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調查:20萬元重獎背后的高校生源爭奪戰(zhàn)

字號:

新華網杭州7月9日專電 2009年各高校間的招生“競賽”現(xiàn)已拉開帷幕。
    “只要高考居浙江省文、理科前100名,第一志愿報考我校,就可獲得20萬元的重獎?!闭憬瓗煼洞髮W近日發(fā)布的這條招生消息引來眾議,網友還因此戲稱其為“最闊高?!?。
    20萬元重獎招新生
    2009年,浙江師范大學對新生獎學金制度作出了一系列調整,對第一志愿報考浙師大且在浙江省文、理科排名居前100名的考生,可獎勵20萬元;文科前150名、理科前200名,獎勵15萬元;文科前200名、理科前300名,獎勵8萬元;文科前300名、理科前500名,獎勵5萬元。對省外考生,高考成績居各省區(qū)市文科前1000名、理科前2000名的考生,獎勵大學本科期間學費;文科前1500名、理科前3000名,獎勵第一年學費。
    浙師大招生辦主任朱堅表示,作為一所以教師教育為特色的省屬重點大學,浙師大承擔著培養(yǎng)人民教師的職責,學校采取“重獎”,也是響應國家有關師范生免費教育的政策,吸引更多優(yōu)秀學生投身教育事業(yè),提高教師整體素質。
    朱堅告訴記者,與在杭州的省屬重點高校相比,學校地處金華,在吸引高分考生上不占優(yōu)勢,學校除了提高新生獎學金額度外,還推出了高分考生任選專業(yè)、進檔考生單科成績特別優(yōu)秀者可優(yōu)先錄取等舉措,希望能吸引更多優(yōu)質生源。
    據(jù)了解,由于浙江省內招生工作尚未開始,20萬元重獎是否能吸引考生報考浙師大要到7月15日才能見分曉。目前,該校在江西省的錄取工作已經結束,在所錄取的33名文理科考生中,有2名考生符合獎勵大學本科期間學費的條件,有5名考生達到獎勵大學第一年學費的標準。
    重金是否花在“刀刃”上?
    浙師大把優(yōu)秀新生入學的獎勵金抬高到20萬元,消息一經披露,立即引發(fā)熱議。一些教育專家認為,在高校債務風險問題尚未妥善化解時,重獎行為存在隱憂。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育專家說,花在獎勵高分新生上的錢,沒有用在“刀刃”上。學校更應該考慮如何發(fā)展自身的軟硬件、改善提高育人質量。近年來,雖然國家一直在增加財政投入力度,但很難彌補高校各項龐大支出,因此高校的貸款額居高不下,“在尚未探索出新的資金來源方式前,如何節(jié)流是解決高校資金難題的重要一環(huán)”。
    面對這種擔憂,朱堅表示,獎學金制度是高校的常設制度,取出一部分獎學金用于招收優(yōu)秀新生,無非是前置了一部分獎學金,只要對學校的總體水平提高有好處,這“重金”就重得其所。
    朱堅認為,浙師大的做法并非首創(chuàng),國內外高校都有類似的獎學金制度。2008年,學校進行過這方面的嘗試,推行了力度較小的新生優(yōu)惠政策,有8名新生被免4年學費、14名學生被免1年學費。他們進校后學習刻苦,成績優(yōu)異,給周圍的同學樹立了榜樣,這是“千金難買”的效果。
    浙師大2008級本科生小林對學校的做法十分贊同。她告訴記者,校園網上有討論的帖子,大多數(shù)同學都覺得不錯,此舉表明學校對優(yōu)質生源的渴望,有助于學校提升競爭力。
    作為2008年全校文科前20名,來自農村的小林入校后獲得減免第一年學費以及1000元獎學金的獎勵,“這是意外的驚喜,幫助家里減輕了負擔?!彼瑫r也表示,高考志愿與學校獎勵無關,“我的理想是成為一名教師,所以就把浙師大作為第一志愿?!?BR>    生源爭奪戰(zhàn)給考生更多選擇?
    “高校紛紛出臺重獎高分考生的政策,這是生源競爭加劇的產物?!闭憬〗逃荚囋焊痹洪L孫恒說。據(jù)了解,浙江省自2007年開始實行平行志愿,2009年考生可一次填報5個第一志愿,這給高分考生提供了充分的選擇機會,客觀上也給非頂尖的高校爭取好生源增加了難度。
    浙江省教育廳高教處處長莊華潔介紹說,在國外大學,為了吸引優(yōu)秀的學生,采取全額獎學金和半額獎學金來解決學費、生活費是比較普遍的做法。近年來,給內地高校造成強大招生壓力的香港高校,吸引生源的一個重要措施是提供高額獎學金。如香港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浸會大學等,均設有面向內地學生的高額入學獎學金,有的甚至超過40萬元,相當于學費、住宿費、生活費全免。內地高校也隨之效仿,如西安交通大學2008年招生時就承諾,考生高考成績處于所在省份的前3名,該校會獎勵8萬元到12萬元。
    “填報高考志愿是一個雙向選擇,最終的決定權在考生。大學的高額獎勵為部分寒門學子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只要教育部門根據(jù)學校的實際情況,把獎勵控制在一定額度內,避免引起更多的負債,我覺得這樣做無可厚非?!贝笠粚W生陳元海說。
    記者從浙江省教育廳計財處了解到,高校獎學金(助學金)的上限和下限,國家并沒有明確規(guī)定,資金來源也可以多樣化,贊助或者自籌,屬于高校自主權范疇?!爱斎?,我們并不鼓勵相互攀比?!庇嘘P負責人說。
    考生家長徐旭飛認為,按常理推斷,高分考生除非家境實在困難,否則獎勵的錢再多,也不會改變報考志愿。浙師大20萬元重獎的實際意義在于,大學從前靠名氣和實力來吸引考生,如今又增加了經濟手段,可以讓學生得到更多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