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避免炒作,今年高考成績排在江蘇省前100名的考生再也無法在媒體上看到自己的具體名次。這是江蘇省首次取消高考排名。而為避免名次“隱身”影響考生填報志愿,江蘇省教育部門正在考慮通過電話單獨通知等方式,私下告知這些考生他們的具體排名。
不過,雖然今年沒有官方公布的狀元,江蘇媒體關注狀元的熱度依舊不減,大家各展神通,尋找他們認為的疑似“狀元”。
多位高分考生只查到含糊排名
普通類本科本一348分!本二326分!(江蘇實行最新高考模式,就語文、數(shù)學、英語三門算分,總分480分,其他學科按ABC分等級———編者注)。24日下午4時,江蘇省教育廳召開新聞發(fā)布會公布今年普通高校招生各批次錄取最低控制分數(shù)線。同時宣布,高考成績由各市招辦以《考生成績通知單》的形式,在各批次省最低錄取控制分數(shù)線公布后24小時內(nèi)送達每個考生,同時開通網(wǎng)上免費查詢成績系統(tǒng)。
“怎么只有成績而沒有名次?”當晚,當一位考生登錄江蘇省教育考試院的網(wǎng)站查詢自己的高考成績時,卻發(fā)現(xiàn)電腦上只顯示了各科成績以及總分,在“位次”那一欄注的是“全省前100名”,而沒有具體名次。
除了這位考生,其他幾位分別考了423分、433分、440分的考生,通過電話或者網(wǎng)絡查詢時也都只查到了成績和一個含糊的排名“全省前100名”。
第1名和第100名沒必要區(qū)別對待
江蘇省教育廳副廳長胡金波告訴記者,往年考生成績揭曉時,其在全省的排名也一并公布。今年江蘇省對前100名考生的具體名次都不公布,是為了落實省里的最新規(guī)定,“不宣傳中高考成績,不宣傳中高考升學率,不炒作中高考狀元”。其實,江蘇省的2008高考方案早就明確,高考是對學生的統(tǒng)考科目、學業(yè)水平測試和綜合素質(zhì)評價等三個方面的綜合考量,考生在某一方面得到高分還不能算真正的優(yōu)秀。
江蘇省教育部門表示:“從素質(zhì)教育的角度來看,其實排名第一的考生和排名第100的考生都是高分考生,沒必要區(qū)別對待。所以教育部門希望通過取消排名,讓媒體不要集體炒作‘狀元’。”
有家長擔心:不知道具體名次,填報北大、清華這樣的心中還是沒底。對此,胡金波表示,省教育考試院會和這些高分考生單獨聯(lián)系,不會影響他們填報志愿。
媒體:全省“搜”疑似狀元
盡管如此,當?shù)孛襟w對“高考狀元”的集中報道并未停止,包括揚子晚報、南京晨報等當?shù)孛襟w在內(nèi),都搜出了“疑似高考狀元”狀元并作了報道。
揚子晚報昨天報道了該報搜尋到的全省“疑似”理科、文科分,分別為張家港考生吳敵和蘇州考生潘怡婧,該報稱:“我們不會過多影響這些孩子,但是,他們在高考中能脫穎而出殊為不易,報紙的報道,也算是對他們的一個褒賞吧。”
揚子晚報記者張琳解釋說,媒體之所以在排名“隱身”后對高考狀元的報道熱情不減,其實還是緣于公眾對此類信息的大量需求。“公眾都很關注高考狀元或者高分考生的學習方法、家庭環(huán)境、教育背景等?!币虼嗣襟w也相應對此進行集中報道。
考生:擔憂產(chǎn)生報考時間差
張琳在采訪中發(fā)現(xiàn),取消高考排名,確實讓一些高分考生和他們的家長在填報志愿上有些為難。 按照慣例,高分考生會根據(jù)自己的全省排名,咨詢北大、清華等的招生人員,詢問是否可以填報志愿,但24日記者采訪的一名高分考生,卻由于無法得知自己的排名,在填報北大志愿時產(chǎn)生了猶豫,“我們咨詢了北大的招生老師,他們也不清楚該考生的排名”。
雖然江蘇省教育廳的相關負責人表示考慮通過電話通知等方式告知高分考生各自的名次,“但家長們現(xiàn)在還是普遍擔心,告知的過程和填報志愿間會有時間差,這在心理上還是會給考生、家長帶來一定壓力”。
專家觀點不一
教育專家、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認為,不公布“狀元”為淡化應試教育傾向、推進素質(zhì)教育樹立了良好的導向?!斑@只是好的開端,真正要取得進一步的效果,關鍵要像山東省那樣‘真刀真槍’,如有違規(guī)炒作的,發(fā)現(xiàn)一起,公布一起,處理一起?!?BR> 去年山東出臺嚴禁進行高考成績排名、宣傳“高考狀元”的規(guī)定,對當年違反規(guī)定的部分市、縣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作出了嚴肅處理,并且在今年高考前再次進行了強調(diào)。
長期關注高考狀元、稱跟全國400多個狀元做過交流的中科院心理所專家王極盛昨日接受人民網(wǎng)訪談,他表示,自己不太贊成不公布狀元和百名之內(nèi)高分考生的名次。他認為,全民矚目高考狀元是情理之中的事,因為中國自古以來就有狀元情結。適當宣傳、報道高考狀元成功規(guī)律,對于后來者是好事。同時,他也認為,報道也常有過頭的地方。
葵花點穴手
本期主持 謝秋蓮
哲學家黑格爾說“存在即合理”,意思是現(xiàn)實的東西都是合乎理性的。具體到高考狀元這件事,一是國民有1000多年的狀元情結(其背后是一考定終身還沒有根本性的改變),二則因中華民族更為綿遠的榜樣文化的影響,使公眾對狀元有天然的信息需求。在這個基礎上,媒體報道誰是狀元、狀元是怎樣學習的并無可厚非,甚至還有激勵作用。
只是,凡事要把握一個度。一些報道偏離了方向,唯分是舉,將狀元炒成天才,或鼓吹死記硬背、題海戰(zhàn)術等,甚至上升到迷信穿什么、吃什么的地步。而且,政府、教育部門、學校甚至商家都參與了進來,借以謀取升遷、生源或金錢的收入,狀元們往往也被捧得暈暈乎乎,不知所以。助長了對分數(shù)和應試教育的崇拜。事實上,考生優(yōu)不優(yōu)秀,不是一次考試的分數(shù)就能決定的。如江蘇教育考試院所言,第100名跟第一名之間并沒有什么差別。
因此,這兩年,教育部三令五申,要求各地禁止炒作狀元。但出于各自的利益,一些地方陽奉陰違。在這個背景下,江蘇索性釜底抽薪,不再公開前100名考生的具體名次,是個良好開端。不過,就如傳說中的葵花點穴手,雖然神奇,卻只是暫時“凍”住經(jīng)脈。能否真正奏效,還得看后續(xù)“功夫”。
不過,雖然今年沒有官方公布的狀元,江蘇媒體關注狀元的熱度依舊不減,大家各展神通,尋找他們認為的疑似“狀元”。
多位高分考生只查到含糊排名
普通類本科本一348分!本二326分!(江蘇實行最新高考模式,就語文、數(shù)學、英語三門算分,總分480分,其他學科按ABC分等級———編者注)。24日下午4時,江蘇省教育廳召開新聞發(fā)布會公布今年普通高校招生各批次錄取最低控制分數(shù)線。同時宣布,高考成績由各市招辦以《考生成績通知單》的形式,在各批次省最低錄取控制分數(shù)線公布后24小時內(nèi)送達每個考生,同時開通網(wǎng)上免費查詢成績系統(tǒng)。
“怎么只有成績而沒有名次?”當晚,當一位考生登錄江蘇省教育考試院的網(wǎng)站查詢自己的高考成績時,卻發(fā)現(xiàn)電腦上只顯示了各科成績以及總分,在“位次”那一欄注的是“全省前100名”,而沒有具體名次。
除了這位考生,其他幾位分別考了423分、433分、440分的考生,通過電話或者網(wǎng)絡查詢時也都只查到了成績和一個含糊的排名“全省前100名”。
第1名和第100名沒必要區(qū)別對待
江蘇省教育廳副廳長胡金波告訴記者,往年考生成績揭曉時,其在全省的排名也一并公布。今年江蘇省對前100名考生的具體名次都不公布,是為了落實省里的最新規(guī)定,“不宣傳中高考成績,不宣傳中高考升學率,不炒作中高考狀元”。其實,江蘇省的2008高考方案早就明確,高考是對學生的統(tǒng)考科目、學業(yè)水平測試和綜合素質(zhì)評價等三個方面的綜合考量,考生在某一方面得到高分還不能算真正的優(yōu)秀。
江蘇省教育部門表示:“從素質(zhì)教育的角度來看,其實排名第一的考生和排名第100的考生都是高分考生,沒必要區(qū)別對待。所以教育部門希望通過取消排名,讓媒體不要集體炒作‘狀元’。”
有家長擔心:不知道具體名次,填報北大、清華這樣的心中還是沒底。對此,胡金波表示,省教育考試院會和這些高分考生單獨聯(lián)系,不會影響他們填報志愿。
媒體:全省“搜”疑似狀元
盡管如此,當?shù)孛襟w對“高考狀元”的集中報道并未停止,包括揚子晚報、南京晨報等當?shù)孛襟w在內(nèi),都搜出了“疑似高考狀元”狀元并作了報道。
揚子晚報昨天報道了該報搜尋到的全省“疑似”理科、文科分,分別為張家港考生吳敵和蘇州考生潘怡婧,該報稱:“我們不會過多影響這些孩子,但是,他們在高考中能脫穎而出殊為不易,報紙的報道,也算是對他們的一個褒賞吧。”
揚子晚報記者張琳解釋說,媒體之所以在排名“隱身”后對高考狀元的報道熱情不減,其實還是緣于公眾對此類信息的大量需求。“公眾都很關注高考狀元或者高分考生的學習方法、家庭環(huán)境、教育背景等?!币虼嗣襟w也相應對此進行集中報道。
考生:擔憂產(chǎn)生報考時間差
張琳在采訪中發(fā)現(xiàn),取消高考排名,確實讓一些高分考生和他們的家長在填報志愿上有些為難。 按照慣例,高分考生會根據(jù)自己的全省排名,咨詢北大、清華等的招生人員,詢問是否可以填報志愿,但24日記者采訪的一名高分考生,卻由于無法得知自己的排名,在填報北大志愿時產(chǎn)生了猶豫,“我們咨詢了北大的招生老師,他們也不清楚該考生的排名”。
雖然江蘇省教育廳的相關負責人表示考慮通過電話通知等方式告知高分考生各自的名次,“但家長們現(xiàn)在還是普遍擔心,告知的過程和填報志愿間會有時間差,這在心理上還是會給考生、家長帶來一定壓力”。
專家觀點不一
教育專家、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認為,不公布“狀元”為淡化應試教育傾向、推進素質(zhì)教育樹立了良好的導向?!斑@只是好的開端,真正要取得進一步的效果,關鍵要像山東省那樣‘真刀真槍’,如有違規(guī)炒作的,發(fā)現(xiàn)一起,公布一起,處理一起?!?BR> 去年山東出臺嚴禁進行高考成績排名、宣傳“高考狀元”的規(guī)定,對當年違反規(guī)定的部分市、縣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作出了嚴肅處理,并且在今年高考前再次進行了強調(diào)。
長期關注高考狀元、稱跟全國400多個狀元做過交流的中科院心理所專家王極盛昨日接受人民網(wǎng)訪談,他表示,自己不太贊成不公布狀元和百名之內(nèi)高分考生的名次。他認為,全民矚目高考狀元是情理之中的事,因為中國自古以來就有狀元情結。適當宣傳、報道高考狀元成功規(guī)律,對于后來者是好事。同時,他也認為,報道也常有過頭的地方。
葵花點穴手
本期主持 謝秋蓮
哲學家黑格爾說“存在即合理”,意思是現(xiàn)實的東西都是合乎理性的。具體到高考狀元這件事,一是國民有1000多年的狀元情結(其背后是一考定終身還沒有根本性的改變),二則因中華民族更為綿遠的榜樣文化的影響,使公眾對狀元有天然的信息需求。在這個基礎上,媒體報道誰是狀元、狀元是怎樣學習的并無可厚非,甚至還有激勵作用。
只是,凡事要把握一個度。一些報道偏離了方向,唯分是舉,將狀元炒成天才,或鼓吹死記硬背、題海戰(zhàn)術等,甚至上升到迷信穿什么、吃什么的地步。而且,政府、教育部門、學校甚至商家都參與了進來,借以謀取升遷、生源或金錢的收入,狀元們往往也被捧得暈暈乎乎,不知所以。助長了對分數(shù)和應試教育的崇拜。事實上,考生優(yōu)不優(yōu)秀,不是一次考試的分數(shù)就能決定的。如江蘇教育考試院所言,第100名跟第一名之間并沒有什么差別。
因此,這兩年,教育部三令五申,要求各地禁止炒作狀元。但出于各自的利益,一些地方陽奉陰違。在這個背景下,江蘇索性釜底抽薪,不再公開前100名考生的具體名次,是個良好開端。不過,就如傳說中的葵花點穴手,雖然神奇,卻只是暫時“凍”住經(jīng)脈。能否真正奏效,還得看后續(xù)“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