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筆記(4)

字號:

第三章 先秦散文
    簡述《老子》的文學價值。
    一、形象化的說理。即通過可感知的有形事物,比喻說明抽象的道理。
    二、語句上的韻散結(jié)合。《老子》的語句簡短而比較整齊,有的整章用韻,有的韻散相間。
    簡述《論語》的文學特色。
    一、《論語》多為簡短語錄,詞約義豐。
    二、有的章節(jié)能夠通過言談舉止表現(xiàn)人物的形象和性格。
    簡述《墨子》的文章特點。
    一、有小到大,連類比喻,逐層推理。
    二、質(zhì)樸無華,遣詞造句口語化。
    簡述《荀子》說理文特色。
    一、論題集中,邏輯嚴密,說理透辟,淋漓盡致。
    二、長于比喻而少用寓言的特色。《荀子》中寓言極少,而他為了說理所使用的比喻,卻豐富多彩,層出不窮。
    簡述《韓非子》說理文的特點極其寓言的特點。
    一、明切犀利,冷峻峭拔,而極善分析,條理嚴密,議論透徹。揭破世間實情毫不掩飾,能道他人所不敢道,詞鋒銳利。明切和犀利,造成了作者散文冷峻峭拔的風格。
    二、韓非子文學色彩的是他的寓言。《韓非子》中共有寓言300多則。如“買櫝還珠”、“狗惡酒酸”等。
    試述《左傳》的文學特色。
    一、文學性的剪裁和歷史事件的故事情節(jié)化。如,《鄭伯克段于鄢》,記敘春秋初期鄭國王室內(nèi)部兄弟、母子之間一場爭奪王位的殘酷斗爭。這一場歷時長久的勸爭,《左傳》作者僅用了500余字,就把時間的起因、發(fā)展、結(jié)尾敘述的得明白生動。
    二、刻畫人物性格神形畢現(xiàn),有立體感。如,《晉公子重耳之亡》敘述重耳歷經(jīng)19年的流亡生涯,從一個貪圖安逸的貴公子,最終成長為一位心胸寬闊、膽識具備的政治家。
    三、生動的場面描寫和傳神的細節(jié)描寫?!蹲髠鳌飞瞄L寫戰(zhàn)爭著稱,它記敘了春秋時期許多場大大小小的戰(zhàn)役,往往注重對雙方戰(zhàn)前謀劃的敘述。
    四、善于敘寫外交辭令,理富文美。
    試述《戰(zhàn)國策》的文學特色。
    一、鋪張辯麗,夸飾恣肆的風格。如蘇秦說秦惠王連橫以爭天下的說辭,排比夸飾,氣勢豐沛。
    二、把握對方心理,循循善誘,以情理服人。如《觸龍說趙太后》
    三、摹繪人物,形貌畢肖。如,《蘇秦始將連橫》寫蘇秦說秦王失敗而歸的形象,回家后“妻不下紝,嫂不為炊”。當蘇秦游說成功后“父母聞之,清宮除道,張樂設飲,效迎三十里”。
    四、引譬設喻,善用寓言。比喻如,“狡兔三窟”、“抱薪救火”,寓言:“狐假虎威”、“畫蛇添足”、“驚弓之鳥”等。
    試論《孟子》文章的主要特點。
    一、雄辯色彩
    A. 把握對方心理,循循誘導,引導對方不知不覺地投入到自己設置的機關中,使對方心悅誠服。
    B. 氣勢豐沛,是非鮮明,一旦對方被納入,便鋪張揚厲,縱橫恣肆,步步逼近,不給對方辯駁的機會。(例《許行》)
    二、善于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說理。
    典型事例如,《齊恒晉文之事章》齊宣王以羊易牛的事實。
    比喻如,為了說明“不能”與“不為”,以“挾太山以超北?!?、“為長這折枝”。
    寓言故事,的如《梁惠王》“五十步笑百步”、《公孫丑上》“揠苗助長”等。
    試論《莊子》寓言特色。(即《莊子》的文學特色)
    一、奇幻詭的想象,如《逍遙游》
    二、人物形象的出神刻畫,如《逍遙游》
    三、細膩逼真的描寫。
    四、偕趣和譏刺橫生。如《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