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婚姻的終止
第1節(jié) 離婚制度概說
婚姻終止的概念:是指合法有效的婚姻關系因發(fā)生一定的法律事實而歸于消滅。其含義有三:1、婚姻終止具有嚴格的法律意義;2、婚姻終止基于一定的法律事實;3、婚姻終止必然產生一系列法律后果。
婚姻終止的原因:一是配偶一方的死亡;二是夫妻雙方離婚。
一、配偶死亡而終止婚姻關系:1、因配偶自然死亡而終止婚姻關系;2、因配偶一方宣告死亡而終止婚姻關系(我國以宣告死亡之日起婚姻關系即行終止);3、配偶一方被宣告失蹤只能經判決離婚而終止婚姻關系。(在婚姻問題上,被宣告失蹤人與其配偶并不因宣告失蹤而終止婚姻關系,宣告失蹤期間雙方均不得再婚。
二、夫妻離婚:離婚是夫妻雙方生存期間依照法定的條件和程序解除婚姻關系的法律行為。
離婚的基本特點為五:1、從主體看,離婚具有合法夫妻身份的男女雙方本人所為的法律行為,任何人都無權代替,更不能對他人的婚姻關系提出離婚請求。2、從時間看,只有夫妻雙方生存期間才能辦理離婚,如一方死亡或被宣告死亡,婚姻關系自然終止,無須依離婚程序解除婚姻關系。3、從程序看,離婚和結婚一樣,要具備一定的法律條件,履行一定的法律程序,得到國家法律認可,才能發(fā)生法律效力。4、從條件看,離婚必須以合法婚姻關系的存在為前提。5、從內容看,離婚是具有重要法律意義的行為,它導致夫妻關系的解除,從而會引起一系列的法律后果,如夫妻人身關系、財產關系的消滅,子女撫養(yǎng)關系的變更、債務的清償等。
離婚的分類:從當事人對離婚的態(tài)度可分,可分為雙方自愿離婚和一方要求離婚。從離婚的程序來分,可分為依行政程序離婚和依訴訟程序的離婚。從解決婚姻關系的方式來分,可分協(xié)議離婚和判決離婚。
離婚與無效婚的區(qū)別:從形成原因看,婚姻無效的原因多在婚姻成立之前或成立之時就存在,而離婚的原因一般都發(fā)生在婚姻成立之后。從請求權來看,離婚的請求權只能由當事人自己行使,其他任何第三個無權代理。而無效婚姻的請求權除由當事人行使外,利害關系人和國家有關部門也可主張該婚姻無效。從時間效力看,離婚的請求權只能發(fā)生在雙方當事人生存期間,當事人一方死亡后,再不得進行離婚。而婚姻無效的請求既可在雙方生存期間行使,也可在雙方或一方死亡后行使。從程序和方法來看,離婚既可依訴訟程序進行,由人民法院處理,也可依行政程序由婚姻登記機關辦理。而對婚姻無效的程序和請求權人未作明確規(guī)定。從法律后果看,宣告婚姻無效是對違法婚姻的否定,不發(fā)生離婚的法律后果。
離婚與別居的區(qū)別:別居者雙方不得再婚;別居期間夫妻間的權利義務并不完全消失。
離婚制度的歷史沿革:禁止離婚主義、許可離婚主義、自由離婚主義(是指根據夫妻雙方或一方當事人的自由意志,只要婚姻在客觀上已經破裂即可準予離婚的法律主張。
中國離婚制度的歷史發(fā)展:中國古代離婚何概括為四種方式:七出、和離、義絕、呈訴離婚。
協(xié)議離婚:亦稱雙方自愿離婚,是指夫妻雙方自愿離異,并就離婚的法律后果達成協(xié)議,經過有關部門認可即可解除婚姻關系。在我國,雙方自愿離婚的可依法登記離婚。
協(xié)議離婚在不同的國家有不同要求,依照接受和辦理協(xié)議離婚的機關的不同,分為三種程序:
戶籍登記程序;2、行政登記程序;3、司法裁決程序。
按照我國婚姻登記管理條例的規(guī)定,雙方自愿離婚由婚姻登記管理機關辦理,屬于行政登記管理程序。
我國訴訟外的協(xié)議離婚制度:男女雙方自愿離婚的,準予離婚。雙方必須到婚姻登記機關申請離婚?;橐龅怯洐C關查明雙方確實是自愿并對子女和財產問題已有適當處理時,發(fā)給離婚證。協(xié)議離婚的實質要件和形式要件。
登記離婚的實質要件:登記離婚的男女雙方須有合法的夫妻身份;2、雙方當事人為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3、當事人雙方有離婚的合意;4、登記離婚時必須雙方對子女的撫養(yǎng)教育作出恰當、合理安排,并達成一致的協(xié)議;5、登記離婚必須對夫妻共同財產的分割作出適當處理;6、登記離婚必須合法。
離婚的形式要件:離婚登記程序上必須經過申請、審查、登記三個步驟。
申請時,應持下列證件和證明:1、戶口證明;2、居民身份證;3、所在單位、村民委員會或居民委員會出具的介紹信;4、離婚協(xié)議書;5、結婚證。
婚姻登記管理機關對當事人的離婚申請進行審查,自受理申請之日起一個月內,對符合離婚條件的,應予以登記,發(fā)給離婚證,注銷結婚證,當事人從取得離婚證起解除夫妻關系。
訴訟離婚程序
訴訟離婚是夫妻雙方對待離婚或離婚后子女撫養(yǎng)或財產分割等問題不能達成協(xié)議,由一方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經人民法院審理、調解或判決的一種離婚制度。
訴訟離婚的基本要求:訴訟離婚必須由當事人一方提出離婚請求,任何第三人都不得以訴訟當事人的身份提出離婚訴訟,而只能依法作出訴訟代理人,代理夫妻一方參加訴訟活動。
訴訟離婚限于一方要求離婚、另一方不同意或雙方都同意,但對子女撫養(yǎng)、財產分割等問題不能協(xié)商一致的;或對債務的性質及清償責任的分擔發(fā)生爭議;或是因一方要求對方給予經濟幫助,另一方不同意予以幫助或是不愿按對方要求予以幫助而協(xié)議不成的。訴訟離婚只有人民法院才能受理,人民法院獨立行使審判權。
現役軍人的配偶要求離婚,須得軍人同意,但軍人一方有重大過錯的除外。
我國《婚姻法》規(guī)定,女方在懷孕期間、分娩后一年內或中止妊娠后六個月內,男方不得提出離婚。女方提出離婚的或人民法院認為確有必要受理男方離婚請求的,不在此限。
《婚姻法》規(guī)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調解無效的,應準予離婚:1、重婚或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2、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3、有賭博、吸毒等惡習屢教不改的;4、因感情不和分居滿二年的;5、其他導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就離婚標準的規(guī)范形式分析,修正后的婚姻法的判決離婚標準奉行抽象概括主義與具體列舉主義的結合,形成了例示主義模式。
就離婚標準的實質內容分析,修正后的婚姻法徹底摒棄了有責主義的過錯原則,奉行完全的破裂原則,并將干擾原則包容在破裂原則之中。
離婚的法律后果:
一是離婚在當事人人身關系方面的后果:1、共同生活的權利義務解除;2、相互撫養(yǎng)的權利義務終止;3、法定繼承人的資格喪失;4、雙方有再婚的自由。
二離婚在當事人財產關系方面的后果:
1、夫妻共同財產的分割:《婚姻法》規(guī)定,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xié)議處理,協(xié)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的原則判決。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經營中享有權益等,應當依法予以保護。
離婚時,認定和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應把握以下幾點:
1、根據婚姻法的基本精神,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必須堅持以下原則:一是男女平等;二是保護婦女、兒童的合法權益;二是不損害國家、集體和他人權益;四是照顧無過錯一方;五是有利于生產和生活方便;六是尊重當事人意愿,財產約定先于法定。
依法認定夫妻共同財產的范圍,將夫妻共同財產與一方個人財產、家庭共有財產加以區(qū)別,并應注意保護未成年子女個人所有的財產權利。
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應當首先進行調解,由當事人雙方互諒互讓,自愿協(xié)商,達成協(xié)議;調解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上述原則,結合具體情況進行判決。
《婚姻法》規(guī)定:夫妻書面約定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所得的財產歸各自所有,一方因撫育子女、照料老人、協(xié)助另一方工作等付出較多義務的,離婚時有權向另一方請求補償,另一方應當予以補償。
離婚時,原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應當共財償還。共同財產不足清償的,或財產歸各自所有的,由雙方協(xié)議清償;協(xié)議不成是,由人民法院判決。
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后,子女無論由父或母直接撫養(yǎng),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
離婚后子女的撫養(yǎng)歸屬:《婚姻法》明確規(guī)定:離婚后,父母對于子女仍有撫養(yǎng)子和教育的權利和義務。離婚后,哺乳期內的子女,以隨哺乳的母親撫養(yǎng)為原則。哺乳期后的子女,如雙方因撫養(yǎng)問題發(fā)生爭執(zhí)不能達成協(xié)議時,由人民法院根據子女的權益和雙方具體情況判決。
《婚姻法》規(guī)定,離婚后,一方撫養(yǎng)的子女,另一方應負擔必要的生活費和教育費的一部或全部。負擔費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長短,由雙方協(xié)議;協(xié)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子女撫育費的給付期限,一般至子女18周歲為止。
《子女撫養(yǎng)的若干意見》還特別作了兩項規(guī)定:一是父母不得因子女變更姓氏而拒付子女撫育費。父或母一方擅自將子女姓氏改為繼母或繼父姓氏而引起糾紛的,應責令恢復原姓氏。二是對拒不履行或妨礙他人履行生效判決、裁定、調解中有關子女撫養(yǎng)義務的當事人或其他人,人民法院可按規(guī)定采取強制措施。
《婚姻法》規(guī)定,離婚后,不直接撫養(yǎng)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權利,另一方有協(xié)助的義務。
第1節(jié) 離婚制度概說
婚姻終止的概念:是指合法有效的婚姻關系因發(fā)生一定的法律事實而歸于消滅。其含義有三:1、婚姻終止具有嚴格的法律意義;2、婚姻終止基于一定的法律事實;3、婚姻終止必然產生一系列法律后果。
婚姻終止的原因:一是配偶一方的死亡;二是夫妻雙方離婚。
一、配偶死亡而終止婚姻關系:1、因配偶自然死亡而終止婚姻關系;2、因配偶一方宣告死亡而終止婚姻關系(我國以宣告死亡之日起婚姻關系即行終止);3、配偶一方被宣告失蹤只能經判決離婚而終止婚姻關系。(在婚姻問題上,被宣告失蹤人與其配偶并不因宣告失蹤而終止婚姻關系,宣告失蹤期間雙方均不得再婚。
二、夫妻離婚:離婚是夫妻雙方生存期間依照法定的條件和程序解除婚姻關系的法律行為。
離婚的基本特點為五:1、從主體看,離婚具有合法夫妻身份的男女雙方本人所為的法律行為,任何人都無權代替,更不能對他人的婚姻關系提出離婚請求。2、從時間看,只有夫妻雙方生存期間才能辦理離婚,如一方死亡或被宣告死亡,婚姻關系自然終止,無須依離婚程序解除婚姻關系。3、從程序看,離婚和結婚一樣,要具備一定的法律條件,履行一定的法律程序,得到國家法律認可,才能發(fā)生法律效力。4、從條件看,離婚必須以合法婚姻關系的存在為前提。5、從內容看,離婚是具有重要法律意義的行為,它導致夫妻關系的解除,從而會引起一系列的法律后果,如夫妻人身關系、財產關系的消滅,子女撫養(yǎng)關系的變更、債務的清償等。
離婚的分類:從當事人對離婚的態(tài)度可分,可分為雙方自愿離婚和一方要求離婚。從離婚的程序來分,可分為依行政程序離婚和依訴訟程序的離婚。從解決婚姻關系的方式來分,可分協(xié)議離婚和判決離婚。
離婚與無效婚的區(qū)別:從形成原因看,婚姻無效的原因多在婚姻成立之前或成立之時就存在,而離婚的原因一般都發(fā)生在婚姻成立之后。從請求權來看,離婚的請求權只能由當事人自己行使,其他任何第三個無權代理。而無效婚姻的請求權除由當事人行使外,利害關系人和國家有關部門也可主張該婚姻無效。從時間效力看,離婚的請求權只能發(fā)生在雙方當事人生存期間,當事人一方死亡后,再不得進行離婚。而婚姻無效的請求既可在雙方生存期間行使,也可在雙方或一方死亡后行使。從程序和方法來看,離婚既可依訴訟程序進行,由人民法院處理,也可依行政程序由婚姻登記機關辦理。而對婚姻無效的程序和請求權人未作明確規(guī)定。從法律后果看,宣告婚姻無效是對違法婚姻的否定,不發(fā)生離婚的法律后果。
離婚與別居的區(qū)別:別居者雙方不得再婚;別居期間夫妻間的權利義務并不完全消失。
離婚制度的歷史沿革:禁止離婚主義、許可離婚主義、自由離婚主義(是指根據夫妻雙方或一方當事人的自由意志,只要婚姻在客觀上已經破裂即可準予離婚的法律主張。
中國離婚制度的歷史發(fā)展:中國古代離婚何概括為四種方式:七出、和離、義絕、呈訴離婚。
協(xié)議離婚:亦稱雙方自愿離婚,是指夫妻雙方自愿離異,并就離婚的法律后果達成協(xié)議,經過有關部門認可即可解除婚姻關系。在我國,雙方自愿離婚的可依法登記離婚。
協(xié)議離婚在不同的國家有不同要求,依照接受和辦理協(xié)議離婚的機關的不同,分為三種程序:
戶籍登記程序;2、行政登記程序;3、司法裁決程序。
按照我國婚姻登記管理條例的規(guī)定,雙方自愿離婚由婚姻登記管理機關辦理,屬于行政登記管理程序。
我國訴訟外的協(xié)議離婚制度:男女雙方自愿離婚的,準予離婚。雙方必須到婚姻登記機關申請離婚?;橐龅怯洐C關查明雙方確實是自愿并對子女和財產問題已有適當處理時,發(fā)給離婚證。協(xié)議離婚的實質要件和形式要件。
登記離婚的實質要件:登記離婚的男女雙方須有合法的夫妻身份;2、雙方當事人為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3、當事人雙方有離婚的合意;4、登記離婚時必須雙方對子女的撫養(yǎng)教育作出恰當、合理安排,并達成一致的協(xié)議;5、登記離婚必須對夫妻共同財產的分割作出適當處理;6、登記離婚必須合法。
離婚的形式要件:離婚登記程序上必須經過申請、審查、登記三個步驟。
申請時,應持下列證件和證明:1、戶口證明;2、居民身份證;3、所在單位、村民委員會或居民委員會出具的介紹信;4、離婚協(xié)議書;5、結婚證。
婚姻登記管理機關對當事人的離婚申請進行審查,自受理申請之日起一個月內,對符合離婚條件的,應予以登記,發(fā)給離婚證,注銷結婚證,當事人從取得離婚證起解除夫妻關系。
訴訟離婚程序
訴訟離婚是夫妻雙方對待離婚或離婚后子女撫養(yǎng)或財產分割等問題不能達成協(xié)議,由一方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經人民法院審理、調解或判決的一種離婚制度。
訴訟離婚的基本要求:訴訟離婚必須由當事人一方提出離婚請求,任何第三人都不得以訴訟當事人的身份提出離婚訴訟,而只能依法作出訴訟代理人,代理夫妻一方參加訴訟活動。
訴訟離婚限于一方要求離婚、另一方不同意或雙方都同意,但對子女撫養(yǎng)、財產分割等問題不能協(xié)商一致的;或對債務的性質及清償責任的分擔發(fā)生爭議;或是因一方要求對方給予經濟幫助,另一方不同意予以幫助或是不愿按對方要求予以幫助而協(xié)議不成的。訴訟離婚只有人民法院才能受理,人民法院獨立行使審判權。
現役軍人的配偶要求離婚,須得軍人同意,但軍人一方有重大過錯的除外。
我國《婚姻法》規(guī)定,女方在懷孕期間、分娩后一年內或中止妊娠后六個月內,男方不得提出離婚。女方提出離婚的或人民法院認為確有必要受理男方離婚請求的,不在此限。
《婚姻法》規(guī)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調解無效的,應準予離婚:1、重婚或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2、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3、有賭博、吸毒等惡習屢教不改的;4、因感情不和分居滿二年的;5、其他導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就離婚標準的規(guī)范形式分析,修正后的婚姻法的判決離婚標準奉行抽象概括主義與具體列舉主義的結合,形成了例示主義模式。
就離婚標準的實質內容分析,修正后的婚姻法徹底摒棄了有責主義的過錯原則,奉行完全的破裂原則,并將干擾原則包容在破裂原則之中。
離婚的法律后果:
一是離婚在當事人人身關系方面的后果:1、共同生活的權利義務解除;2、相互撫養(yǎng)的權利義務終止;3、法定繼承人的資格喪失;4、雙方有再婚的自由。
二離婚在當事人財產關系方面的后果:
1、夫妻共同財產的分割:《婚姻法》規(guī)定,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xié)議處理,協(xié)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的原則判決。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經營中享有權益等,應當依法予以保護。
離婚時,認定和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應把握以下幾點:
1、根據婚姻法的基本精神,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必須堅持以下原則:一是男女平等;二是保護婦女、兒童的合法權益;二是不損害國家、集體和他人權益;四是照顧無過錯一方;五是有利于生產和生活方便;六是尊重當事人意愿,財產約定先于法定。
依法認定夫妻共同財產的范圍,將夫妻共同財產與一方個人財產、家庭共有財產加以區(qū)別,并應注意保護未成年子女個人所有的財產權利。
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應當首先進行調解,由當事人雙方互諒互讓,自愿協(xié)商,達成協(xié)議;調解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上述原則,結合具體情況進行判決。
《婚姻法》規(guī)定:夫妻書面約定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所得的財產歸各自所有,一方因撫育子女、照料老人、協(xié)助另一方工作等付出較多義務的,離婚時有權向另一方請求補償,另一方應當予以補償。
離婚時,原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應當共財償還。共同財產不足清償的,或財產歸各自所有的,由雙方協(xié)議清償;協(xié)議不成是,由人民法院判決。
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后,子女無論由父或母直接撫養(yǎng),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
離婚后子女的撫養(yǎng)歸屬:《婚姻法》明確規(guī)定:離婚后,父母對于子女仍有撫養(yǎng)子和教育的權利和義務。離婚后,哺乳期內的子女,以隨哺乳的母親撫養(yǎng)為原則。哺乳期后的子女,如雙方因撫養(yǎng)問題發(fā)生爭執(zhí)不能達成協(xié)議時,由人民法院根據子女的權益和雙方具體情況判決。
《婚姻法》規(guī)定,離婚后,一方撫養(yǎng)的子女,另一方應負擔必要的生活費和教育費的一部或全部。負擔費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長短,由雙方協(xié)議;協(xié)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子女撫育費的給付期限,一般至子女18周歲為止。
《子女撫養(yǎng)的若干意見》還特別作了兩項規(guī)定:一是父母不得因子女變更姓氏而拒付子女撫育費。父或母一方擅自將子女姓氏改為繼母或繼父姓氏而引起糾紛的,應責令恢復原姓氏。二是對拒不履行或妨礙他人履行生效判決、裁定、調解中有關子女撫養(yǎng)義務的當事人或其他人,人民法院可按規(guī)定采取強制措施。
《婚姻法》規(guī)定,離婚后,不直接撫養(yǎng)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權利,另一方有協(xié)助的義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