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商小常識

字號:

:在西方,測定兒童智力的傳統(tǒng)方法是使用智力測驗。智力水平的高低用智商(IQ)表示。傳統(tǒng)的智力測驗計算智商的公式是:智商=心理年齡/實足年齡×100.例如,一個10歲的兒童能順利地通過測表中10歲年齡組的試題(但不能通過11歲年齡組的題目),那么他的心理年齡就等于10歲,運用以上公式(IQ=10/10×100),便可求得他的智商為100.另一名10歲兒童能成功地通過13歲年齡組的試題,則他的心理年齡為13歲,所求得的智商就是130.通常,把智商在90~110之間(平均數為100)的人稱為“中等智力”的正常人,這一類人約占總人口的50%左右;智商在110~120之間的人稱為“一般聰明”,約占16.1%;智商在120~130之間稱為“優(yōu)秀智力”,約占6.7%;智商在130以上者為“超優(yōu)智力”,約占2.2%;智商在140以上的被稱為“天才”,據統(tǒng)計,這類兒童約占兒童總數的0.5%。
    此外,有人還對一些歷史名人進行追溯性的評定,試圖估價他們在現(xiàn)代智力測量中可能得到的智商分數。國外曾公布過這樣的研究成果:
    富蘭克林智商160分,伽俐略185分,牛頓190分,笛卡爾210分,康德190分,華盛頓140分,林肯150分,拿破倫145分,倫孛朗155分,達·芬奇180分,莫扎特165分,歌德310分,伏爾泰190分……智商的測定,有許多不科學的成分,但由于它多少反映了智力情況的一個側面,所以在許多有關教育、心理和智力開發(fā)等研究工作中,仍常常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