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九 章 資本成本和資本結構
歷年考試中,基本上都涉及本章的內容,且計算題和綜合題比較復雜。與綜合題中相關的重點內容為財務杠桿和每股收益無差別點。近三年平均分值為7分左右。
【典型例題】
1.某企業(yè)希望在籌資計劃中確定期望的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為此需要計算個別資本占全部資本的比重。此時,適宜采用的計算基礎是(?。?。
A.目前的賬面價值 B.目前的市場價值
C.預計的賬面價值 D.目標市場價值
【答案】D 【解析】本題的主要考核點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的目標價值權數(shù)的用途。
2.以下各項資本結構理論中,認為籌資決策無關緊要的是( )。
A.凈收益理論 B.營業(yè)收益理論 C.傳統(tǒng)理論 D.權衡理論
【答案】B 【解析】本題的主要考核點資本結構理論中的營業(yè)收益理論特點。
3.關于資本結構理論的以下表述中,正確的有(?。#?004年)
A.依據(jù)凈收益理論,負債程度越高,加權平均資本成本越低,企業(yè)價值越大
B.依據(jù)營業(yè)收益理論,無論負債程度如何,加權平均資本成本不變,企業(yè)價值也不變
C.依據(jù)傳統(tǒng)理論,超過一定程度地利用財務杠桿,會帶來權益資本成本的上升,債務成本也會上升,使加權平均資本成本上升,企業(yè)價值就會降低
D.依據(jù)均衡理論,當負債稅額庇護利益恰好與邊際破產(chǎn)成本相等時,企業(yè)價值大
【答案】ABCD 【解析】本題的主要考核點各種資本結構理論的觀點。
4.以下事項中,會導致公司加權平均資本成本降低的有(?。?。
A.因總體經(jīng)濟環(huán)境變化,導致無風險報酬率降低
B.公司固定成本占全部成本的比重降低
C.公司股票上市交易,改善了股票的市場流動性
D.發(fā)行公司債券,增加了長期負債占全部資本的比重
【答案】ABC 【解析】本題的主要考核點資本成本的影響因素。
5.某公司本年銷售額100萬元,稅后凈利12萬元,固定營業(yè)成本24萬元,財務杠桿系數(shù)1.5,所得稅率40%。據(jù)此,計算得出該公司的總杠桿系數(shù)為2.7。( ?。?BR> 【答案】√
【解析】本題的主要考核點總杠桿系數(shù)的計算,在北京安通學校習題班的第四次課上作為例題講解過。
稅前利潤=稅后凈利/(1-所得稅率)=12/(1-40%)=20萬元
因為:財務杠桿系數(shù)=息稅前利潤/稅前利潤
所以:1.5=息稅前利潤/20
則:息稅前利潤=30萬元
邊際貢獻=息稅前利潤+固定成本=30+24=54
經(jīng)營杠桿系數(shù)=邊際貢獻/息稅前利潤=54/30=1.8
總杠桿系數(shù)=1.8×1.5=2.7
6.每股收益無差別點分析不能用于確定優(yōu)資本結構。(?。?BR> 【答案】√ 【解析】本題的主要考核點每股收益無差別點分析的局限性,此知識點在安通學校基礎班中作為重點講解過。
7.經(jīng)營風險指企業(yè)未使用債務時的內在風險,它是企業(yè)投資決策的結果,表現(xiàn)在資產(chǎn)息稅前利潤率的變動上。( )
【答案】√ 【解析】本題的主要考核點經(jīng)營風險的理解。
8.(2006年)ABC公司正在考慮改變它的資本結構,有關資料如下:
(1)公司目前債務的賬面價值1000萬元,利息率為5%,債務的市場價值與賬面價值相同;普通股4000萬股,每股價格1元,所有者權益賬面金額4000萬元(與市價相同);每年的息稅前利潤為500萬元。該公司的所得稅率為15%。
(2)公司將保持現(xiàn)有的資產(chǎn)規(guī)模和資產(chǎn)息稅前利潤率,每年將全部稅后凈利分派給股東,因此預計未來增長率為零。
(3)為了提高企業(yè)價值,該公司擬改變資本結構,舉借新的債務,替換舊的債務并回購部分普通股。可供選擇的資本結構調整方案有兩個:
①舉借新債務的總額為2000萬元,預計利息率為6%;
②舉借新債務的總額為3000萬元,預計利息率7%。
(4)假設當前資本市場上無風險利率為4%,市場風險溢價為5%。[參見《應試指南》第208頁綜合題]
要求:
(1)計算該公司目前的權益成本和貝他系數(shù)(計算結果均保留小數(shù)點后4位)。
【解析】負債1000萬元時的權益成本和貝他系數(shù)
由于凈利潤全部發(fā)放股利:
股利=凈利潤=(息稅前利潤-利息)×(1-稅率)
=(500-1000×5%)×(1-15%)=382.5(萬元)
根據(jù)股利折現(xiàn)模型:
權益資本成本=股利/市價=382.5/4000=9.56 %
由于:權益資本成本=無風險利率+β×市場風險溢價
所以:β權益=(報酬率-無風險利率)÷市場風險溢價
β權益=(9.56%-4%)÷5%=1.1120
(2)計算該公司無負債的貝他系數(shù)和無負債的權益成本(提示:根據(jù)賬面價值的權重調整貝他系數(shù),下同)。
【解析】貝他資產(chǎn)=貝他權益÷[(1+產(chǎn)權比率×(1-所得稅率))=1.1120÷(1+1/4×0.85)=0.9171
權益成本=4 %+5 %×0.9171=8.59 %
(3)計算兩種資本結構調整方案的權益貝他系數(shù)、權益成本和實體價值(實體價值計算結果保留整數(shù),以萬元為單位)。
【解析】①負債水平為2000萬元的貝他系數(shù)、權益成本和實體價值
貝他系數(shù)=貝他資產(chǎn)×[(1+負債/權益×(1-所得稅率))=0.9171×(1+2/3×0.85)=1.4368
權益成本=4%+5%×1.4368=11.18%
權益價值=股利/權益成本=(500-2000×6%)×(1-15%)/11.18%=323/11.18%=2889(萬元)
債務價值=2000萬元
公司實體價值=2889+2000=4889(萬元)
②負債3000萬元的貝他系數(shù)、權益成本和實體價值
貝他系數(shù)=0.9171×(1+3/2×0.85)=2.0864
權益成本=4%+5%×2.0864=14.43%
權益價值=(500-3000×7%)×(1-15%)/14.43%=246.5/14.43%=1708(萬元)
實體價值=1708+3000=4708(萬元)
(4)判斷企業(yè)應否調整資本結構并說明依據(jù),如果需要調整應選擇哪一個方案?
【解析】企業(yè)不應調整資本結構。因為目前的資本結構,企業(yè)價值價值大,加權成本也低。
歷年考試中,基本上都涉及本章的內容,且計算題和綜合題比較復雜。與綜合題中相關的重點內容為財務杠桿和每股收益無差別點。近三年平均分值為7分左右。
【典型例題】
1.某企業(yè)希望在籌資計劃中確定期望的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為此需要計算個別資本占全部資本的比重。此時,適宜采用的計算基礎是(?。?。
A.目前的賬面價值 B.目前的市場價值
C.預計的賬面價值 D.目標市場價值
【答案】D 【解析】本題的主要考核點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的目標價值權數(shù)的用途。
2.以下各項資本結構理論中,認為籌資決策無關緊要的是( )。
A.凈收益理論 B.營業(yè)收益理論 C.傳統(tǒng)理論 D.權衡理論
【答案】B 【解析】本題的主要考核點資本結構理論中的營業(yè)收益理論特點。
3.關于資本結構理論的以下表述中,正確的有(?。#?004年)
A.依據(jù)凈收益理論,負債程度越高,加權平均資本成本越低,企業(yè)價值越大
B.依據(jù)營業(yè)收益理論,無論負債程度如何,加權平均資本成本不變,企業(yè)價值也不變
C.依據(jù)傳統(tǒng)理論,超過一定程度地利用財務杠桿,會帶來權益資本成本的上升,債務成本也會上升,使加權平均資本成本上升,企業(yè)價值就會降低
D.依據(jù)均衡理論,當負債稅額庇護利益恰好與邊際破產(chǎn)成本相等時,企業(yè)價值大
【答案】ABCD 【解析】本題的主要考核點各種資本結構理論的觀點。
4.以下事項中,會導致公司加權平均資本成本降低的有(?。?。
A.因總體經(jīng)濟環(huán)境變化,導致無風險報酬率降低
B.公司固定成本占全部成本的比重降低
C.公司股票上市交易,改善了股票的市場流動性
D.發(fā)行公司債券,增加了長期負債占全部資本的比重
【答案】ABC 【解析】本題的主要考核點資本成本的影響因素。
5.某公司本年銷售額100萬元,稅后凈利12萬元,固定營業(yè)成本24萬元,財務杠桿系數(shù)1.5,所得稅率40%。據(jù)此,計算得出該公司的總杠桿系數(shù)為2.7。( ?。?BR> 【答案】√
【解析】本題的主要考核點總杠桿系數(shù)的計算,在北京安通學校習題班的第四次課上作為例題講解過。
稅前利潤=稅后凈利/(1-所得稅率)=12/(1-40%)=20萬元
因為:財務杠桿系數(shù)=息稅前利潤/稅前利潤
所以:1.5=息稅前利潤/20
則:息稅前利潤=30萬元
邊際貢獻=息稅前利潤+固定成本=30+24=54
經(jīng)營杠桿系數(shù)=邊際貢獻/息稅前利潤=54/30=1.8
總杠桿系數(shù)=1.8×1.5=2.7
6.每股收益無差別點分析不能用于確定優(yōu)資本結構。(?。?BR> 【答案】√ 【解析】本題的主要考核點每股收益無差別點分析的局限性,此知識點在安通學校基礎班中作為重點講解過。
7.經(jīng)營風險指企業(yè)未使用債務時的內在風險,它是企業(yè)投資決策的結果,表現(xiàn)在資產(chǎn)息稅前利潤率的變動上。( )
【答案】√ 【解析】本題的主要考核點經(jīng)營風險的理解。
8.(2006年)ABC公司正在考慮改變它的資本結構,有關資料如下:
(1)公司目前債務的賬面價值1000萬元,利息率為5%,債務的市場價值與賬面價值相同;普通股4000萬股,每股價格1元,所有者權益賬面金額4000萬元(與市價相同);每年的息稅前利潤為500萬元。該公司的所得稅率為15%。
(2)公司將保持現(xiàn)有的資產(chǎn)規(guī)模和資產(chǎn)息稅前利潤率,每年將全部稅后凈利分派給股東,因此預計未來增長率為零。
(3)為了提高企業(yè)價值,該公司擬改變資本結構,舉借新的債務,替換舊的債務并回購部分普通股。可供選擇的資本結構調整方案有兩個:
①舉借新債務的總額為2000萬元,預計利息率為6%;
②舉借新債務的總額為3000萬元,預計利息率7%。
(4)假設當前資本市場上無風險利率為4%,市場風險溢價為5%。[參見《應試指南》第208頁綜合題]
要求:
(1)計算該公司目前的權益成本和貝他系數(shù)(計算結果均保留小數(shù)點后4位)。
【解析】負債1000萬元時的權益成本和貝他系數(shù)
由于凈利潤全部發(fā)放股利:
股利=凈利潤=(息稅前利潤-利息)×(1-稅率)
=(500-1000×5%)×(1-15%)=382.5(萬元)
根據(jù)股利折現(xiàn)模型:
權益資本成本=股利/市價=382.5/4000=9.56 %
由于:權益資本成本=無風險利率+β×市場風險溢價
所以:β權益=(報酬率-無風險利率)÷市場風險溢價
β權益=(9.56%-4%)÷5%=1.1120
(2)計算該公司無負債的貝他系數(shù)和無負債的權益成本(提示:根據(jù)賬面價值的權重調整貝他系數(shù),下同)。
【解析】貝他資產(chǎn)=貝他權益÷[(1+產(chǎn)權比率×(1-所得稅率))=1.1120÷(1+1/4×0.85)=0.9171
權益成本=4 %+5 %×0.9171=8.59 %
(3)計算兩種資本結構調整方案的權益貝他系數(shù)、權益成本和實體價值(實體價值計算結果保留整數(shù),以萬元為單位)。
【解析】①負債水平為2000萬元的貝他系數(shù)、權益成本和實體價值
貝他系數(shù)=貝他資產(chǎn)×[(1+負債/權益×(1-所得稅率))=0.9171×(1+2/3×0.85)=1.4368
權益成本=4%+5%×1.4368=11.18%
權益價值=股利/權益成本=(500-2000×6%)×(1-15%)/11.18%=323/11.18%=2889(萬元)
債務價值=2000萬元
公司實體價值=2889+2000=4889(萬元)
②負債3000萬元的貝他系數(shù)、權益成本和實體價值
貝他系數(shù)=0.9171×(1+3/2×0.85)=2.0864
權益成本=4%+5%×2.0864=14.43%
權益價值=(500-3000×7%)×(1-15%)/14.43%=246.5/14.43%=1708(萬元)
實體價值=1708+3000=4708(萬元)
(4)判斷企業(yè)應否調整資本結構并說明依據(jù),如果需要調整應選擇哪一個方案?
【解析】企業(yè)不應調整資本結構。因為目前的資本結構,企業(yè)價值價值大,加權成本也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