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司法考試復習過關秘笈

字號:

發(fā)展趨勢:(1)復合化的趨勢;(2)從單純考查識記能力轉向以識記能力為基礎的綜合能力的考察;(3)題目的設計中考點更加隱蔽、陷阱增多。
    命題呈“三化”走勢。(1)科目學院化;(2)客觀題主觀化;(3)主觀題靈活化;(4)考點綜合化。
    二、2009年司法考試各科試卷分析
    (一)司法考試卷一
    1.社會主義法治理念25分。
    2.法理學15分。
    3.法制史10分。
    4.憲法20分。
    5.經(jīng)濟法35分。(1)歷年重復考查的考點比例不斷降低,重點越來越不突出;(2)考查了一些非常偏的法條;(3)加大了綜合性考查的難度;(4)理論型考查的題目有所體現(xiàn)。
    6.國際法:44分。(1)出題者力求避免重復:公法最突出;(2)新增考點幾乎必考:私法比較突出;(3)常規(guī)重要考點,不能不考,就采取提高綜合性的辦法來增加難度和新意;(4)適度反映熱點時事。
    (二)司法考試卷二
    1.刑法:(1)復習刑法需要時刻注意刑法知識的整體性特定:盡量對刑法有整體上的把握,在學習研究具體問題時能夠高屋建瓴;復習總則內(nèi)容忌諱分條割目,零散掌握,而要時刻注意前后聯(lián)系;(2)在復習內(nèi)容上,一定要分清主次;(3)在復習時間的安排上,要循序漸進,做好計劃。
    2.刑訴:沒有太大變化。
    3.行政法:(1)重者恒重,穩(wěn)中求變(2)考點單一,難度回(3)比較思維,仍占主體(4)綜合考查,把握宏觀
    (三)司法考試卷三
    1.民法,重者恒重,地位不變。
    2.商法34分。
    3.民訴,重者恒重,細化考查。
    (四)司法考試卷四
    1.法律文書,近兩年未予考查。
    2.案例分析:(1)問答式,(2)籠統(tǒng)式。
    3.論述題:(1)社會主義法治理念;(2)學術性論述題;(3)案例型。
    三、2010年司法考試復習的“秘笈”
    1、 重者恒重,輕者恒輕。
    2、 新增點往往就是考點。
    「例」關于現(xiàn)行民事執(zhí)行制度,下列哪些選項是正確的? (2008年卷三85題)
    A.發(fā)生法律效力的判決的執(zhí)行法院,包括案件的第一審法院和與第一審法院同級的被執(zhí)行財產(chǎn)所在地的法院
    B.案外人對執(zhí)行標的異議的裁定不服的,可以根據(jù)執(zhí)行標的的不同情況,選擇提起訴訟或通過審判監(jiān)督程序進行救濟
    C.申請執(zhí)行人與被申請執(zhí)行人達成和解協(xié)議的,在和解協(xié)議履行期間,執(zhí)行程序終結
    D.申請執(zhí)行的期限因申請人與被申請人為自然人或法人而不同
    3、考過的題還會考,重復考的比例比較大。
    (1)完全重復
    「例1」趙某與江某路經(jīng)一棟居民樓時,六樓黃某家陽臺上的花盆墜落砸中趙某,致其重傷,共花費醫(yī)療費3萬元。趙某將黃某告至法院要求賠償,而黃某否認趙某受傷系自家花盆墜落所致。對此爭議事實的舉證責任,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2008年延期考試卷三45題)
    A.趙某
    B.黃某
    C.趙某和黃某
    D.趙某和江某
    「例2」如果法院作出終審判決,雜志社賠償甲公司1萬元,并登報進行賠禮道歉。雜志社履行了賠償義務,但拒絕賠禮道歉。如果甲公司要求法院強制執(zhí)行,法院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2008年卷三100題)
    A.采取公告、登報等方式,將判決的主要內(nèi)容公布于眾,費用由報社承擔
    B.對報社負責人予以罰款、拘留
    C.由報社支付遲延履行金
    D.如果構成犯罪,可以追究報社負責人刑事責任
    (2)考點重復
    「例1」趙某與黃某因某項財產(chǎn)所有權發(fā)生爭議,趙某向法院提起訴訟,經(jīng)一、二審法院審理后,判決該項財產(chǎn)屬趙某所有。此后,陳某得知此事,向二審法院反映其是該財產(chǎn)的共同所有人,并提供了相關證據(jù)。二審法院經(jīng)審查,決定對此案進行再審。關于此案的說法,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2008年卷三35題)
    A.陳某不是本案一、二審當事人,不能參加再審程序
    B.二審法院可以直接通知陳某參加再審程序,并根據(jù)自愿原則進行調(diào)解,調(diào)解不成的,告知陳某另行起訴
    C.二審法院可以直接通知陳某參加再審程序,并根據(jù)自愿原則進行調(diào)解,調(diào)解不成的,裁定撤銷一、二審判決,發(fā)回原審法院重審
    D.二審法院只能裁定撤銷一、二審判決,發(fā)回原審法院重審
    「例2」南沙公司與北極公司因購銷合同發(fā)生爭議,南沙公司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在仲裁中雙方達成和解協(xié)議,南沙公司向仲裁庭申請撤回仲裁申請。之后,北極公司拒不履行和解協(xié)議。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2008年卷三39題)
    A.南沙公司可以根據(jù)原仲裁協(xié)議申請仲裁
    B.南沙公司應與北極公司重新達成仲裁協(xié)議后,才可以申請仲裁
    C.南沙公司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訴
    D.仲裁庭可以裁定恢復仲裁程序
    4、理論性試題:對“三基”的考查力度進一步加大。
    「例1」張某、李某共同搶劫被抓獲。張某下列哪一陳述屬于證人證言?
    A.我確實參加了搶劫銀行
    B.李某逼我去搶的
    C.李某策劃了整個搶劫,搶的錢他拿走了一大半
    D.李某在這次搶劫前還殺了趙某
    「例2」下列哪一選項體現(xiàn)直接言詞原則的要求?(試卷二25題,單選)
    A.法官親自收集證據(jù)
    B.法官親自在法庭上聽取當事人、證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口頭陳述
    C.法庭審理盡可能不中斷地進行
    D.法庭審理應當公開進行證據(jù)調(diào)查與辯論
    5、法條型試題:有些點考得非常細致,涉及到具體法條的理解。
    「例1」郭某涉嫌招搖撞騙罪。在檢察機關審查起訴時,郭某希望委托辯護人。下列哪一人員可以被委托擔任郭某的辯護人?(試卷二23題,單選)
    A.郭某的爺爺,美籍華人
    B.郭某的兒子,16歲
    C.郭某的朋友甲,曾為郭某招搖撞騙偽造國家機關證件
    D.郭某的朋友乙,司法行政部門負責人
    「例2」在民事訴訟普通程序中,根據(jù)有關司法解釋,關于舉證期限,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2007年卷三)
    A.舉證期限只能由法院指定
    B.舉證期限可以由當事人協(xié)商確定,不需法院認可
    C.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內(nèi)提交證據(jù)確有困難的,可以在舉證期限屆滿之后申請延長
    D.法院指定的舉證期限不得少于30日
    6、綜合性越來越強,比較題、總結題較多。
    「例1」下列有關民事訴訟中實行公開審判的表述哪些是不正確的?
    A.案件的審理、合議庭的評議、判決的宣告應當公開
    B.對于涉及國家秘密的案件不公開審理,但宣判要公開
    C.對于涉及個人隱私的案件,人民法院應當根據(jù)當事人申請不公開審理
    D.離婚案件只能不公開審理
    「例2」根據(jù)民事訴訟法和有關司法解釋,當事人可以約定下列哪些事項?
    A.約定合同案件的管轄法院
    B.約定離婚案件的管轄法院
    C.約定舉證時限
    D.約定合議庭的組成人員
    「例3」從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來看,督促程序和公示催告程序具有下列哪些共同特點?
    A.程序的啟動是基于權利人的申請,無答辯程序
    B.程序設計上無開庭審理階段
    C.都設置了義務人或利害關系人申報權利的程序
    D.對法院的處理結果不服者,均不能提出上訴,也不能申請再審
    7、客觀題的主觀化 。
    8、每年都有一定的錯題,不能將錯就錯。
    「例1」甲與乙系父子關系,甲起訴乙請求給付贍養(yǎng)費。法院確定開庭審理后,對甲和乙都進行了傳票傳喚。但法院開庭審理時,乙未到庭,也沒有向法院說明理由。在這種情況下,法院如何處理?(2007年卷三)
    A.應延期審理
    B.應中止訴訟
    C.可以拘傳乙到庭
    D.可以缺席判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