中間,它既是一桌人享用的對象,又是大家交流感情的媒介。而西方人宴客則是以牛、羊、豬排等為主食。中西方飲食文化差異是明顯的,而且各有長處。隨著經(jīng)濟全球化及信息交換的加快,中西方飲食文化將會相互交融,取長補短。人們將會享受到更美味,更快捷,更營養(yǎng)的食品,終受益。(摘自:《中西方文化比較》,海天出版社2009)
結(jié)合材料分析中西方飲食文化觀念與質(zhì)體表現(xiàn)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