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培訓效果的評估重點復習資料(七)

字號:

三、 觀察法
    觀察法是指評估者在培訓結束以后親自到受訓者所在地工作崗位上,通過仔細觀察記錄培訓對象在工作中的業(yè)績進行比較,以此來衡量培訓對受訓者所起到的作用。
    四、 座談法
    將受訓者召集到一起開討論會,讓每一個員工講述自己通過培訓學會了什么,是如何把所學到的知識和技能應用到工作中的,以及他是否需要進一步幫助,需要什么幫助等問題,從中獲取關于培訓效果的信息。
    五、 內省法
    內省法由美國心理學家喬治.凱利(George Kelly)研究出來的一種方法,是他的個性形成理論的一部分。內省法能使個人清楚地了解到自己的觀念,讓個人可以用一面“鏡子”照出自己對世界的看法,因此它能夠預測調查對象對事物認識的變化,可以評估改變學員態(tài)度的培訓的效果。
    六、 筆試法
    筆試法用于了解學員已掌握的知識,它能在培訓期間向學員反饋有關信息,考察一段時間內的學習成果等。
    七、 操作性測驗
    操作性測驗是指通過對實際操作過程的觀察和評價來進行評估測驗的方法,它可應用于整個培訓,具有較高的表面效度;能加強學習效果,鼓勵學員在工作中應用培訓內容;能讓培訓師和學員了解教學效果。
    八、 行為觀察法
    行為觀察法是指觀察者選擇觀察方法,設計并利用觀察工具對觀察對象進行觀察評估的方法。
    第四單元 撰寫培訓效果評估報告
    學習目標
    掌握評估報告的撰寫要求,能夠起草培訓評估報告。
    能力要求
    1、評估報告的撰寫要求
    ①注意接受調查的受訓者的代表性,避免因調查樣本缺少代表性而作出不充分的歸納
    ②要盡量實事求是切忌過分美化和粉飾評估結果
    ③必須觀察培訓的整體效果以免以偏概全
    ④必須以一種圓熟的方式論述培訓結果中的消極方面,避免打擊有關培訓人員的積極性。
    ⑤當評估方案持續(xù)一年以上時間時,評估者需要作中期評估報告。
    ⑥要注意報告的文字表述與修飾。
    2、撰寫培訓評估報告的步驟:
    1.導言
    2.概述評估實施的過程
    3.闡明評估結果
    4.解釋、評論評估結果和提供參考意見
    5.附錄
    6.報告提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