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業(yè)醫(yī)師《醫(yī)學心理學》記憶、思維與想象

字號:

1、疼痛:是一種常見的疾癥癥狀,也是臨床醫(yī)生最常遇到的病人的一種主訴。(名詞解釋p79)
    2、簡答痛感覺的特點?(p81)
    答:(1)對痛覺感受器來說,沒有一定的適宜刺激。
    (2)痛覺的適應性很低。
    (3)痛覺常常難以精確地決定它發(fā)生的位置。
    (4)痛覺每當產(chǎn)生的時候,總是伴隨著不愉快的情緒。
    3、簡答疼痛的生物學和心理學意義是什么?(p84)
    答:(1)疼痛是機體的一種保護性機制;
    (2)疼痛是身體異常狀態(tài)的一種警報;
    (3)疼痛是機體逃避或戰(zhàn)勝外界有害的敵對因素的動員信號。
    (4)疼痛可以是一種心理防御性癥狀。
    (5)疼痛的情緒反應可以成為一種惡性刺激。
    4、p96判斷頭痛的功能性。
    5、冠心病例或稱缺血性心臟病:是由于冠狀動脈循環(huán)改變引起的冠狀動脈血流和心肌需求之間不平衡而導致心肌損害。(名詞解釋p102)
    包括:(1)心絞痛;
    (2)心肌梗塞;
    (3)心律失常;
    (4)缺血性心臟病中的心力衰竭;
    (5)原發(fā)性心臟驟停(猝死)。
    6、簡答有哪些因素導致冠心???(p107)
    答:(1)不同的地區(qū)差別(不同的社會生活環(huán)境)對冠心病的影響;
    (2)不同的社會分工(職業(yè))對冠心病的影響;
    (3)不同生活遭遇(生活事件,社會變動)對冠心病的影響。
    7、簡答冠心病人的心理、生理反應特點是什么?
    答:(1)長期保持高度警覺的人發(fā)病率高;
    (2)適應性水平低;
    (3)有時間緊迫感;
    (4)對時間的估計比常人高;
    (5)不易控制情緒,認真易激動。
    總之,上述特點可能使冠心病人受到?jīng)_擊和影響的各種心理生理因素得以持續(xù)地起作用,使病人的心血管系統(tǒng)承受著過量的負荷,從而導致器官系統(tǒng)特別是心臟的崩潰性損害。
    8、簡答a型性格的特征是什么?它的性格表現(xiàn)有哪些?(p113)
    答:特征:不可抑制的野心,爭強好勝的驅力、敵意、醉心于工作,慢性時間緊張迫感等。(把相對缺乏這一類特征的行為定義為"b"型行為類型)。
    表現(xiàn):(1)爭強好勝,有強烈的成就動機;
    (2)常有時間緊迫感,性爭缺少耐心;
    (3)情緒易波動,有敵意情緒傾向。
    9、簡答如何預防冠心???(p137)
    答:(1)普及宣傳有關心血管病的知識和各種心血管病危險因素的作用。
    (2)調整、矯正或減弱a型行為類型的表現(xiàn)特征。
    (3)設法避免或減少a型行為的不良影響。
    (4)加強行為保健措施。降低生活中緊張度,增加活動,進行自我保健。
    (5)調整或改造飲食行為。清淡飲食,勸阻吸煙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