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理論基礎
1、判定非貨幣性交易的條件:補價所占比重=補價/交易總量<25%
2、貨幣性資產指持有的現金以及將以固定或可確定金額的貨幣收取的資產。包括:現金、銀行存款、應收賬款、應收票據、準備持有至到期債券投資等。其他的就是非貨幣資產了(預付賬款為非貨幣)。
3、商業(yè)實質的判斷(1)換入資產的未來現金流量在風險、時間和金額方面與換出資產顯著不同。(2)換入資產與換出資產的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不同,且其差額與換入資產和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相比是重大的。(3)判斷商業(yè)實質時還要注意是否有關聯方關系
二、計量
項目
以公允價值計量(具有商業(yè)實質、公允價可計量)
以賬面價值計量
不涉及補價的
換出資產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的差額,應當分別不同情況處理:
①換出資產為存貨的,應當作為銷售處理,按其公允價值確認收入,同時結轉相應的成本。
以存貨換原材料為例:
借:原材料 (換出公允價+運費)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主營業(yè)務收入 ?。〒Q出公允價值)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銀行存款(運費,無抵扣)
借:主營業(yè)務成本 (結轉成本)
存貨跌價準備
貸:庫存商品 (賬面)
②換出資產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的,差額,計入營業(yè)外收入或營業(yè)外支出。
借:固定資產——×× (換入公允價值)
營業(yè)外支出 ?。ㄙY產轉讓損失)
貸:固定資產清理 換出
③換出資產為長期股權投資的,差額,計入投資損益。
不具有商業(yè)實質或換入資產或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不能夠可靠地計量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應當以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和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換入資產的成本,不確認資產轉讓損益。
以存貨換產品為例:
借:原材料 (以出量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存貨跌價準備
貸:庫存商品 (賬面)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銀行存款(運費,無抵扣)
說明:不論以何種方式計量,應交稅費都是按公允價值計算的
涉及補價的
(1)支付補價的,應當以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加上支付的補價(或換入資產的公允價值)和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換入資產的成本;
(2)收到補價的,應當以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減去補價(或換入資產的公允價值)加上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換入資產的成本。
①支付補價的,應當以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加上支付的補價和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換入資產的成本,不確認損益。
②收到補價的,應當以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減去收到的補價并加上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換入資產的成本,不確認損益。
涉及多項
應當按照換入各項資產的公允價值占換入資產公允價值總額的比例,分配成本
應當按照換入各項資產的原賬面價值占換入資產原賬面價值總額的比例,分配成本
非貨幣性交換的披露
(1)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中換入資產、換出資產的類別。
(2)換入資產成本的確定方式。換入資產的入賬價值是按照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確定,還是按照自身的公允價值,或者是按照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確定。
(3)換入資產、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以及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
(4)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確認的損益。
1、判定非貨幣性交易的條件:補價所占比重=補價/交易總量<25%
2、貨幣性資產指持有的現金以及將以固定或可確定金額的貨幣收取的資產。包括:現金、銀行存款、應收賬款、應收票據、準備持有至到期債券投資等。其他的就是非貨幣資產了(預付賬款為非貨幣)。
3、商業(yè)實質的判斷(1)換入資產的未來現金流量在風險、時間和金額方面與換出資產顯著不同。(2)換入資產與換出資產的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不同,且其差額與換入資產和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相比是重大的。(3)判斷商業(yè)實質時還要注意是否有關聯方關系
二、計量
項目
以公允價值計量(具有商業(yè)實質、公允價可計量)
以賬面價值計量
不涉及補價的
換出資產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的差額,應當分別不同情況處理:
①換出資產為存貨的,應當作為銷售處理,按其公允價值確認收入,同時結轉相應的成本。
以存貨換原材料為例:
借:原材料 (換出公允價+運費)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主營業(yè)務收入 ?。〒Q出公允價值)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銀行存款(運費,無抵扣)
借:主營業(yè)務成本 (結轉成本)
存貨跌價準備
貸:庫存商品 (賬面)
②換出資產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的,差額,計入營業(yè)外收入或營業(yè)外支出。
借:固定資產——×× (換入公允價值)
營業(yè)外支出 ?。ㄙY產轉讓損失)
貸:固定資產清理 換出
③換出資產為長期股權投資的,差額,計入投資損益。
不具有商業(yè)實質或換入資產或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不能夠可靠地計量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應當以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和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換入資產的成本,不確認資產轉讓損益。
以存貨換產品為例:
借:原材料 (以出量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存貨跌價準備
貸:庫存商品 (賬面)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銀行存款(運費,無抵扣)
說明:不論以何種方式計量,應交稅費都是按公允價值計算的
涉及補價的
(1)支付補價的,應當以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加上支付的補價(或換入資產的公允價值)和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換入資產的成本;
(2)收到補價的,應當以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減去補價(或換入資產的公允價值)加上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換入資產的成本。
①支付補價的,應當以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加上支付的補價和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換入資產的成本,不確認損益。
②收到補價的,應當以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減去收到的補價并加上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換入資產的成本,不確認損益。
涉及多項
應當按照換入各項資產的公允價值占換入資產公允價值總額的比例,分配成本
應當按照換入各項資產的原賬面價值占換入資產原賬面價值總額的比例,分配成本
非貨幣性交換的披露
(1)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中換入資產、換出資產的類別。
(2)換入資產成本的確定方式。換入資產的入賬價值是按照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確定,還是按照自身的公允價值,或者是按照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確定。
(3)換入資產、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以及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
(4)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確認的損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