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法
一、法國法的形成發(fā)展
1.封建制時期。
封建制時期的法國法主要是指從公元843年法蘭克查理曼王國的分裂到1789年法國資產階級*的爆發(fā)時期的法律。具體有公元9世紀到13世紀以習慣法為主的時期,公元13世紀到16世紀習慣法成文化時期,以及公元16世紀到18世紀王室立法為主要法律淵源的時期。
2.資產階級時期的法律制度。
主要是指法國資產階級革命以后,特別是拿破侖統(tǒng)治時期制定的法律。《憲法》以及拿破侖時期制定的《民法典》、《刑法典》、《商法典》、《民事訴訟法典》、《刑事訴訟法典》統(tǒng)稱為六法。
3.現代時期。
兩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法國為了應對國內的新形勢,進行了一些改革,主要包括:進行了選舉制度的改革,對原來的法典進行了一些修改,提高了判例的作用等。
二、憲法
法國是世界上制定憲法最早、頒布憲法較多的國家,其主要憲法性文件有:
(一)《人權宣言》
《人權宣言》是1789年8月法國*時期資產階級第一部政治經濟施政綱領,是法國歷的第一個憲法性文件。其主要內容包括:
1.宣布人權是“天賦”的,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2.確立了“人民主權”、“權力分立”的資產階級民主原則。
3.實行法治主義原則。
《人權宣言》全面體現了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盧梭、孟德斯鳩等人的民主、共和思想,推動了法國資產階級*,全面地規(guī)定了資產階級的政治主張和法律原則,《人權宣言》不僅在法國法制史、法國憲政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對世界憲政史也是一個巨大的貢獻。
(二)1791年憲法
1791年憲法是法國*以后頒布的第一部憲法。1791年憲法分為兩個部分:一是作為憲法序言的《人權宣言》,二是8篇憲法正文內容。
其主要內容包括:
1.以孟德斯鳩的君主立憲和分權思想為指導,宣布法國為君主立憲國家,實行三權分立。(立法權由國民議會行使,是權力機關;行政權由國王行使,是首腦;司法權由選舉產生的法官行使。
2.確認資產階級的各項權利。首先宣布廢除貴族、爵位世襲繼承等封建特權,宣布廢除法國封建時期存在的等級差別、司法裁判根據等級不同實行區(qū)別對待等制度。規(guī)定了公民的自由和權利,肯定了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
3.把公民劃分為積極公民和消極公民。
4.維護法國的殖民統(tǒng)治。
這部憲法的頒布和實施,結束了法國的封建統(tǒng)治,標志著法國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的正式確立。
(三)1875年憲法及其修正案
1875年憲法也被稱為第三共和國憲法,是法國歷實施時間最長的憲法,由《參議院組織法》、《政權組織法》、《政權機關相互關系法》三個法律文件組成,主要是一部有關政權組織和權力分配的憲法。
其主要內容包括:
1.國民議會由眾議院(下議院)和參議院(上議院)組成,實行兩院制,眾議院議員由直接普遍選舉產生,參議院議員由間接選舉產生。
2.總統(tǒng)是國家元首,由參眾兩院聯系會議選出,任期7年,連選連任。
3.實行責任內閣制度,內閣是國家的管理機關,由議會多數黨組成,內閣成員由總理提出,總統(tǒng)任命。
4.肯定了拿破侖一世創(chuàng)設的參事院咨詢機構,是行政法院,也是行政訴訟案件的終審法院。
(四)戰(zhàn)后憲法。
二戰(zhàn)以后,法國先后制定了1946年第四共和國憲法和1958年第五共和國憲法。其中,1958年第五共和國憲法經過四次修改,一直實施到現在,是法國現行憲法。
二、民法典
(一)民法典的編纂
1804年,在拿破侖的主導下,法國頒行了《法國民法典》,習慣上也被稱為《拿破侖法典》。
(二)民法典的特點
1.這部民法典是自由競爭時期的民法典,與自由競爭經濟條件相適應,體現了個人自由的精神。
2.貫徹了資產階級民法原則,具有革命性和時代性。
3.保留了若干傳統(tǒng)法律制度。
在立法模式、結構以及語言方面也有具有簡潔、通俗的特點。
(三)法國民法典的基本原則
法國民法典是典型的資本主義自由競爭時期的民法典,具有鮮明的革命性和時代性,體現了如下原則。
1.民事權利主體的平等地位。但是,法國民法典并沒有對擬制的法律主體——法人作出規(guī)定。
2.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則。
3.契約自由原則。
4.規(guī)定了過錯責任。
(四)法國民法典的世界影響。
法國民法典是大陸法系國家民法典的代表作,也是自由資本主義時期具有代表性的民法典,法國民法典肯定了法國*的成果,促進了人身解放和市場經濟的發(fā)展。法國民法典對法國資產階級法律體系的建立和完善也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在拿破侖的統(tǒng)治下,除了民法典以外,法國還先后頒布了《刑法典》、《商法典》、《民事訴訟法典》、《刑事訴訟法典》等,為近代以法典為主的法國成文法體系奠定了基礎。
同時,法國民法典在世界法制史也具有重要地位,法國民法典的內容和原則以及立法技術對近代資本主義民事立法也具有重要影響。法國民法典中體現的近代人身自由、法律平等的思想極大地推動了當時的歐洲思想啟蒙和法治主義發(fā)展,同時,法國民法典還為歐洲大陸、拉丁美洲以及亞洲等國民事立法的參考。
三、司法制度
(一)法院組織
早在封建制社會,法國就出現了相對獨立的法院體系,設有王室法院、領主法院、以及城市。
法院,后來,設立了終審法院——巴黎高等法院以及所屬的省高等法院。
(二)民事訴訟:
法國最初的民事訴訟法典制定于1806年, 實施長達170年之久,1976年在對該法典進行全面修訂的基礎上,法國頒布了新的法典。
(三)刑事訴訟制度
法國法制刑事訴訟法包括兩部,一部是1808年公布實施的刑事訴訟法,被稱為舊刑事訴訟法,另一部是1957年公布的刑事訴訟法,被稱為新刑事訴訟法。
一、法國法的形成發(fā)展
1.封建制時期。
封建制時期的法國法主要是指從公元843年法蘭克查理曼王國的分裂到1789年法國資產階級*的爆發(fā)時期的法律。具體有公元9世紀到13世紀以習慣法為主的時期,公元13世紀到16世紀習慣法成文化時期,以及公元16世紀到18世紀王室立法為主要法律淵源的時期。
2.資產階級時期的法律制度。
主要是指法國資產階級革命以后,特別是拿破侖統(tǒng)治時期制定的法律。《憲法》以及拿破侖時期制定的《民法典》、《刑法典》、《商法典》、《民事訴訟法典》、《刑事訴訟法典》統(tǒng)稱為六法。
3.現代時期。
兩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法國為了應對國內的新形勢,進行了一些改革,主要包括:進行了選舉制度的改革,對原來的法典進行了一些修改,提高了判例的作用等。
二、憲法
法國是世界上制定憲法最早、頒布憲法較多的國家,其主要憲法性文件有:
(一)《人權宣言》
《人權宣言》是1789年8月法國*時期資產階級第一部政治經濟施政綱領,是法國歷的第一個憲法性文件。其主要內容包括:
1.宣布人權是“天賦”的,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2.確立了“人民主權”、“權力分立”的資產階級民主原則。
3.實行法治主義原則。
《人權宣言》全面體現了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盧梭、孟德斯鳩等人的民主、共和思想,推動了法國資產階級*,全面地規(guī)定了資產階級的政治主張和法律原則,《人權宣言》不僅在法國法制史、法國憲政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對世界憲政史也是一個巨大的貢獻。
(二)1791年憲法
1791年憲法是法國*以后頒布的第一部憲法。1791年憲法分為兩個部分:一是作為憲法序言的《人權宣言》,二是8篇憲法正文內容。
其主要內容包括:
1.以孟德斯鳩的君主立憲和分權思想為指導,宣布法國為君主立憲國家,實行三權分立。(立法權由國民議會行使,是權力機關;行政權由國王行使,是首腦;司法權由選舉產生的法官行使。
2.確認資產階級的各項權利。首先宣布廢除貴族、爵位世襲繼承等封建特權,宣布廢除法國封建時期存在的等級差別、司法裁判根據等級不同實行區(qū)別對待等制度。規(guī)定了公民的自由和權利,肯定了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
3.把公民劃分為積極公民和消極公民。
4.維護法國的殖民統(tǒng)治。
這部憲法的頒布和實施,結束了法國的封建統(tǒng)治,標志著法國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的正式確立。
(三)1875年憲法及其修正案
1875年憲法也被稱為第三共和國憲法,是法國歷實施時間最長的憲法,由《參議院組織法》、《政權組織法》、《政權機關相互關系法》三個法律文件組成,主要是一部有關政權組織和權力分配的憲法。
其主要內容包括:
1.國民議會由眾議院(下議院)和參議院(上議院)組成,實行兩院制,眾議院議員由直接普遍選舉產生,參議院議員由間接選舉產生。
2.總統(tǒng)是國家元首,由參眾兩院聯系會議選出,任期7年,連選連任。
3.實行責任內閣制度,內閣是國家的管理機關,由議會多數黨組成,內閣成員由總理提出,總統(tǒng)任命。
4.肯定了拿破侖一世創(chuàng)設的參事院咨詢機構,是行政法院,也是行政訴訟案件的終審法院。
(四)戰(zhàn)后憲法。
二戰(zhàn)以后,法國先后制定了1946年第四共和國憲法和1958年第五共和國憲法。其中,1958年第五共和國憲法經過四次修改,一直實施到現在,是法國現行憲法。
二、民法典
(一)民法典的編纂
1804年,在拿破侖的主導下,法國頒行了《法國民法典》,習慣上也被稱為《拿破侖法典》。
(二)民法典的特點
1.這部民法典是自由競爭時期的民法典,與自由競爭經濟條件相適應,體現了個人自由的精神。
2.貫徹了資產階級民法原則,具有革命性和時代性。
3.保留了若干傳統(tǒng)法律制度。
在立法模式、結構以及語言方面也有具有簡潔、通俗的特點。
(三)法國民法典的基本原則
法國民法典是典型的資本主義自由競爭時期的民法典,具有鮮明的革命性和時代性,體現了如下原則。
1.民事權利主體的平等地位。但是,法國民法典并沒有對擬制的法律主體——法人作出規(guī)定。
2.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則。
3.契約自由原則。
4.規(guī)定了過錯責任。
(四)法國民法典的世界影響。
法國民法典是大陸法系國家民法典的代表作,也是自由資本主義時期具有代表性的民法典,法國民法典肯定了法國*的成果,促進了人身解放和市場經濟的發(fā)展。法國民法典對法國資產階級法律體系的建立和完善也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在拿破侖的統(tǒng)治下,除了民法典以外,法國還先后頒布了《刑法典》、《商法典》、《民事訴訟法典》、《刑事訴訟法典》等,為近代以法典為主的法國成文法體系奠定了基礎。
同時,法國民法典在世界法制史也具有重要地位,法國民法典的內容和原則以及立法技術對近代資本主義民事立法也具有重要影響。法國民法典中體現的近代人身自由、法律平等的思想極大地推動了當時的歐洲思想啟蒙和法治主義發(fā)展,同時,法國民法典還為歐洲大陸、拉丁美洲以及亞洲等國民事立法的參考。
三、司法制度
(一)法院組織
早在封建制社會,法國就出現了相對獨立的法院體系,設有王室法院、領主法院、以及城市。
法院,后來,設立了終審法院——巴黎高等法院以及所屬的省高等法院。
(二)民事訴訟:
法國最初的民事訴訟法典制定于1806年, 實施長達170年之久,1976年在對該法典進行全面修訂的基礎上,法國頒布了新的法典。
(三)刑事訴訟制度
法國法制刑事訴訟法包括兩部,一部是1808年公布實施的刑事訴訟法,被稱為舊刑事訴訟法,另一部是1957年公布的刑事訴訟法,被稱為新刑事訴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