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公務員考試申論每日一練(2月6日)

字號:

公務員待遇為何成了社會之癢
    生活在社會中的人,無論處在哪個行業(yè),何種崗位,因為付出勞動取得了相應的報酬,做出貢獻獲得了相應的獎勵,是很少被人質疑的。但如果其所得超出了與勞動、貢獻的相應程度,或者是逾越了社會普遍認可的心理底線,那就會遭人詬病。真出現(xiàn)這種情況,無論是對一個行業(yè),還是對一個群體,抑或是對整個社會而言,都不是一件好事。遺憾的是,近年來,這個現(xiàn)象不斷地出現(xiàn)在人們的視野里,越來越尖銳地刺激著人們的神經。比如,當前各地不斷出臺政策,從各個方面大力提高公務員待遇,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
    3日,上海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公務員透露,近期,上海部分公考試,大收集整理務員或將領到10余萬元的住房補貼,補貼金額為2800元/m2.按科員的最低補貼標準65m2計算,也有可能獲得15萬元以上的補貼。這也是2001年以后,上海再次發(fā)放公務員住房補貼。
    如同以前一樣,這個消息發(fā)布之后,在網上立刻招致無數(shù)網民如潮的罵聲。但經驗告訴我們,即便如此,這一政策被緊急叫停的可能性已是微乎其微了。也許,迫于輿論壓力,當事的有關方面會發(fā)布出“報道失實”之類的聲明,但太多的事實也告訴我們,在關乎公務員待遇的問題上,鮮見有空穴來風的事情。即使是暫不執(zhí)行,也是形成了決議,有了怎樣實施、何時實施的周密部署的,哪怕遭遇再大的困難,都會列入重要的議事日程并力推不誤的。
    一個并不久遠的事實就能說明這一點。去年10月,當大洋彼岸次貸危機引發(fā)的金融危機席卷全球時,世界各國的政府紛紛采取不給公務員加薪甚至是減薪的措施來應對危機造成的財政壓力,而我國的部分地方政府,卻在緊鑼密鼓地落實公務員的各項津貼補貼,也就是事實上的加薪,把一個老百姓擔憂的“經濟寒冬”變成了公務員的加薪季。
    據悉,這項事實上是大幅加薪的公務員工資改革計劃今年將在更大范圍內實施。資料表明,調整之后,需要財政負擔的公務員各項津貼補貼,雖然各地有所差別,但平均值至少都會在每月1500元以上。據此推算,在整個社會里,僅工資這一收入項目而言,公務員都是屬于中上水平的。在這樣的背景下,各地方政府如果還要找些冠冕堂皇的理由,立出名目給公務員發(fā)放各種補貼,又焉能不招致民眾的非議和批評呢?尤其是在當前世界經濟處于低潮這樣一個非常時期。
    這種現(xiàn)象的存在,當然不是民眾之福,更不是社會和國家之福。究其根本,就在于某些掌握著公權的人把人民賦予的權力當成了為自己所在群體謀利益的利器,制定規(guī)則的時候,想自己的多,想大眾的少。這樣的權力自肥,不但違背了黨的宗旨,也傷害了黨和人民的血肉深情。但愿在民眾一輪又一輪的質疑聲中,公務員的待遇不再成為一種社會之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