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性腦病的治療——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考點

字號:

1.消除誘因
    2.減少腸內(nèi)有毒物質(zhì)的產(chǎn)生和吸收
    (1)飲食:嚴重的肝性腦病應(yīng)嚴格限制甚至停止蛋白質(zhì)攝入,飲食以碳水化合物為主,如稀飯、面條、藕粉等,昏迷不能進食者可鼻飼25%蔗糖或多糖溶液,或靜脈滴注25%葡萄糖溶液,每日供給總熱量5.0~6.7MJ,尚應(yīng)補充足夠的多種維生素。隨著病情好轉(zhuǎn)可給少量豆?jié){、牛奶、肉湯或蛋類,視患者耐受蛋白質(zhì)的反應(yīng)(密切監(jiān)護神志、神經(jīng)精神表現(xiàn)、血氨、腦電圖)逐步增加蛋白質(zhì),可隔日增加10~20g,直至每日40~60g,因植物蛋白質(zhì)含蛋氨酸、芳香氨基酸較少,故對肝性腦病患者較適用。
    (2)灌腸或?qū)a:以清除腸內(nèi)積食或積血,口服或鼻飼25%硫酸鎂30~60ml導瀉,灌腸禁用堿性肥皂水,而用生理鹽水或弱酸性溶液,如生理鹽水100ml加白醋30ml作保留灌腸,保持腸道呈酸性環(huán)境。
    (3)抑制腸菌生長:口服腸道不吸收的抗菌藥物如新霉素、甲硝唑。有腎功能損害或忌用新霉素的患者,或需長期治療者,乳果糖為首選藥物。乳酶生也有減少腸內(nèi)產(chǎn)氨作用,但不能與抗菌藥物同服。
    3.促進有毒物質(zhì)的代謝,糾正氨基酸代謝紊亂
    (1)減少腸道氨的生成和吸收:①乳果糖:每日30~60g.②乳梨醇:每日30~40g.③乳糖:每日100g.④抗生素:新霉素每日2~8g,利福昔明每日1.2g,甲硝唑每日0.8g.⑤有益菌。
    (2)促進體內(nèi)氨的代謝:①L-鳥氨酸-L-門冬氨酸(OA)每日20g.②鳥氨酸-α-酮戊二酸。③苯甲酸鈉,苯乙酸鈉。④谷氨酸:谷氨酸鈉和谷氨酸鉀每日3~4支,堿血癥禁用。⑤精氨酸:每日10~20g,酸血癥禁用。
    (3)GABA/BZ復合受體拮抗劑:氟馬西尼:0.5~1mg靜注,每小時1mg維持。
    (4)減少和拮抗假神經(jīng)遞質(zhì):BCAA:250~500ml靜注。
    (5)其他藥物:驅(qū)錳藥;L-肉堿。
    4.其他。包括:
    (1)減少門外分流。
    (2)人工肝。
    (3)肝移植。
    (4)肝細胞移植。
    5.糾正水、電解質(zhì)和酸堿平衡失調(diào)
    記錄每日出入液量,每日入液總量以不超過2500ml為宜。肝硬化腹水患者的入液量應(yīng)加控制,一般約為24小時尿量加1000ml,缺鉀者補充氯化鉀,堿中毒者可予精氨酸鹽溶液靜脈滴注,缺鈉者補充氯化鈉溶液,酸中毒者可按其程度適量補充5%碳酸氫鈉溶液。
    6.對癥治療
    保護腦細胞功能;保持呼吸道通暢;防治出血;積極防治各種感染;加強護理,防止褥瘡;保持大便通暢;注意口腔護理;嚴密觀察病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