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血液檢驗復習指導:血小板粘附性體外測定的臨床意義

字號:

血小板有粘附于非生理性接觸面如玻璃等物質(zhì)上的重要功能,血管壁破裂后暴露的膠原纖維對血小板有特異的親和性,使血小板粘附變性,血小板粘附性減低,易發(fā)生出血;血小板粘附性增高,血栓易于形成。
    1.血小板粘附性增加:手術創(chuàng)傷后、燒傷后、急性栓寒性靜脈炎、高β-脂蛋白血癥、動脈粥樣硬化、心肌梗塞發(fā)作后最初48小時內(nèi)、糖尿病、口服避孕藥物等。
    2.血小板粘附性減低:血管性假性血友病、血小板無力癥、巨大血小板綜合征,巨球蛋白血癥、高丙種球蛋白血癥、尿毒癥、急性白血病以及其他血小板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