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大家整理的2015八年級上冊歷史期末試題的文章,供大家學習參考!更多最新信息請點擊初二考試網(wǎng)
一、史實選擇:請將下列各題中你認為最符合題意的答案選項英文序號填入相應的答案欄里
(每小題2分,共40分)
1.英國與清政府簽訂的一個條約中規(guī)定:“英人與華民交涉訴訟……,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國議定章程、法律,發(fā)給管事官照辦……?!边@個規(guī)定使英國獲得的特權是( )
A.關稅自主權 B.領事裁判權 C.自由傳教權 D.片面最惠國待遇
2.右圖留下的殘垣斷壁不僅是中華
民族的屈辱,也將兩個強盜牢牢的釘在
歷史的恥辱柱上,這兩個強盜是( )
A.美國和日本
B.日本和德國
C.英國和法國
D.英國和德國
3.“大將西征人未還,湖湘弟子滿天山。新栽楊柳三千里,贏得春風度玉關。”這首詩所贊揚的“大將”是:( )
A.曾國藩 B.李鴻章 C.左宗棠 D.林則徐
4.近代,臺灣曾經(jīng)被日本霸占長達半個世紀,與日本霸占臺灣密切相關的事件是( )
A.甲午中日戰(zhàn)爭 B.七七蘆溝橋事變
C.九一八事件 D.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
5.1900年,帝國主義國家組織八國聯(lián)軍發(fā)動侵華戰(zhàn)爭的根本原因是( )
A.鎮(zhèn)壓義和團運動 B.*清政府的統(tǒng)治
C.擴大和維護在華權益 D.維護清政府的統(tǒng)治
6.“上海輪船招商局創(chuàng)建三年后,外輪就損失了1300萬兩,湖北官辦織布局開辦后,江南海關洋布進口減少10萬匹.”這說明洋務運動
A.使中國走上了富強的道路
B.啟動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
C.加速了自然經(jīng)濟的解體
D.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國經(jīng)濟勢力的擴張
7.提出變法主張,在危難之際甘愿為變法流血犧牲,在刑場上高呼“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勇士是( )
A.康有為 B.譚嗣同 c.梁啟超 D.黃興
8.至今,在臺灣地區(qū),依然沿用“民國”紀年,請問,這一紀年方法沿自哪一事件
A.辛亥革命 B.五四運動 C.新中國的成立 D.北伐的勝利
9.下列新文化運動的人物中,首先提出“民主”與“科學”的口號是( )
A.李大釗 B.陳獨秀 C.蔡元培D.胡適
10.最能反映新文化運動性質的是,它的斗爭鋒芒直接指向( )
A.北洋軍閥 B.封建正統(tǒng)思想 C.帝國主義 D.封建制度
11.標志著中國無產(chǎn)階級第一次以獨立的力量登上政治舞臺,并發(fā)揮主力軍作用的歷史事件是( )
A.洋務運動 B.新文化運動 c.辛亥革命 D.五四運動
12.有一支共產(chǎn)黨員擔任主要領導的部隊在北伐戰(zhàn)爭中屢建奇功,戰(zhàn)功顯赫,被稱為“鐵軍”,
這支軍隊的主要領導人是:( )
A.賀龍 B.葉挺• c.朱德 D.黃興
13.2009年是百色起義100周年,下列領導人中,領導過百色起義的有( )
A.毛澤東 B.周恩來 C.鄧小平 D.徐向前
14.在中國革命生死攸關的關頭,有一次重要的會議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
這次會議是( )
A.黎平會議 B.瓦窯堡會議 C.古田會議 D.遵義會議
15.小明聽爸爸出差回來后說,他爸爸出差的這座城市正在維修“兵諫亭”,該處遺址暫不對外開放,小明的爸爸出差的這座城市可能是( )
A.北京 B.西安 C.重慶 D.廣州
16.抗日戰(zhàn)爭作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戰(zhàn)爭,其取得最后勝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起著決
定性作用的是。( )
A.蘇聯(lián)紅軍出兵東北
B.美國對日本本土的空襲
C.中國人民的頑強抵抗
D.美國在廣島和長崎投下原子彈
17.日本對中國的侵略激起了全中國人民的強烈反抗,但也有少數(shù)民族敗類甘當漢*和亡國奴,其中在日本扶持下當上偽“滿洲國”傀儡皇帝的是:( )
A.袁世凱 B.溥儀 c.汪精衛(wèi) D.黎元洪
18.陳毅元帥在一次戰(zhàn)役后,深情地說:“我們這一仗,是人民群眾用小車推出來的”,這一仗是指( )
A.遼沈戰(zhàn)役 B.孟良崮戰(zhàn)役 C.平津戰(zhàn)役 D.淮海戰(zhàn)役
19.小冬聽老一輩的人說,中國有一段時間男人也留辮子,后來發(fā)生了一場革命,這場革命在
“留頭不留辮,留辮不留頭”的口號下,開展了一場剪辮運動,這場革命最有可能發(fā)生在
20.鐵路是我國交通的大動脈,關乎國計民生。今年迎來“百歲生日”的京張鐵路是中國人獨
立設計和修筑的第一條鐵路,這條鐵路的總設計師和施工總工程師是:( )
A.張之洞 B.馮如 C.孫中山 D.詹天佑
二、史實連線(10分)
21.將下列人物與他們相應的重大歷史事件用線連接起來
林則徐 洋務運動
李鴻章 秋收起義
康有為 虎門銷煙
孫中山 戊戌變法
毛澤東 辛亥革命
三、史實整理(12分)
結合史實,完成下表
四、史學界認為:中國的近代化經(jīng)歷了從經(jīng)濟、政治到文化領域全面啟動、逐步展開的過程,其中經(jīng)濟上的近代化是指用機器生產(chǎn)代替手工生產(chǎn),用資本主義生產(chǎn)關系取代封建主義生產(chǎn)關系;政治上的近代化則是指君主專制轉向民主共和;而思想文化領域則是對封建文化領域的猛烈沖擊,提出了“提倡民主,反對專制”“提倡科學,反對迷信”的口號。
根據(jù)以上解釋,結合史實,請回答
1.中國經(jīng)濟上的近代化開始于何時?以什么事件為標志?(4分)
2.中國第一個資產(chǎn)階級共和國產(chǎn)生于何時?它是哪次革命的成果?是誰領導的?(6分)
3.中國思想文化領域的近代化以什么事件為標志?這一運動有何歷史影響?(10分)
五、讀圖識史(18分)
1.右圖是攝于上世紀四十年代的一幅照片,這幅照片拍攝的歷史背景是什么?(2分)照片中
的兩位人物分別是誰?(4分)
2.他們所代表的兩個政黨在歷曾經(jīng)有過
兩次成功的合作,這兩次合作分別發(fā)生在何時?
取得了什么樣的成果?(8分)
3.兩個政黨分合的歷史給我們什么啟示?(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