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司法考試民法客觀題答題技巧

字號:

2010年司法考試的復習也進入了六月了,許多考生也開始做各種習題了,我就司法考試民法的客觀題解答技巧給大家以例題的形式參考一二,供大家復習。
    有的民法選擇題從設計題目開始就引導考生進入一個思維誤區(qū),一旦考生不慎誤按命題人的錯誤指引去思考,就有可能走入死胡同,無法解題。
    例一:2002年卷三民法第33題
    甲與乙離婚并達成協(xié)議:婚生男孩丙(3歲)由乙(女方)撫養(yǎng),如雙方中一方再婚,丙則由另一方撫養(yǎng)。后乙在丙6歲時再婚,甲去乙家接丙回去撫養(yǎng),乙不允。甲即從幼兒園將丙接回,并電話告知乙。為此,雙方發(fā)生爭執(zhí),訴至法院。下列有關論述正確的有哪些?
    A 甲、乙均為丙的監(jiān)護人
    B 乙的行為是違約行為,受合同法調(diào)整
    C 甲欲行使對丙的撫養(yǎng)權,應通過訴訟程序解決
    D 甲、乙的協(xié)議違反了法律
    真題分析:題干一開始就表述“達成協(xié)議”,并且乙有反悔行為,為誘惑考生作充分的渲染和鋪墊。而B項就承接題干,認為乙的行為是違約行為,則考生就很容易被引導到合同法上去了:既然是違約行為,那就是用合同法承擔違約責任,因而必定受《合同法》調(diào)整,殊不知《合同法》有明文規(guī)定,婚姻、監(jiān)護、收養(yǎng)等身份關系的協(xié)議,適用其他法律規(guī)定。
    例二:2002年卷三民法第20題
    甲為自己投保一份人壽險,指定其妻為受益人。甲有一子4歲,甲母50歲且自己單獨生活。某日,甲因交通事故死亡。該份保險的保險金依法應如何處理?
    A 應作為遺產(chǎn)由甲妻、甲子、甲母共同繼承
    B 應作為遺產(chǎn)由甲妻一人繼承
    C 應作為遺產(chǎn)由甲妻、甲子繼承
    D 應全部支付給甲妻
    真題分析:解題時很多考生花了很多精力在思考保險金如何在甲妻、甲子、甲母之間進行分配,而事實上選項ABC都是干擾項,題干設置的“甲有一子4歲,甲母50歲且自己單獨生活?!币彩且粋€干擾信息,考生如果不熟悉保險法中關于人身保險的相關規(guī)定,就容易走進在ABC三個選項中作選擇的死胡同。實際上人身保險在指定了受益人的情況下保險金只能支付給受益人,除非受益人先于被保險人死亡或放棄受益權或依法喪失受益權,而題目中并未給出這種條件,所以保險金應全部支付給受益人甲妻,正確答案是D.
    上述二例都有個重要特征,就是題干對干擾項的設置給予了一定程度的支持即題干先設置一定的干擾信息,然后題肢中的某選項再據(jù)此干擾信息設置成干擾項。因此,考生解答此類題目時要力克自己的定勢思維,不要先入為主,這樣才能避免被命題人請入甕中。
    以上就是我給大家以例題的形式總結(jié)的民法客觀題作答的技巧,大家也要在平時多思考,這樣復習司法考試就會極大的提高復習效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