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再與大家探討一下備考2010公務員申論熱點學習(下),主要從各方言論、發(fā)表見解、形成體系三個方面來詳解一下。
第三步:各方言論
各方言論主要是指針對某個事件或是爭議,各方面的看法。通常對于社會熱點問題,各方都會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和見解,這個看法包含的內(nèi)容比較廣泛,可以找出各個方面的、各個行業(yè)的、各個職業(yè)的以及各個年齡段的人對這個事件和問題的看法,部分媒體還會將其作為專題報道和分析。而近幾年公務員考試呈現(xiàn)出一個非常明顯的趨勢就是觀點式材料的增多,即材料中會經(jīng)常出現(xiàn)對于某一個問題的探討,例如08年國考的怒江水電開發(fā)問題就引發(fā)了廣泛的爭議,從07年開始四川省的申論題目更是主要考查對各方觀點的評價。因此,學習熱點的過程中,找出各方的態(tài)度和看法,同時了解政府的態(tài)度對考取公務員更是一條捷徑。
一般來說,就某一個事件或是問題,我們需要找出三個方面的言論。第一個方面是專家的。一個事件發(fā)生以后,專家們針對這個事件都有什么樣的言論,這需要我們先找出來。例如,“躲貓貓”事件發(fā)生以后,涉及到多方面的內(nèi)容,主要是法律方面的問題,那么就可以去看一下法律專家針對這個事件都有哪些的言論,發(fā)表了什么看法等。還有一些大學的專家學者,他們又是怎么來看待這個事件的。這些都是專家的言論。了解專家的言論可以幫助我們拓寬思路,雖說我們答題時立場不是專家,但我國的專家基本上都是愛國的,因此他們某些建議、見解以及觀點可以幫助我們拓寬思路,幫助我們提出立意深、見解高的對策。第二個方面是政府的言論,也就是說政府的立場是什么樣的、政府官員怎么來看待這個問題的、政府的工作人員又是怎么解釋這個問題的。同時還需要了解了一下政府有沒有這方面的法律法規(guī)、相關(guān)政策和具體的措施等?!岸阖堌垺笔录唤衣吨螅颇鲜∥≌约捌渌恼賳T都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并采取了一些措施來解決這個事件,那么這些政府官員是怎么說的,他們采取的措施有哪些,就需要我們找出來。在學習熱點時就了解了政府的觀點,可以幫助我們在觀點式題目中節(jié)約時間并確立正確的觀點。
觀點式題目就是指題目要求就材料中某一問題的兩種觀點進行評價,例如09年4月四川省公務員考試申論試卷的最后一道題。這種題目的解題中最關(guān)鍵的一步就是確立觀點,考生需要明確自己是肯定哪一個觀點,否定哪一個。如果觀點確立錯誤,其結(jié)果就是偏題。而確立觀點的方法就是明確政府的態(tài)度,因此在平時的熱點學習就需要明確政府的傾向,了解政府對這個問題是怎么看的,這樣在考試中只需要樹立與政府的態(tài)度一致的觀點即可。
第三個方面是普通民眾的看法。普通民眾的看法找起來非常容易。“躲貓貓”事件發(fā)生之后,很多網(wǎng)友都在網(wǎng)上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還有些網(wǎng)友受云南省委宣傳部的邀請參與了整個事件的調(diào)查。這些網(wǎng)友他們都有哪些看法和觀點也是我們需要找出來的。普通民眾的看法大概了解一下,同時要注意一些心懷天下的智者的觀點和看法,幫助我們在分析問題和提對策時拓展思路并提出更有效的措施。
第四步:發(fā)表見解
其實當你認真做完前三步之后,對這個問題的本身就有了一個明確的認識,這個問題是什么、有什么樣的影響和什么樣的解決方案都已經(jīng)很清楚了。那么,你就可能忍不住要發(fā)表一些想法了。于是,你就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寫下來,包括對事件的發(fā)生、原因以及影響和最后如何解決等方面有什么看法都可以寫出來。但是,在寫的時候一定要對自己有一個嚴格的時間要求,比如40分鐘之內(nèi),寫滿1000字。寫完之后再回過頭來看,這1000字寫了哪些內(nèi)容,有什么遺漏的,還有什么其他的問題,怎樣進行進一步的修改等。這樣做其實相當于做了一道申論題目,以此可以幫助自己進一步理清思路,將前幾步零散的內(nèi)容串聯(lián)起來,運氣好的時候正好考到了你所復習的熱點和題目,你就可以將自己所寫的內(nèi)容默寫上去,相信這樣的試卷總比現(xiàn)場臨場發(fā)揮要好得多。
文章寫完了,你肯定對自己非常的不自信。因此,在論壇上會經(jīng)常看到有考生將自己的文章貼上去,希望別人拍磚指點。所謂“批閱十載,刪減五次,乃著《紅樓》”。而且一個人的觀點有時候容易偏頗,容易狹隘,一個人的思維容易局限于某一方面,因此這時就可以把這篇文章拿給自己的同學看一下,跟同學溝通一下,或者說直接交給老師,與老師做一個溝通。這個溝通除了寫作本身,還可以口頭上表達,把你的觀點和對這個問題的認識、看法等一一表達出來,這樣就可以進一步地知道你的認識是不是全面、觀點是不是偏激、還有哪些問題等,可以對你的文章進行完善。
這樣一系列工作做完了,基本上一個完整的熱點就學習完了。但是隨著公務員考試難度的不斷加大,孤立的熱點問題考查已經(jīng)逐漸在退出公考舞臺,而綜合性、系統(tǒng)性和全面性的熱點問題的考查將成為公考的趨勢,并越來越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因此,最后一步就隆重登場——形成體系
第五步:形成體系
要將一個熱點形成體系就需要深入和拓展。深入,簡單地說就是將這個熱點進一步往下挖,看看還能挖出什么問題來。拓展,是指思考與這個社會熱點處于同一平面的還有什么相似的問題、同類的問題,把這些問題進行一個分析。例如,我們分析了城市道路的建設問題,我們會發(fā)現(xiàn)其實城市道路建設只是城市建設和規(guī)劃的一個小問題。城市建設和規(guī)劃還涉及到各方面的問題,那么我們再去分析一下城市建設和規(guī)劃還涉及到了哪些問題,這種深入和拓展不斷地進行,不斷地整理,就會發(fā)現(xiàn)自己掌握的熱點越來越豐富。
這樣分析的熱點多了以后,很快你就會發(fā)現(xiàn),你整理的熱點會逐漸形成一個系列,而這個系列會與你學習的理論暗合。這時,熱點分析對你來說,已經(jīng)是信手拈來,出口成章了。此時,你再去分析,你將要參加的考試最有可能考什么熱點,不過此時這個問題其實已經(jīng)不重要了,因為你已經(jīng)掌握了方法,無論考什么熱點,即便是從來沒見過,在考試時,你也會得心應手了。就像釣魚一樣,一條魚一條魚擺在那兒,既不方便攜帶又不方便儲存,因此需要用一條線將其串聯(lián),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
只有按照這五個步驟做完,你才能真正吃透一個熱點,將一個熱點問題理解深刻,那么時間久了,分析的熱點多了,考試的時候總會碰到與你平時學習和分析相似或相同的熱點話題,那么在解題時就會得心應手,游刃有余
第三步:各方言論
各方言論主要是指針對某個事件或是爭議,各方面的看法。通常對于社會熱點問題,各方都會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和見解,這個看法包含的內(nèi)容比較廣泛,可以找出各個方面的、各個行業(yè)的、各個職業(yè)的以及各個年齡段的人對這個事件和問題的看法,部分媒體還會將其作為專題報道和分析。而近幾年公務員考試呈現(xiàn)出一個非常明顯的趨勢就是觀點式材料的增多,即材料中會經(jīng)常出現(xiàn)對于某一個問題的探討,例如08年國考的怒江水電開發(fā)問題就引發(fā)了廣泛的爭議,從07年開始四川省的申論題目更是主要考查對各方觀點的評價。因此,學習熱點的過程中,找出各方的態(tài)度和看法,同時了解政府的態(tài)度對考取公務員更是一條捷徑。
一般來說,就某一個事件或是問題,我們需要找出三個方面的言論。第一個方面是專家的。一個事件發(fā)生以后,專家們針對這個事件都有什么樣的言論,這需要我們先找出來。例如,“躲貓貓”事件發(fā)生以后,涉及到多方面的內(nèi)容,主要是法律方面的問題,那么就可以去看一下法律專家針對這個事件都有哪些的言論,發(fā)表了什么看法等。還有一些大學的專家學者,他們又是怎么來看待這個事件的。這些都是專家的言論。了解專家的言論可以幫助我們拓寬思路,雖說我們答題時立場不是專家,但我國的專家基本上都是愛國的,因此他們某些建議、見解以及觀點可以幫助我們拓寬思路,幫助我們提出立意深、見解高的對策。第二個方面是政府的言論,也就是說政府的立場是什么樣的、政府官員怎么來看待這個問題的、政府的工作人員又是怎么解釋這個問題的。同時還需要了解了一下政府有沒有這方面的法律法規(guī)、相關(guān)政策和具體的措施等?!岸阖堌垺笔录唤衣吨螅颇鲜∥≌约捌渌恼賳T都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并采取了一些措施來解決這個事件,那么這些政府官員是怎么說的,他們采取的措施有哪些,就需要我們找出來。在學習熱點時就了解了政府的觀點,可以幫助我們在觀點式題目中節(jié)約時間并確立正確的觀點。
觀點式題目就是指題目要求就材料中某一問題的兩種觀點進行評價,例如09年4月四川省公務員考試申論試卷的最后一道題。這種題目的解題中最關(guān)鍵的一步就是確立觀點,考生需要明確自己是肯定哪一個觀點,否定哪一個。如果觀點確立錯誤,其結(jié)果就是偏題。而確立觀點的方法就是明確政府的態(tài)度,因此在平時的熱點學習就需要明確政府的傾向,了解政府對這個問題是怎么看的,這樣在考試中只需要樹立與政府的態(tài)度一致的觀點即可。
第三個方面是普通民眾的看法。普通民眾的看法找起來非常容易。“躲貓貓”事件發(fā)生之后,很多網(wǎng)友都在網(wǎng)上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還有些網(wǎng)友受云南省委宣傳部的邀請參與了整個事件的調(diào)查。這些網(wǎng)友他們都有哪些看法和觀點也是我們需要找出來的。普通民眾的看法大概了解一下,同時要注意一些心懷天下的智者的觀點和看法,幫助我們在分析問題和提對策時拓展思路并提出更有效的措施。
第四步:發(fā)表見解
其實當你認真做完前三步之后,對這個問題的本身就有了一個明確的認識,這個問題是什么、有什么樣的影響和什么樣的解決方案都已經(jīng)很清楚了。那么,你就可能忍不住要發(fā)表一些想法了。于是,你就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寫下來,包括對事件的發(fā)生、原因以及影響和最后如何解決等方面有什么看法都可以寫出來。但是,在寫的時候一定要對自己有一個嚴格的時間要求,比如40分鐘之內(nèi),寫滿1000字。寫完之后再回過頭來看,這1000字寫了哪些內(nèi)容,有什么遺漏的,還有什么其他的問題,怎樣進行進一步的修改等。這樣做其實相當于做了一道申論題目,以此可以幫助自己進一步理清思路,將前幾步零散的內(nèi)容串聯(lián)起來,運氣好的時候正好考到了你所復習的熱點和題目,你就可以將自己所寫的內(nèi)容默寫上去,相信這樣的試卷總比現(xiàn)場臨場發(fā)揮要好得多。
文章寫完了,你肯定對自己非常的不自信。因此,在論壇上會經(jīng)常看到有考生將自己的文章貼上去,希望別人拍磚指點。所謂“批閱十載,刪減五次,乃著《紅樓》”。而且一個人的觀點有時候容易偏頗,容易狹隘,一個人的思維容易局限于某一方面,因此這時就可以把這篇文章拿給自己的同學看一下,跟同學溝通一下,或者說直接交給老師,與老師做一個溝通。這個溝通除了寫作本身,還可以口頭上表達,把你的觀點和對這個問題的認識、看法等一一表達出來,這樣就可以進一步地知道你的認識是不是全面、觀點是不是偏激、還有哪些問題等,可以對你的文章進行完善。
這樣一系列工作做完了,基本上一個完整的熱點就學習完了。但是隨著公務員考試難度的不斷加大,孤立的熱點問題考查已經(jīng)逐漸在退出公考舞臺,而綜合性、系統(tǒng)性和全面性的熱點問題的考查將成為公考的趨勢,并越來越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因此,最后一步就隆重登場——形成體系
第五步:形成體系
要將一個熱點形成體系就需要深入和拓展。深入,簡單地說就是將這個熱點進一步往下挖,看看還能挖出什么問題來。拓展,是指思考與這個社會熱點處于同一平面的還有什么相似的問題、同類的問題,把這些問題進行一個分析。例如,我們分析了城市道路的建設問題,我們會發(fā)現(xiàn)其實城市道路建設只是城市建設和規(guī)劃的一個小問題。城市建設和規(guī)劃還涉及到各方面的問題,那么我們再去分析一下城市建設和規(guī)劃還涉及到了哪些問題,這種深入和拓展不斷地進行,不斷地整理,就會發(fā)現(xiàn)自己掌握的熱點越來越豐富。
這樣分析的熱點多了以后,很快你就會發(fā)現(xiàn),你整理的熱點會逐漸形成一個系列,而這個系列會與你學習的理論暗合。這時,熱點分析對你來說,已經(jīng)是信手拈來,出口成章了。此時,你再去分析,你將要參加的考試最有可能考什么熱點,不過此時這個問題其實已經(jīng)不重要了,因為你已經(jīng)掌握了方法,無論考什么熱點,即便是從來沒見過,在考試時,你也會得心應手了。就像釣魚一樣,一條魚一條魚擺在那兒,既不方便攜帶又不方便儲存,因此需要用一條線將其串聯(lián),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
只有按照這五個步驟做完,你才能真正吃透一個熱點,將一個熱點問題理解深刻,那么時間久了,分析的熱點多了,考試的時候總會碰到與你平時學習和分析相似或相同的熱點話題,那么在解題時就會得心應手,游刃有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