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年7月“中英專業(yè)商法”考試簡答題2

字號:

簡述商人的商號權與一個自然人的姓名權的區(qū)別。
    “商號是商人在營業(yè)活動中所使用的與其他人相區(qū)別的稱號。商號權是商號經依法登記后,商人取得的對該商號的排他性的專有使用權。姓名是自然人特有的區(qū)別于他人的稱號。姓名權是自然人對其姓名擁有的專有權利。
    姓名權屬于人格權范疇,商號權兼具人格權和財產權雙重屬性。
    商號權在注冊的登記機關管轄地域內享有排他性的專有使用該商號的權利。姓名權,不須登記,也沒有一定地域范圍內的排他性特征。
    商號權具有公開性的特征。一經登記就是向社會公開。而公民可以使用戶籍上的姓名,也可以使用不公開的名字。
    商號權具有可轉讓性特征。因商號權與商業(yè)信用密切相關,本身就是一種無形資產。因此可轉讓、繼承。在商人破產后,還可以作為破產財產一并清理。而公民的姓名權,僅具人格權特征,不能轉讓、繼承?!?BR>    簡述掛失止付的適用范圍。
    掛失止付是指失票人將喪失票據的情況通知付款人(含代理付款人)。接受掛失通知的付款人決定暫停支付,以防止票據款項被他人取得(包括善意第三人取得)的一種補救措施。掛失止付的適用范圍:(1)未記載付款人或者無法確定付款人及其代理付款人的票據不可以掛失止付,(2)沒有承兌的商業(yè)匯票、轉賬的銀行匯票和轉賬的銀行本票等,不適用掛失止付。
    簡述商法的基本原則。
    商法的基本原則有:(1)強化商事組織原則;(2)保障交易快捷原則;(3)維護交易安全原則。
    簡述股份有限公司設立的條件。
    股份有限公司是指公司資產分為等額股份,股東以其所持股份對公司承擔責任,公司以其全部資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的法人。設立股份有限公司應當具備下列條件:(1)發(fā)起人符合法定人數。設立股份有限公司,應當有5人以上為發(fā)起人,其中須有過半數的發(fā)起人在中國境內有住所。國有企業(yè)改為股份有限公司的,發(fā)起人可以少于5人,但應當采取募集設立方式;(2)發(fā)起人認繳和向社會公開募集的股本達到法定資本最低限額。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的最低限額為人民幣1000萬元;(3)股份發(fā)行、籌辦事項符合法律規(guī)定;(4)發(fā)起人制定公司章程,并經創(chuàng)立大會通過。股份有限公司章程應當載明以下事項:公司名稱和住所;公司經營范圍;公司設立方式;公司股份總股數,每股金額和注冊資本;發(fā)起人的姓名或者名稱,認購的股份數;股東的權利和義務;董事會的組成、職權、任期和議事規(guī)則;公司法定代表人;監(jiān)事會的組成、職權、任期和議事規(guī)則;公司利潤分配辦法;公司的解散事由與清算方法;公司的通知和公告辦法;股東大會認為需要規(guī)定的其他事項;(5)有公司名稱,建立符合股份有限公司要求的組織機構;(6)有固定的生產經營場所和必要的生產經營條件。
    簡述自愿原則在證券法上的具體體現(xiàn)。
    《證券法》第4條規(guī)定:“證券發(fā)行、交易活動的當事人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應當遵守自愿、有償、誠實信用的原則?!边@就從法律上確定了券法的自愿、有償、誠實信用原則。自愿原則是指商事主體在從事證券的發(fā)行和交易時,根據自己的意思來設立。有償原則也稱等價有償原則,是指證券發(fā)行和交易的當事人在從事證券買賣的民事活動中應按照市場經濟的基本要求進行等價交換。誠實信用原則是指當事人在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時,應當誠實不欺、講究信用,在不損害他人和社會利益的前提下追求自己利益的化。
    簡述效力待定的合同與無效合同、可撤銷合同的區(qū)別。
    效力待定合同,是指合同雖然已經訂立,但因其不完全符合有效合同的要件,因此其是否產生相應的法律效力尚未確定的合同。這種合同的效力往往取決于享有某種權利的人的追認與否,所以也有人稱之為可追認的合同。效力待定的合同不同于無效合同,主要區(qū)別在于無效合同自始無效;而效力待定的合同還有產生效力的可能,只要滿足法律要求,比如權利人追認等,合同就有效。效力待定的合同也不同于可撤銷合同,主要區(qū)別在于可撤銷合同的效力如何由合同當事人自己決定;而效力待定合同的效力由合同當事人以外的第三人決定。
    簡述破產債權的特征。
    破產債權是指破產宣告前成立的,通過破產程序才能得到公平清償的債權。破產債權具有如下特征。(1)破產債權屬于財產權,但只是對人請求權、相對權,沒有直接支配物的效力。(2)破產債權成立于破產宣告前。(3)破產債權屬于無優(yōu)先受償權的債權。(4)破產債權是只能通過破產強制程序才能得到清償的權利。
    簡述證券交易所的特征和組織形式。
    《證券法》規(guī)定,證券交易所是提供證券集中競價交易場所的不以營利為目的的法人。證券交易所具有如下特征:(1)證券交易所屬于法人。所謂法人,是指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能夠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2)證券交易所不以營利為目的;(3)證券交易所存在的目的主要是為證券集中競價交易提供場所;(4)證券交易所的設立和解散,由國務院決定。證券交易所就其組織形式而言可以分為公司制證券交易所和會員制證券交易所。
    簡述海事賠償責任限制的主要方法。
    海事賠償責任限制,是指發(fā)生重大海損事故時,對事故負有責任的船舶所有人、救助人或其他人等對海事賠償請求人的賠償請求依法申請限制在一定額度內的法律制度。在歷史階段,各國限制海事賠償責任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1)執(zhí)行制。這里指船舶所有人對因為船舶產生的債務,以船舶本身為限承擔賠償責任。債權人通過對船舶強制執(zhí)行而得到賠償。(2)委付制。這里指理論上船舶所有人對因為船舶產生的債務負無限責任,但船舶所有人只要將船舶委付給債權人,即可免除全部責任。(3)船價制、這里指船舶所有人對因為船舶產生的債務,以船舶在發(fā)生海損事故的航次終了時的價值為限承擔賠償責任。(4)金額制。這里指船舶所有人對因為船舶產生的債務,每一次事故,按船舶噸位乘以每一噸的限額承擔賠償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