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會計師資格考試《經(jīng)濟法》模擬題2d

字號:

47、簡答題 2
    上海寶珍有限公司與上海西南有限公司簽訂貨物購銷合同,上海寶珍有限公司向上海西南有限公司開出出票后3個月付款的銀行匯票。 上海西南有限公司將匯票背書轉讓給上海白錦有限公司,上海白錦有限公司又背書轉讓給上?;鄯加邢薰?。
    問:(1)如上海西南有限公司未履行對上海寶珍有限公司的供貨義務,上海寶珍有限公司是否有權要求銀行停止支付該匯票?
    (2)如銀行拒絕付款,上?;鄯加邢薰咀鳛樽詈蟪制比四芊裰苯酉蛏虾氄溆邢薰疽筚r償?上海西南有限公司和上海白錦有限公司對票據(jù)應否負責?
    (3)如上?;鄯加邢薰驹谠獾姐y行拒絕付款后,未按法定期限發(fā)出被拒絕付款而行使追索權的通知,對其行使追索權有何影響?
    (4)如該票據(jù)由上海慧芳有限公司又背書轉讓給上海西南有限公司,而上海西南有限公司又被拒絕付款時,上海西南有限公司可向誰行使追索權?
    題目解析: ?。?)如上海西南有限公司不履行對上海寶珍有限公司的供貨義務,上海寶珍有限公司無權要求銀行停止付款。 因為付款人的責任只限于按照匯票記載事項支付票據(jù)金額,對匯票當事人之間的糾紛不承擔責任,而票據(jù)債務人不得以其與持票人前手之間的抗辯事由對抗持票人。
    (2)如銀行拒絕付款,上?;鄯加邢薰究芍苯酉蛏虾氄溆邢薰疽筚r償,上海西南有限公司和上海白錦有限公司對票據(jù)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3)如上?;鄯加邢薰疚窗捶ǘㄆ谙薨l(fā)出被拒絕付款的通知,仍可行使追索權,但因此給其前手或出票人造成的損失須由其自行承擔賠償,賠償金以匯票金額為限。
    (4)當上海西南有限公司作為最后持票人時,因上海寶珍有限公司、上海白錦有限公司、上海慧芳有限公司均為其前手,而上海白錦有限公司和上海慧芳有限公司在一般背書轉讓中又曾是上海西南有限公司的后手,對上海西南有限公司享有票據(jù)權利,故上海西南有限公司只能向上海寶珍有限公司行使追索權,不能向原來的后手上海白錦有限公司和上海慧芳有限公司行使追索權。
    您的答案:
    48、綜合題1
    某自營出口的生產(chǎn)企業(yè)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適用的增值稅稅率17%,退稅率15%。 2002年12月的生產(chǎn)經(jīng)營情況如下:
    (1)免稅進口料件一批,支付國外買價300萬元、運抵我國海關前的運輸費用、保管費和裝卸費用50萬元,該料件進口關稅稅率20%,料件已驗收人庫;
    (2)上月留抵的抵扣稅額35.96萬元;
    (3)出口貨物銷售取得銷售額600萬元;
    (4)內銷貨物600件,開具普通發(fā)票,取得含稅銷售額140.4萬元;
    (5)將與內銷貨物相同的自產(chǎn)貨物200件用于本企業(yè)基建工程,貨物已移送。
     要求:采用“免、抵、退”法計算企業(yè)2002年12月份應納(或應退)的增值稅。
    題目解析:  (1)免稅進口料件組成價=(300+50)×(1+20%)=420(萬元)
    (2)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抵減額=420×(17%-15%)=8.4(萬元)
    (3)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600×(17%-15%)-8.4=3.6(萬元)
    (4)應納稅額=[140.4÷(1+17%)+140.4÷(1+17%)÷600×200]×17%+3.6-35.9=[120+40]×17%+3.6-35.96=-5.16(萬元)
    (5)免抵退稅額抵減額=420×15%=63(萬元)
    (6)出口貨物免抵退稅額=600×15%-63=27(萬元)
    (7)應退稅額=5.16(萬元)
    (8)當期免抵稅額=27-5.16=21.84(萬元)
    您的答案:
    49、綜合題2
    某企業(yè)2004年度有經(jīng)營情況如下:
    (1)取得產(chǎn)品銷售收入800萬元; 取得房屋租金收入18萬元; 取得國債利息收入10萬元; 取得國家金融債券利息收入10萬元。
    (2)結轉產(chǎn)品銷售成本420萬元; 支付產(chǎn)品銷售費用45萬元。
    (3)發(fā)生管理費用30萬元(含業(yè)務招待費10萬元); 支付對外投資而借入資金發(fā)生的借款費用10萬元。
    (4)繳納增值稅8萬元、消費稅12萬元、營業(yè)稅0.4萬元、城建稅1.4萬元、教育費附加0.6萬元。
    (5)意外事故損失原材料8萬元,其中保險公司賠償3萬元。
    (6)有職工32人,實發(fā)工資總額共42萬元(工資費用單獨列支,人均月計稅工資標準800元),提取職工工會經(jīng)費、職工福利費、職工教育經(jīng)費共7.35萬元,但未取得《工會經(jīng)費撥繳款專用收據(jù)》。
    (7)通過非營利性的社會團體向老年服務機構捐贈10萬元; 廣告性贊助26萬元。
    (8)修理和改建廠房費用30萬元。
    (9)上交稅務機關滯納金3萬元。
    (10)從聯(lián)營單位分回稅后利潤42.5萬元,聯(lián)營單位適用15%的稅率。
    問:該企業(yè)2002年度應繳納多少企業(yè)所得稅?
    題目解析:  (1)收入總額=800(產(chǎn)品銷售收入)+18(租金收入)+10(國債利息)+10(國家金融債券利息)=838(萬元)
    (2)國庫券利息免稅收入=10(萬元)
    (3)允許扣除的成本、費用、損失等=420(銷售成本)+45(銷售費用)+30(管理費用)-(10-800*0.5%)(業(yè)務招待費超過扣除限額部分)+10(投資借款費用)+12(消費稅)+0.4(營業(yè)稅)+1.4(城建稅)+0.6(教育費附加)+(8-3)(扣除保險后的損失)+800*12*32(計稅工資)+4.7616(職工福利費、教育經(jīng)費)+10(向老年服務機構捐贈)+800*2%(廣告性贊助)+30(修建費)=420+45+30-6+10+12+0.4+1.4+0.6+5+30.72+4.7616+10+16+30=609.8816(萬元)
    (4)聯(lián)營單位分回利潤調整為稅前利潤=42.5÷(1-15%)=50(萬元)
    (5)應交所得稅=(838-10-609.8816)×33%+50×(33%-15%)=71.98+9=80.98(萬元)
    您的答案:
    50、綜合題 3
     2000年10月15日,A公司與B公司簽訂了一份加工承攬合同。 該合同約定:由B公司為A公司制作鋁合金門窗1萬件,原材料由A公司提供,加工承攬報酬總額為150萬元,違約金為報酬總額的10%; A公司應在2000年11月5日前向B公司交付60%的原材料,B公司應在2001年3月1日前完成6000件門窗的加工制作并交貨:A公司應在2001年3月5日前交付其余40%的原材料,B公司應在2001年5月20日前完成其余門窗的加工制作并交貨。 A公司應在收到B公司交付門窗后3日內付清相應款項。
    為確保A公司履行付款義務,B公司要求其提供擔保,適值D公司委托A公司購買辦公用房,D公司為此向A公司提供了蓋有D公司公章及法定代表人簽字的空白委托書和D公司的合同專用章。 A公司遂利用上述空白委托書和合同專用章,將D公司列為該項加工承攬合同的連帶保證人,與B公司簽訂了保證合同。
     2000年11月1日,A公司向B公司交付60%的原材料,B公司按約加工制作門窗。 2001年2月28日,B公司將制作完成的6000件門窗交付A公司,A公司按報酬總額的60%予以結算。
     2001年3月1日,B公司發(fā)生重組,加工型材的生產(chǎn)部門分立為C公司。 3月5日,A公司既未按加工承攬合同的約定向B公司交付40%的原材料,也未向C公司交付。 3月15日,C公司要求A公司繼續(xù)履行其與B公司簽訂的加工承攬合同,A公司表示無法繼續(xù)履行并要求解除合同。 C公司遂在數(shù)日后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判令A公司支付違約金并繼續(xù)履行加主承攬合同,同時要求D公司承擔連帶責任。
    經(jīng)查明:A公司與B公司簽訂的加工承攬合同僅有B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的簽章,而無A公司的簽章。
    要求:
    (1)A公司與B公司簽訂的加工承攬合同是否成立?為什么?
    (2)C公司可否向A公司主張加工承攬合同的權利?為什么?
    (3)C公司要求判令A公司支付違約金并繼續(xù)履行加工承攬合同的主張能否獲得支持?并說明理由。
    (4)D公司應否承擔保證責任?并說明理由。
    題目解析:  (1)公司與B公司簽訂的加工承攬合同成立。 根據(jù)《合同法》的規(guī)定,采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在簽字或者蓋章之前,當事人一方已經(jīng)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的,該合同成立。
    (2)C公司可向A公司主張加工承攬合同的權利。 根據(jù)《合同法》的規(guī)定,當事人訂立合同后分立的,除債權人和債務人另有約定的以外,由分立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合同的權利和義務享有連帶債權,承擔連帶債務。
    (3)首先,C公司要求判令A公司支付違約金的主張可以獲得支持。 A公司未按加工承攬合同約定的時間向B公司交付40%的原材料,已構成違約,根據(jù)《合同法》的規(guī)定,應當承擔違約責任,支付違約金。 其次,C公司要求判令A公司繼續(xù)履行合同的主張不能獲得支持。 根據(jù)《合同法》的規(guī)定,在加工承攬合同中,定作為可以隨時解除承攬合同。 A公司作為定作人,可以解除合同,故無需繼續(xù)履行合同。
    ?。?)D公司應承擔保證責任。 根據(jù)《合同法》的規(guī)定,行為人超越代理權以被代理人的名義訂立合同,相對人有理由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的,該合同有效。 本案中,A公司向B公司出具了D公司提供的蓋有公章及法定代表人簽字的空白委托書及合同專用章,B公司有理由相信A公司有代理權,A公司與B公司簽訂的以D公司為保證人的保證合同有效,因此D公司應承擔擔保責任。
    您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