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莊2009年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試語文試題

字號: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A.岑寂(cén) 揆度(kuí) 下乘作品(chéng) 望風披靡(mí)
    B.筵席(yán) 投奔(bēn) 怏怏不樂(yàng) 一模一樣 (mú)
    C.磐石(pán) 喋血(xiě) 暴殄天物(tiǎn) 貽笑大方(yí)
    D.拗開(ǎo) 歆羨(xīn) 摩肩接踵(zhǒng) 道行高深(héng)
    【答案】D A項“靡”音mǐ; B項“奔”音bèn; C項“血”音xuè
    2.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完全相同的一組是
    A.俾使 庇護 舞弊 麻痹 秘魯
    B.通緝 垃圾 躋身 齏粉 箕踞
    C.微疴 恪守 克扣 溘然 窠臼
    D.親戚 學期 圯毀 豆萁 沏茶
    【答案】B 全讀jī。A“俾使”讀bǐ,其余讀bì。C“微疴”“窠臼”讀kē,其余讀kè。D“圮毀”讀pǐ,“豆萁”讀qí,其余讀qī
    3.下列各組詞語中書寫正確的一組是
    A.提練 賄賂 夙興夜寐 匪夷所思 B.伶俜 城廓 光怪陸離 藏污納垢
    C.回溯 瑕疵 怨天尤人 莫名其妙 D.樊籠 騏驥 絡(luò)懌不絕 殞身不恤
    【答案】C A項“練”應(yīng)為“煉”;B項“廓”應(yīng)為“郭”;D項“懌”應(yīng)為“繹”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恰當?shù)囊唤M是
    ①井岡山、遵義、延安和西柏坡,是中國革命的幾處 。
    ②一幅幅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 畫卷,鑄就了一部部炎黃子孫威武不屈的英雄史詩。
    ③活在人心即永恒,死得其所即不朽,每一個抗震救災(zāi)為愛付出的人都值得 。
    A.勝地 激昂 記憶 B.圣地 激揚 記憶
    C.圣地 激昂 銘記 D.勝地 激揚 銘記
    【答案】C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話中橫線處的詞語,恰當?shù)囊唤M是
    老師保護學生_____是責任所在,義務(wù)使然,更是師德之魂的體現(xiàn)。在生死時速的危急之中,老師如果有絲毫的膽怯,都______讓他選擇逃避。責任,并不總是壯烈的理由,而人性,而存于一個師者心目中無比崇高的道德良知,卻是______的,是在任何時候都有力量的。
    A.不只 足以 永恒 B.不止 用以 永恒
    C.不只 用以 永存 D.不止 足以 永存
    【答案】A 不止:①繼續(xù)不停;②表示超出某個數(shù)目或范圍。不只:不但,不僅。足以:完全可以,夠的上;用以:用來;永恒:永遠不變;持久:保持長久。
    6.下列各句都運用互文修辭手法的一組是
    ①主人忘歸客不發(fā)。 ②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 ③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
    ④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 ⑤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
    ⑥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 ⑦南取漢中,西舉巴、蜀,東割膏腴之地。
    ⑧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jīng)營,齊楚之精英。 ⑨主人下馬客在船。
    A、①③④⑥⑦  B、②③⑥⑧⑨ C、①②⑤⑥⑨  D、①②⑥⑦⑨
    【答案】B運用互文手法的有①②③⑥⑧⑨
    7.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聽了抗震救災(zāi)的英雄報告,使我深深感受了中華民族在災(zāi)難面前的不屈意志;每一位英模背后,都傲然矗立著一個英雄的集體。
    B.報道配發(fā)的插圖中,溫總理那憔悴但堅毅的面龐、焦急卻鎮(zhèn)定的神色,無不讓人感動得熱淚盈眶。
    C.作為一個馬上就要進入高考考場的高三學生,聽課,練習,作筆記,都要從彌補弱點和總結(jié)規(guī)律為出發(fā)點做起。
    D.這雙曾經(jīng)傳播了無數(shù)知識的手臂,在地震發(fā)生的一瞬間從死神手中奪回了年輕的4個生命,手臂上的傷痕清晰地記錄了這一切!
    【答案】B A 殘缺主語,去掉“使”;C句式雜糅;D“4個”應(yīng)放在“年輕的”前面。
    8.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A.政府救助的第一批活動板房安裝完畢,一部分都江堰災(zāi)民已遷入新居,他們安土重遷,開始新的生活。
    B.傍晚的大山空無一人,非常寂靜,余震不時地發(fā)生,空谷足音也格外地響,更增添了幾分恐怖。
    C. 為了安置紛至沓來的志愿者,鎮(zhèn)政府撥給了志愿者三頂帳篷,可是,充滿愛心的志愿者們卻又把帳篷全部送給了災(zāi)民。
    D. 預(yù)計2008年奧運會期間,將會有數(shù)千萬人聚集到北京,那個時候的北京,一定是浩如煙海了。
    【答案】C A “安土重遷”指安于本鄉(xiāng)本土,不愿輕易遷移。B“空谷足音”在寂靜的山谷里聽到腳步聲。比喻極難得到音信、言論或來訪。 D“浩如煙?!毙稳莸浼?、圖書等極為豐富。
    9.宋詞、唐詩中常用典。對下列詞句中用典所涉及的歷史人物。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①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②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③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④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
    ⑤《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A.①周瑜 ②諸葛亮 ③劉裕 ④杜牧 ⑤諸葛亮
    B.①諸葛亮 ②劉備 ③劉義隆 ④柳永 ⑤諸葛亮
    C.①諸葛亮 ②孫權(quán) ③劉義隆 ④杜牧 ⑤諸葛亮
    D.①周瑜 ②諸葛亮 ③劉裕 ④杜牧 ⑤劉備
    【答案】A
    10.依次填入括號中的虛詞,正確的一項是
    ①此非曹孟德之詩( ) ②是造物者之無盡藏( )
    ③而不悲者無窮期( ) ④又可冀其成立( )
    ⑤予得專而名( ) ⑥不知周之夢為蝴蝶( )
    A.乎 也 矣 邪 焉 與 B.哉 也 矣 乎 也 耶
    C.乎 矣 也 邪 焉 耶 D.邪 矣 乎 也 也 與
    【答案】A
    二 (6分,每小題2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題。
    哲學是民族之魂。哲學標志著一個民族對它自身自覺意識所達到的高度和深度,體現(xiàn)著它的心智發(fā)育和成熟的水準。從這一意義上說,創(chuàng)造“當代中國哲學”,實質(zhì)上就是要創(chuàng)造中華民族的“思想自我”。一個社會和民族要站起來,當然經(jīng)濟上的實力是必要的基礎(chǔ),然而這并不是關(guān)鍵,關(guān)鍵在于首先要從思想上站立起來。一個思想上不能站立的民族,哪怕它黃金遍地,也不可能真正成為主宰自己命運的主人。當今中國社會正處在社會轉(zhuǎn)型的關(guān)鍵時期,它內(nèi)在地要求人們從理性的高度來判斷中國社會的歷史方位,澄清社會發(fā)展的價值前提,展望未來發(fā)展的可能道路,也即是說,創(chuàng)建當代中國哲學理論,乃是中國人反思自己的生命歷程、理解自己的生存境遇、尋找自己未來的發(fā)展道路的內(nèi)在要求和迫切需要。
    回顧改革開放以來的二十多年,毫無疑問,我們的哲學研究取得了許多重大的進展。但另一方面,我們?nèi)狈?yīng)有的自我創(chuàng)造,失落了我們的“哲學自我”。長期以來,我們用于哲學研究的主要精力都是圍繞著別人的理論進行的。從別人那里輸入問題、引進概念、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注釋他人思想、解釋他人著作、轉(zhuǎn)介他人觀點,幾乎忘了我們的“自我”。有了這一段歷史經(jīng)歷,我們現(xiàn)在更應(yīng)該清醒,應(yīng)該把哲學研究的主要精力轉(zhuǎn)移到創(chuàng)建屬于自己的當代哲學理論方面上來。
    這里說的“當代中國哲學”,首先意味著它是“中國的”:它在生活基礎(chǔ)、思想主題、問題意識、表述風格等方面,都應(yīng)該反映出自己鮮明的“民族個性”。其次,它是“當代的”“中國哲學”:毫無疑問,它作為中國哲學必須充分吸收中國傳統(tǒng)哲學豐富的文化資源,但它的基點是立足中國的當代現(xiàn)實,它的理論應(yīng)該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再次,哲學的“民族性”和“時代性”只能通過哲學家個體生命的理論活動去體現(xiàn),因此,“中國當代哲學”作為中國哲學家通過個人生存體驗和生命領(lǐng)悟自由獨立的思想探索的產(chǎn)物,它必然凝聚著哲學家強烈的個性。后,“當代中國哲學”生長在世界發(fā)展到今天的理論語境,它必須以人類文化已有的全部歷史成果為基礎(chǔ),并廣泛地吸鈉別國一切有價值的先進思想,從這一意議上說,它作為中國當代的哲學,同時也就具有了世界性和人性。
    11.根據(jù)文中所給的信息,下列對“哲學是民族之魂”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我國古代哲學思想深厚,現(xiàn)代有馬克思哲學指導,我們研究哲學,主要是將這些理論進行整合。
    B.哲學標志著一個民族對它自身理性認識所達到的高度和深度。
    C.當今中國社會正處在社會轉(zhuǎn)型的關(guān)鍵時期,社會發(fā)展需要哲學的指導。
    D.哲學能從理論高度直面民族的歷史與現(xiàn)實,對民族思想、文化進行反思、總結(jié)、探索。
    1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哲學標志著一個民族的心理水準,主要作用是判斷本民族的歷史方位。
    B.發(fā)展中國哲學應(yīng)努力從別的國家引進新的思考,努力解決他們和我們國家所面臨的共同問題。
    C.創(chuàng)建當代中國哲學是中國人反思自己的生命歷程,理解自己的生存境遇以及尋找未來道路的內(nèi)在需求。
    D.改革開放以來,哲學研究取得了成績,特別是在引進概念、轉(zhuǎn)介他人觀點方面有了較大的突破。
    13.根據(jù)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斷錯誤的一項是:
    A.一個民族的站立,要有站立的精神與思想,這些都離不開哲學的指導。
    B.全球化在加速,為防止西化,我們的哲學研究應(yīng)突出時代性與世界性。
    C.我們要學習西方先進的哲學理論,但別人的理論是無法代替我們當代中國人的哲學思考的。
    D.中國在21世紀,需要有著自己獨特鮮明個性的大哲學家,構(gòu)建“當代中國哲學”的大廈。
    【答案】11.A(既不解答哲學是民族之魂,在內(nèi)容上也不準確。我們的哲學研究應(yīng)當針對現(xiàn)代中國問題)
     12.C(A項表述不全面,對主要作用表達不當; B、D與原文不符,題中的提法恰是原文批評目前我國哲學研究存在的問題。)
     13.B(為防止西化,我們的哲學研究應(yīng)突出民族性,而不是“世界性”。)
    三 (10分)
    甫,字子美,京兆人。審言生閑,閑生甫。少貧不自振,客吳越、齊趙間。李邕奇其材,先往見之。舉進士不中第,困長安。
    天寶十載,玄宗朝獻太清宮、饗廟及郊,甫奏賦三篇,帝奇之,使待詔集賢院,命宰相試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衛(wèi)率府胄曹參軍。數(shù)上賦頌,高自稱道,且言:“先臣恕、預(yù)以來,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審言以文章顯。臣賴緒業(yè),自七歲屬辭,且四十年,然衣不蓋體,常寄食于人,竊恐轉(zhuǎn)死溝壑,伏惟天子哀憐之。若令執(zhí)先臣故事,拔泥涂久辱,則臣之述作,雖不足鼓吹六經(jīng),先鳴數(shù)子,至沉郁頓挫,隨時敏給,揚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忍棄之!”
    會祿山亂,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肅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為賊所得。至德二年,亡走鳳翔,上謁,拜左拾遺。與房琯為布衣交,琯時敗兵,又以琴客董廷蘭之故罷相,甫上疏言:“罪細,不宜免大臣?!钡叟?,詔三司雜問。宰相張鎬曰:“甫若抵罪,絕言者路?!钡劢猓粡蛦?。
    時所在寇奪,甫家寓鄜,彌年艱窶(lǚ 貧),孺弱至餓死,因許甫自往省視。從還京師,出為華州司功參軍。關(guān)輔饑,輒棄官去??颓刂?,負薪拾橡栗自給。流落劍南,營草堂成都西郭浣花溪。召補京兆功曹參軍,不至。會嚴武節(jié)度劍南西川,往依焉。武再帥劍南,表為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武以世舊,待甫甚善,親詣其家。甫見之,或時不巾,而性褊躁傲誕,常醉登武床,瞪視曰:“嚴挺之乃有此兒!”武中銜之。一日,欲殺甫,集吏于門,武將出,冠鉤于簾者三,左右走報其母,力救得止。
    甫放曠不自檢,好論天下大事,高而不切也。與李白齊名,時號“李杜”。
    (唐才子傳)
    14.下列加點詞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的是
    A. 少貧不自振 振:通賑,救濟 B. 迨審言以文章顯 迨:等到
    C. 竊恐轉(zhuǎn)死溝壑 竊:暗地里,暗自 D. 親詣其家 詣:看望
    【答案】D
    15.下列句子中“其”與“有臣如此,陛下其忍棄之?”意義相同的是
    A.李邑奇其材 B.安陵君其許寡人!
    C.其信然邪?其夢邪? D.其孰能譏之乎?
    【答案】D.題干的“其”為副詞,表反問“難道”。A人稱代詞“他的”;B副詞,期望命令;C連詞,選擇;D副詞,反問
    16.下列句中加點的字與“表為參謀”中的“表”字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朝濟而夕設(shè)版焉 B.夫雖無四方之憂
    C.一人升天,仙及雞犬 D.窮予生之光陰以療梅
    【答案】C 名詞動用
    17.下列句子都能夠表現(xiàn)杜甫“放曠不自檢”性格特點的一項是
    ①沉郁頓挫,隨時敏給 ②客秦州,負薪拾橡栗自給 ③關(guān)輔饑,輒棄官去
    ④甫見之,或時不巾 ⑤常醉登武床,瞪視 ⑥武中銜之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①②③ D.④⑤⑥
    【答案】D
    18.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杜甫年少時生活貧困,但很有才能。他客居在吳越等地,李邑很看重他,第一個去看望他,推薦他參加進士考試沒有考中,滯留在長安。
    B. 玄宗到太清宮朝獻,祭祀宗廟,并到郊外祭天的時候,杜甫獻上賦頌三篇,皇上覺得他很有才,就讓他在集賢院待詔,命宰相考考他的文章。
    C. 房琯因罪降職,杜甫上言為之脫罪而惹怒肅宗。在宰相張鎬的勸說下,肅宗才平息了怒氣,不再讓三司共同追究杜甫的罪過。
    D. 嚴武因為自家與杜甫是世代交誼,就對杜甫十分優(yōu)待。而杜甫性格急躁,氣量狹小,又傲慢放肆,常常對嚴武不恭,以致于嚴武為此心中懷恨,想殺掉他。
    【答案】A 不是“第一個去看望他”,也不是“推薦他”參加考試。
    第Ⅱ卷
    四、(31分)
    19.把第Ι卷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若令執(zhí)先臣故事。
    2.孺弱至餓死,因許甫自往省視
    3.肅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為賊所得。
    1譯文:如果能讓(我)操祖先的舊業(yè)。
    得分點:省略句賓語“我”譯出,1分;故事,先輩的事業(yè)(職業(yè))譯出,1分。
    2.譯文:(杜甫)幼弱(的孩子)快要到餓死的程度了,于是(朝廷)允許杜甫自行回家看望家人。
    得分點:孺弱至餓死,句意1分;因,于是,許,答應(yīng),允許,1分;自往省視,句意1分。
    3.譯文:肅宗即位后,(杜甫)身穿破舊衣衫,從鄜州想要投奔肅宗所在之地,被叛軍俘獲。
    20.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5分)
    1.禍患常積于忽微, 。歐陽修•伶官傳序
    2.虹銷雨霽,彩徹云衢。 , 。 ,
    ;雁陣驚寒, 。王勃《滕王閣序》
    3.碧云天,黃花地, ,北雁南飛。 ?______________。
    王實甫《西廂記》
    4. 且夫天地之間,________________茍非吾之所有,______________。蘇軾《赤壁賦》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隔葉黃鸝空好音。杜甫《蜀相》
    6. 身無彩鳳雙飛翼,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隱《無題》
    7. 日月之行, ;星漢燦爛, 。曹操《觀滄?!?BR>    21.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完成后面問題(8分)
    與夏十二登岳陽樓 李 白
    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云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涼風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陽時作此詩。
    ①詩中“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寫作“雁別秋江去”。人們普遍認為“雁引愁心去”要比“雁別秋江去”更好。請你把兩句做一簡要比較,說說前句好在哪里。(4分)
    ②結(jié)合詩人的經(jīng)歷,談?wù)勗姼璞磉_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答案】 ①“引”在文中是“帶走”的意思,②大雁有意為詩人帶走愁心,君山有情為詩人銜來好月,愁去喜來,互相映襯。③通過擬人手法,表達出了李白流放遇赦后的高興心情。而“別秋江”則只寫雁兒冷漠地離別秋江,缺乏感情色彩,形象也不夠生動活潑。
    這時候正值遇赦的李白,心情輕快,眼前景物也顯得有情有意,表達了詩人歡樂和喜悅的心情。
    五、(18分)
    ①公元762年秋,病骨支離的李白什么都不需要了,惟要酒,酒。他一生醉得太多了,但這是后。他舉杯邀月,卻發(fā)現(xiàn)月在水里,他悠悠忽忽撲進水中,抱月而眠。依照古禮,溺死不詳,何況是醉酒落水。他的親朋對此諱莫如深。可這實在是詩人的死法。誰像他這樣認真又天真一生?連死都是一首詩。他那天籟似的詩文,他那橫空出世的才華,萌芽于何方?他與我們?yōu)楹稳绱瞬煌?BR>    ②李白的生命是由西域移植到大唐版圖的。從李白幼年上溯約一百年,李白家族在隋末遭受重大變故,全家人從隴西成紀流放于遙遠的中亞碎葉。李百五歲那年,在中亞度過了漫長歲月的李白家庭有舉家內(nèi)遷。這個漂泊的家族在地廣人稀的西域,在以游牧者為主體的人民中間,頑強生存上百年,完全拒絕異族血液是不可能的——李白至少是半個胡兒吧?這僅僅是我的猜想。
    ③這個漂泊的家族終于孕育了一位偉大的漂泊者。歷史在此與一位偉大的天才相遇。
    ④唐朝是中國歷具光彩的時代,開朗雍容的氣勢在整個封建社會空前絕后。只有大唐江山才能安措天才李白那樣的腳步。歷史的偉大契機在此生成。沒有那個開放的時代,這個飽含異質(zhì)的天才會被扼殺;沒有這個天才的加入,那個時代也會減卻許多光輝。
    ⑤異域情調(diào)、漂泊情懷其實充滿李白所有詩文。李白是沒有故鄉(xiāng)的,或者說無處不是故鄉(xiāng),醉酒的地方就是故鄉(xiāng)。他由碎葉入蜀,由蜀入荊楚入山東,由山東又輻射到大唐各地,沸騰的血液使他不能在任何一個地方安住,他永遠行走在漂泊的長路上,飲他的酒,灑他的淚,唱他的歌。詩人拒絕根的存在。這是徹底的漂泊情懷:把生命看做一場純粹的漂泊,并這樣實踐著,在中國文化是沒有第二人的。
    ⑥李白實在是中國詩人中的游俠。他的浪漫、癲狂、愛恨情仇、寂寞與痛苦、夢與醒,它的豪情義氣,它的漂泊,全都達于極端。在他眼里,游俠比皓首窮經(jīng)的儒生光彩多了。即使闖進了朝廷,他那強橫的乃至有些無賴的游俠脾氣也是不改的。力士脫靴,貴妃捧墨,御手調(diào)羹,他要求權(quán)貴尊重他,皇帝也應(yīng)把他當朋友才好。他不習慣仰視。
    ⑦在喀什、若羌、阿勒泰、伊犁這些西域城市之間跋涉,每個地方的人文地理都給我有力的震撼。幾十個世紀以來,這片廣袤的大地為游牧民族提供了表演的舞臺,今日,我們?nèi)阅芨惺艿接文琳吆笠岬膯渭兣c猛烈。昆侖山、天山、阿勒泰山,像橫亙中亞細亞的三架豎琴,將咚咚的馬蹄聲傳遞到遙遠的地方。騎士們賁張的血脈不理會任何荒涼。成吉思汗的馬隊從塔爾巴哈臺從伊犁河從阿勒泰山掠向中原,將浩瀚的里海變成內(nèi)陸湖。多么兇蠻單純而強烈的節(jié)奏?。±畎讖牧硪粋€方向來了,大地高山冰川駿馬胡姬,化為他精神的馬隊。他不在意中原已有的溫柔敦厚細膩空靈,大筆橫掃,狂飆突進,給大唐詩壇注入西域騎士的剽悍與純粹,令所有騷人墨客為之一驚。洞庭煙波,赤壁風云,蜀道猿啼,浩蕩江河,全都一下子飛揚起來。
    ⑧游俠李白颯沓而來,他的雙腳和詩筆生動了大唐山水。
    選自《在西域讀李白》夏立君,有刪節(jié)
    22. 作者說李白“連死都是一首詩”,的意思是說
    。(4分)
    23.作者在第一段中問:“他們與我們?yōu)楹稳绱瞬煌俊睆娜目蠢畎着c一般的詩人的不同之處在哪里?其緣由何在?(6分)
    24.第三段“歷史在此與一位偉大的天才相遇”和第四段“歷史的偉大契機在此生成”兩句中的“此”分別指什么?(4分)
    前者指: ;后者指: 。
    25.第八段中“他的雙腳和詩筆生動了大唐山水”該怎樣理解?(4分)
    【答案】22是說李白醉酒落水抱月長眠的生命終結(jié)方式具有浪漫主義色彩。
    23一問,李白與一般詩人的不同:異域情調(diào),漂泊情懷。(5段首句即觀點句2分)二問,緣由:①李白有游牧民族的血統(tǒng)。(2段末句,2分)②李白是中國詩人中的游俠。(6段首句,2分)③李白有西域騎士的剽悍與純粹。(7段議論句,2分)
    24前者:天才李白的橫空出世(這個漂泊的家族);后者:包含異質(zhì)的李白與開朗雍容的大唐相遇了。
    25李白漫游大唐各地,發(fā)現(xiàn)并用詩歌撒播了各地的風情與美麗。
    六 (5分)
    26.給下面一段報道加上標題:
    據(jù)四川省交通廳提供的新情況,目前四川國、省干線公路網(wǎng)絡(luò)運行正常,運送救災(zāi)物資和傷員的車輛可從多個通道到達所有地震重災(zāi)縣,254個震后公路交通中斷的鄉(xiāng)鎮(zhèn),已搶通248個。
    新中國歷規(guī)模大的運力調(diào)度與集結(jié)、范圍廣的跨區(qū)域協(xié)同運輸、難度大的運輸保障、大規(guī)模的應(yīng)急運輸行動,50余天來,沿著筑路人搶通的四川地震災(zāi)區(qū)的崎嶇山路展開。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迄今為止,四川省公路客運管理局共向社會征集客車17299輛、貨車39490輛,投入到抗震救災(zāi)道路運輸應(yīng)急保障中。
    【答案】四川干線公路網(wǎng)絡(luò)已經(jīng)運行正常
    27. 按要求補充下面空白處的內(nèi)容。(3分)
    王大明正在陽臺上澆花,樓下的阿姨說:“大明,你真可愛啊,我剛晾的被單也錦上添花了。”
    (1)你聽出趙阿姨的言外之意是: 。
    (2)如果你是王大明,你應(yīng)該這樣回答趙阿姨: 。
    【答案】你聽出趙阿姨的言外之意是:你把我的被單弄臟了。
    如果你是王大明,應(yīng)該這樣回答趙阿姨:對不起,我以后一定注意。
    七 (60分)
    28.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作文
    有的人在抱怨公德淪喪時,卻順手將手上的垃圾扔出車窗之外;有的人在抱怨世態(tài)炎涼時,卻避之不及地繞開需要他幫助的場所;有的人在抱怨缺少真誠時,卻暗室虧心,有意傷害他人……
    中國人有句古話:知足者長樂。一味抱怨的人永遠不會快樂也不會長進,因為他們只想著沒得到的,從不對已得到的懷有感恩之情,他們少有的是積極心態(tài),看到的總是別人的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