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文字作文,縱然“最美”也不應(yīng)提倡

字號:

近日,有網(wǎng)友在國學(xué)數(shù)典論壇曝光:今年四川語文高考(論壇),有一位考生用古漢字寫了一篇作文。這篇作文主要用了甲骨文、青銅銘文、大篆等古文字字體,書寫十分工整,字體非常標準。語文質(zhì)檢組稱已經(jīng)請古文字專家翻譯此篇作文。(6月21日中國新聞網(wǎng))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這絕非是“80后”或是“90后”高考生的惡作劇產(chǎn)品,其理由有三:其一,無論是所謂的“80后”還是“90后”,雖然他們都是叛逆著稱,但是能拿高考當玩笑開的確實也實屬罕見;其二,縱然是拿高考作文當作一種惡搞,用“古文字”來作惡搞的資本也是需要有一定“技術(shù)含量”的;其三,該作文“文字標準800字、一個小框內(nèi)裝一個字、書寫十分工整”確實也達到了高考評分的要求,其認真程度可見一斑。
    但是,這又給閱卷者造成不一些不必要的麻煩。眾所周知,高考閱卷人一般是由兩部分人構(gòu)成的:高中教師和高校研究生(論壇) 。雖說這兩部分人中不能排除有能識別古文字的“奇才”,他要讓他們?nèi)シg800字的文章也絕非易事。再者,對于許多專家來說,這何償又不是一件難事呢——就甲骨文而言,當年最富盛名的“四骨四堂”也只是破譯了甲骨文中1/5的字符!
    現(xiàn)在的高考作文要求中并沒有規(guī)定不能使用古文字,但凡是漢字都是可以的。所以按照現(xiàn)在的要求,眾多閱卷者們也只能接受這一高考生的“檢閱”了。很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是,這一作文被許多專家綜合研究之后翻譯成了一篇現(xiàn)代文,即便文字有些不通,即便有些語病,這也能成為四川高考作文中最為奪目的“奇葩”了,給予“滿分作文”和“破格錄取”資格也不在話下。問題又來了:我們應(yīng)該如何評判這篇“古文字作文”及其產(chǎn)生的影響呢?
    對任何事物的評價都必須從更高的角度去接受評判,而不能囿于一個僅有的好與壞的價值觀之內(nèi)做二選一的選擇,對待這篇作文同樣也是如此。這篇作文如果真能成為“奇葩”一朵,該文章及其作者都能得到當年《赤兔之死》般的境遇也并不為過。但是在筆者看來,這樣一篇離經(jīng)叛道、驚世駭俗的作文的價值作用也僅限于該考生一人,對于整個高考作文制度來說,這并非是一件好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