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收相關法律第三篇重點難點匯總:刑法(3)

字號:

第三節(jié) 故意犯罪過程中的形態(tài)
     故意犯罪過程中的停止形態(tài)分為犯罪的完成形態(tài)和犯罪的未完成形態(tài)。犯罪既遂是犯罪的完成形態(tài),犯罪的預備、未遂和中止是犯罪的未完成形態(tài)。故意犯罪形態(tài)只能存在于犯罪過程中,過失犯罪和間接故意犯罪沒有犯罪的預備、未遂和中止形態(tài)。對于過失犯罪和間接故意犯罪,只有成立與否問題,而沒有既遂與未遂問題。
     一、犯罪既遂
     犯罪既遂是指故意實施的犯罪行為具備了特定犯罪構成的全部要件所呈現(xiàn)的犯罪停止形態(tài)。
     判斷犯罪既遂與未遂的標準:犯罪實行行為是否符合特定犯罪構成的全部要件。
    犯罪既遂有以下四種類型:
     (1)結果犯
     結果犯以法定的危害結果是否實際發(fā)生,作為區(qū)分犯罪既遂和未遂的標準。
     (2)危險犯
     危險犯以法定的危害結果發(fā)生的危險狀態(tài)的出現(xiàn),作為區(qū)分犯罪既遂和未遂的標準。
     (3)行為犯
     行為犯以法定的犯罪行為是否完成,作為區(qū)分犯罪既遂和未遂的標準。
     (4)舉動犯
     舉動犯罪不存在犯罪未遂。只要行為人著手實施犯罪行為,犯罪即告完成并完全符合犯罪構成。
     二、犯罪預備
     犯罪預備,是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但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著手實施犯罪的停止形態(tài)。其特征有:
     (1)主觀上為了犯罪。
     (2)行為人已經實施犯罪預備行為。
     (3)犯罪預備行為必須在著手實行犯罪前停頓下來。
     如果已進入著手實行犯罪階段而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停止下來,則成立犯罪未遂。
     (4)犯罪預備行為在預備階段停頓下來,未能著手實行犯罪是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如果行為人自動放棄預備行為或自動不著手實行犯罪,則成立犯罪中止。
     ◆對于預備犯罪,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三、犯罪未遂
     犯罪未遂,是指已經著手實行犯罪,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所呈現(xiàn)的犯罪停止形態(tài)。其特征有:
     (1)已經著手實行犯罪
     (2)犯罪沒有得逞
     (3)犯罪沒有得逞是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
     犯罪預備發(fā)生在預備階段,而犯罪未遂發(fā)生在實施犯罪的階段。
     ◆對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四、犯罪中止
     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過程中,行為人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fā)生,因而未完成犯罪的一種犯罪停止形態(tài)。包括自動放棄犯罪和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fā)生兩種情況。
     1、自動放棄犯罪的犯罪中止的特征是:
     (1)必須在犯罪預備或犯罪實行過程中放棄犯罪。
     (2)必須是自動放棄犯罪
     (3)必須是徹底放棄犯罪
     2、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fā)生的犯罪中止
     必須自動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犯罪結果發(fā)生。如果行為人雖然采取了各種挽救措施,但未能有效防止法定犯罪結果發(fā)生的,不能認為是犯罪中止。
     ★預備、未遂、中止,三者都是停止了犯罪,但是,預備和未遂是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造成的,而中止則是犯罪人自己的原因,是出于本人意愿主動放棄犯罪。
    對于中止犯罪,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