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指定辯護(只適用于審判階段):
a.法院應當為以下沒有委托辯護人的被告人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一)被告人是盲、聾、啞或者限制行為能力的人。
(二)開庭審理時不滿18周歲的。
(三)可能被判處死刑的。
b.法院可以為以下沒有委托辯護人的被告人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一)公訴人出庭公訴的案件,被告人因經(jīng)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托辯護人的;
(二)共同犯罪案件中,其他被告人已委托辯護人的;
(三)具有外國國籍的人;
(四)案件有重大社會影響的;
(五)法院認為起訴意見和移送的案件證據(jù)材料可能影響正確定罪量刑的。
指定辯護的對象是承擔法律援助的律師。
五、辯護人的變更:
a.被告人當庭拒絕辯護人為其辯護,要求另行委托辯護人的,應當同意;
b.被告人要求法院另行指定辯護律師,合議庭可以同意;
c.被告人要求另行委托辯護人或要求法院另行指定辯護律師被允許,重新開庭后,如果被告人再次當庭拒絕新的辯護人或指定律師,合議庭應視情況分別處理:
(一)被告人是成年人的,可以準許,但不能再委托辯護人,法院也不再指定辯護律師,被告人可以自辯;
(二)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限制行為能力人、開庭時不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以及可能被判處死刑的人,不予準許。
d.辯護人依照有關規(guī)定拒絕繼續(xù)為被告人辯護的,合議庭應當準許,如果被告人要求另行委托辯護人,延期審理。
六、訴訟代理人的刑事代理:(比較辯護人的委托)
1.比較概念:
a.訴訟代理人的資格與辯護人相同。
b.訴訟代理人與法定代理人的區(qū)別。(與民訴比較)
2.委托時間和委托解除:
a.公訴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有權委托訴訟代理人。等于辯護人介入訴訟開始時間。
b.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權隨時委托訴訟代理人。根據(jù)這一規(guī)定,對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委托訴訟代理人不應當限定為在“開庭審判前”。
c.委托人有權改變委托內(nèi)容或者解除代理權,代理人也可以依法拒絕代理,從而導致代理權限的變更或解除。
3.檢察院、法院的通知義務:
a.檢察院自收到移送審查起訴的案件材料之日起3日以內(nèi),應當告知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其近親屬、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權委托訴訟代理人。
b.法院自受理自訴案件之日起3日以內(nèi),應當告知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權委托訴訟代理人。
七、訴訟參加人。
馬某被人民檢察院指控犯有搶劫罪,同他一起被指控的還有謝某。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馬某的辯護律師黃某,提出要向被害人收集一些材料。身為某公司職員的江某被謝某委托為辯護人,其以辯護人的身份提出要向被害人所提供的一名證人夏某收集一些材料。對于上述情況的處理,下棕說法正確的是:( ?。?BR> A.黃某和江某都無權直接向被害人以及夏某收集與案件有關的材料。
B.江某向夏某收集有關材料需經(jīng)過夏某的同意,而黃某向被害人收集有關材料則不需被害人的同意。
C.黃某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向被害人收集有關材料,對于江某能否向人民法院提出這種申請,法律則無明確規(guī)定。
D.江某向夏某收集有關材料要經(jīng)過夏某的同意和人民法院的許可,而黃某向被害人收集有關材料也需要經(jīng)過被害人的同意和人民法院的許可。
「答」理解正確。對于這種題目,建議先在紙上把法律關系寫清,否則看選項時很容易亂。律師和非律師作為訴訟代理人的權限是不同的。
(1)律師有調(diào)查取證權,非律師辯護人沒有此項權利。故BD項是錯誤的,因為江某只是公司職員,沒有權向被害人收集證據(jù)。
(2)向被害人收集證據(jù)時要有雙重限制,一是被害方同意,二是法院批準。故AC是正確的。
a.法院應當為以下沒有委托辯護人的被告人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一)被告人是盲、聾、啞或者限制行為能力的人。
(二)開庭審理時不滿18周歲的。
(三)可能被判處死刑的。
b.法院可以為以下沒有委托辯護人的被告人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一)公訴人出庭公訴的案件,被告人因經(jīng)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托辯護人的;
(二)共同犯罪案件中,其他被告人已委托辯護人的;
(三)具有外國國籍的人;
(四)案件有重大社會影響的;
(五)法院認為起訴意見和移送的案件證據(jù)材料可能影響正確定罪量刑的。
指定辯護的對象是承擔法律援助的律師。
五、辯護人的變更:
a.被告人當庭拒絕辯護人為其辯護,要求另行委托辯護人的,應當同意;
b.被告人要求法院另行指定辯護律師,合議庭可以同意;
c.被告人要求另行委托辯護人或要求法院另行指定辯護律師被允許,重新開庭后,如果被告人再次當庭拒絕新的辯護人或指定律師,合議庭應視情況分別處理:
(一)被告人是成年人的,可以準許,但不能再委托辯護人,法院也不再指定辯護律師,被告人可以自辯;
(二)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限制行為能力人、開庭時不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以及可能被判處死刑的人,不予準許。
d.辯護人依照有關規(guī)定拒絕繼續(xù)為被告人辯護的,合議庭應當準許,如果被告人要求另行委托辯護人,延期審理。
六、訴訟代理人的刑事代理:(比較辯護人的委托)
1.比較概念:
a.訴訟代理人的資格與辯護人相同。
b.訴訟代理人與法定代理人的區(qū)別。(與民訴比較)
2.委托時間和委托解除:
a.公訴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有權委托訴訟代理人。等于辯護人介入訴訟開始時間。
b.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權隨時委托訴訟代理人。根據(jù)這一規(guī)定,對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委托訴訟代理人不應當限定為在“開庭審判前”。
c.委托人有權改變委托內(nèi)容或者解除代理權,代理人也可以依法拒絕代理,從而導致代理權限的變更或解除。
3.檢察院、法院的通知義務:
a.檢察院自收到移送審查起訴的案件材料之日起3日以內(nèi),應當告知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其近親屬、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權委托訴訟代理人。
b.法院自受理自訴案件之日起3日以內(nèi),應當告知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權委托訴訟代理人。
七、訴訟參加人。
馬某被人民檢察院指控犯有搶劫罪,同他一起被指控的還有謝某。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馬某的辯護律師黃某,提出要向被害人收集一些材料。身為某公司職員的江某被謝某委托為辯護人,其以辯護人的身份提出要向被害人所提供的一名證人夏某收集一些材料。對于上述情況的處理,下棕說法正確的是:( ?。?BR> A.黃某和江某都無權直接向被害人以及夏某收集與案件有關的材料。
B.江某向夏某收集有關材料需經(jīng)過夏某的同意,而黃某向被害人收集有關材料則不需被害人的同意。
C.黃某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向被害人收集有關材料,對于江某能否向人民法院提出這種申請,法律則無明確規(guī)定。
D.江某向夏某收集有關材料要經(jīng)過夏某的同意和人民法院的許可,而黃某向被害人收集有關材料也需要經(jīng)過被害人的同意和人民法院的許可。
「答」理解正確。對于這種題目,建議先在紙上把法律關系寫清,否則看選項時很容易亂。律師和非律師作為訴訟代理人的權限是不同的。
(1)律師有調(diào)查取證權,非律師辯護人沒有此項權利。故BD項是錯誤的,因為江某只是公司職員,沒有權向被害人收集證據(jù)。
(2)向被害人收集證據(jù)時要有雙重限制,一是被害方同意,二是法院批準。故AC是正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