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俚語記單詞:圣誕節(jié)的誤讀

字號:

1.在堅果殼里
    微雕在中國歷來都是一門教人嘆為觀止的藝術(shù),最近就有人把《唐詩三百首》都刻在指頭大小的象牙片上。當年魯迅很討厭這一類玩意,認為不切實際。
    不過,西方人對這種縮微本領(lǐng)卻似乎十分欣賞。英文成語in a nutshell說的就是這種藝術(shù)。
    甚么叫做in a nutshell呢?據(jù)古羅馬作家普林尼(Pliny)在他的《博物志》里說,荷馬史詩《伊利亞特》(Iliad)曾經(jīng)有小到可以放入堅果殼(nutshell)里的手抄本。手抄本小是小了,可絕對不是節(jié)本,其實說不上甚么「簡明」,只是英國人以「小」作「簡」,把in a nutshell解作「簡言之」,例如:He expressed his views in a nutshell(他扼要說明了自己的意見)。
    2.是肉還是毒藥?
    《五雜俎》里記載了這樣一件趣事:五代南平大臣李載仁平生最怕吃肉,有一趟,看見自己兩名隨從毆斗,忍不住怒從心上起惡向膽邊生,罰他們——站著吃肉!假如李載仁讀過one man’s meat is another man’s poison這句英文成語,大概就不會以為人人都把吃肉當作天下第一苦事了。
    One man’s meat is another man’s poison的意思是:同一件東西,對甲來說是美味的肉,對乙來說卻可能是可怕的毒藥。換言之,人人好惡不同,不可一概而論的。李載仁自己把肉類看作毒藥,殊不知他那兩名隨從可能甘之如飴呢。One man’s meat is another man’s poison這句成語除了說「口之于味,無同嗜也」,當然還可以用來說其它事物,例如:I don’t see why he enjoys swimming so much. Truly, one man’s meat is another man’s poison. (我不明白他為甚么那樣喜歡游泳,人的好惡真是不可一概而論的。)
    3.圣誕節(jié)
    圣誕節(jié)期間,香港中環(huán)、尖東等地方都張燈結(jié)彩掛起Merry X’mas(圣誕快樂)兩個字。
    其實,X’mas這個字是寫錯了的。
    Christmas里的Christ為甚么可以用X代替呢?原來希臘第二十二個字母寫法很像英文的X,希臘文「基督」一字,就是用這個字母開始的。后來,有些人索性用X代替Christ了。所以,Xmas是希臘文和英文的混合體,是一個完整、沒有刪節(jié)的字,X之后自然不應(yīng)加上撇號(apostrophe)了。英國圣誕節(jié)期間,大街小巷商店前掛著的都是Merry Xmas兩個字,不是Merry X’mas。
    又由于Xmas這個字在商店門前掛得太多,沾了很重銅臭味,一般文章提到圣誕節(jié)都會說Christmas,不說Xmas。
    Xmas一字有兩個讀法:一是[Krismes],和Christmas相同;另一個則是[eksmes]。
    4.吹熱吹寒
    人們年紀大了,有時難免興起「閱世漸驚寒暖變,逢人真覺笑啼難」的感覺。英文成語blow hot and cold(吹熱吹寒),就有這種驚寒暖易變的含義。
    按《伊索寓言》里有《森林之神與旅人》的故事,說一天天氣嚴寒,森林之神(Satyr)在林間碰見一個旅人,邀他到山洞里小坐。路上,不解世情的森林之神問旅人為甚么頻頻對手呵氣,旅人說是為了取暖。到了山洞,森林之神拿熱湯招待旅人,旅人把湯湊到嘴唇吹。森林之神問這又是為了甚么,旅人說是要把湯吹涼。森林之神聽了,馬上下逐客令,說I will have no part with a man who can blow hot and cold from the same mouth(我不想跟一張嘴既可吹熱又可吹寒的人來往)。
    后來,人們就用blow hot and cold來說反復無常、態(tài)度時冷時熱或三心兩意,例如:He keeps blowing hot and cold about emigrating to Canada(他對移居加拿大一事始終拿不定主意)。
    5.戴上動腦筋帽子
    我國法官鼻祖皋陶據(jù)說有一只懂得分辨是非曲直的異獸,叫做獬豸。皋陶沒法判斷訴訟雙方誰是誰非的時候,會牽獬豸出來,獬豸用角觸的一方,就是不直的一方了。所以,后來幾個朝代的法官循例都會戴一頂有角的「獬豸冠」。
    從前英國法官宣判案件的時候,也要戴上帽子,不過,他們戴的不是有神話色彩的獬豸冠,而是象征深思熟慮的帽子,這就是英文成語put on one’s thinking cap(戴上動腦筋帽子)的由來?,F(xiàn)在,這個成語一般是用來說「仔細思量」,例如:This is a difficult problem. Let’s put on our thinking caps and see if we can find some way to solve it. (這是個難題,我們得動腦筋,看看有沒有辦法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