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個人所得稅法
本章主要內(nèi)容瀏覽
一、 納稅義務人及判定標準
二、 所得來源地
三、 應稅所得項目
四、 稅率
五、 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六、 應納稅額計算
七、 稅收優(yōu)惠
八、 境外所得已納稅額扣除
九、 納稅申報及繳納
納稅義務人判定
兩個判定標準:住所和居住時間
稅率
費用扣除標準
計稅方法
每次收入確定
個人獨資企業(yè)綜合題
韓某投資開立了甲、乙兩個個人獨資企業(yè),均為獨資性質(zhì),均建帳設帳,賬冊齊全。2003年甲企業(yè)應納稅所得為2萬元,乙企業(yè)有關經(jīng)營情況如下:
(1)取得貨物銷售收入180萬元,其他營業(yè)收入20萬元;
(2)發(fā)生營業(yè)成本140萬元;
(3)繳納增值稅42萬元,營業(yè)稅費4.1萬元;
(4)發(fā)生管理費用56萬元,其中支付業(yè)務招待費用10萬元、繳納個體工商協(xié)會會員費0.5萬元;
(5)當年向某單位借入資金10萬元,支付利息費用1萬元,同期銀行貸款利息率為4.8%;
(6)全年已計入成本費用的雇員工資24萬元(雇員20人,人均月工資1000元,當?shù)囟悇諜C關確定,人均月計稅工資標準為800元);計提的三項經(jīng)費也已計入成本費用。投資者個人每月領取工資5000元,共開支工資6萬元,計入管理費用。
(7)年中一輛小貨車在運輸途中發(fā)生車禍被損壞,扣除已計入管理費的折舊費,損失達4.5萬元,年底取得保險公司的賠款2.5萬元;
(8)以乙企業(yè)名義對外投資,分得投資收益3萬元;
(9)通過當?shù)孛裾块T對貧困山區(qū)捐款5萬元。
韓某自行計算2003年乙企業(yè)應繳納個人所得稅如下:
應納稅所得額=180+20-140-4.1-56-1-4.5+3-5=-7.6(萬元)
合并甲企業(yè)當年應納稅所得為2萬元,仍虧損5.6萬元,不用繳納個人所得稅。
要求:
(1)正確計算乙企業(yè)經(jīng)營所得應繳納所得稅。
(2)計算韓某2003年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
【答案】
(1)計算乙企業(yè)經(jīng)營所得應繳納所得稅。
①計稅收入=180+20=200(萬元)
②稅前扣除的營業(yè)成本140萬元;營業(yè)稅費4.1萬元;
③稅前扣除的管理費用:
業(yè)務招待費用扣除限額=200×5‰=1(萬元)
稅前扣除管理費用=56-(10-1)=47(萬元)
④向非金融機構的借款利息費用按同期銀行貸款利率計算扣除,超過部分不得扣除。
利息費用扣除限額=10×4.8%=0.48(萬元)
⑤雇員工資應按當?shù)卣_定的計稅工資標準扣除,超過部分不得扣除。
雇員工資費用扣除額=0.08×20×12=19.2(萬元)
雇員三項費用扣除額 =19.2×(2%+14%+1.5%)=3.36(萬元)
工資和三項經(jīng)費超標準應調(diào)增所得額(24-19.2)+24×(2%+14%+1.5%)-3.36=5.64(萬元)
⑥投資者個人的工資費用6萬元不能稅前扣除,但可以扣除生計費每月800元,全年0.08×12=0.96(萬元)
投資者個人的工資超標準應調(diào)增所得額6-0.96=5.04(萬元)
⑦小貨車損失有賠償?shù)牟糠植荒芸鄢?,凈損失扣除額=4.5-2.5=2(萬元)
⑧對外投資分回的股息,應按股息項目單獨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不能并入經(jīng)營所得。
⑨乙企業(yè)經(jīng)營所得應繳納個人所得稅計算:
應納稅所得額=200-140-4.1-47 -0.48 + 5.64 + 5.04–2 = 17.1(萬元)
公益捐贈扣除限額=17.1×30%=5.13(萬元),實際捐贈額5萬元,可據(jù)實扣除;
應納稅所得額=17.1-5=12.1(萬元)
2003年經(jīng)營所得應繳納個人所得稅=12.1×35%-0.675=3.56(萬元)
(2)計算韓某2003年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
①全年經(jīng)營所得應納稅額=(12.1+2)×35%-0.675=4.26(萬元)
②分回投資收益應納個人所得稅=3×20%=0.6(萬元)
③2003年應繳納個人所得稅 = 4.26 + 0.6 = 4.86(萬元)
本章主要內(nèi)容瀏覽
一、 納稅義務人及判定標準
二、 所得來源地
三、 應稅所得項目
四、 稅率
五、 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六、 應納稅額計算
七、 稅收優(yōu)惠
八、 境外所得已納稅額扣除
九、 納稅申報及繳納
納稅義務人判定
兩個判定標準:住所和居住時間
稅率
費用扣除標準
計稅方法
每次收入確定
個人獨資企業(yè)綜合題
韓某投資開立了甲、乙兩個個人獨資企業(yè),均為獨資性質(zhì),均建帳設帳,賬冊齊全。2003年甲企業(yè)應納稅所得為2萬元,乙企業(yè)有關經(jīng)營情況如下:
(1)取得貨物銷售收入180萬元,其他營業(yè)收入20萬元;
(2)發(fā)生營業(yè)成本140萬元;
(3)繳納增值稅42萬元,營業(yè)稅費4.1萬元;
(4)發(fā)生管理費用56萬元,其中支付業(yè)務招待費用10萬元、繳納個體工商協(xié)會會員費0.5萬元;
(5)當年向某單位借入資金10萬元,支付利息費用1萬元,同期銀行貸款利息率為4.8%;
(6)全年已計入成本費用的雇員工資24萬元(雇員20人,人均月工資1000元,當?shù)囟悇諜C關確定,人均月計稅工資標準為800元);計提的三項經(jīng)費也已計入成本費用。投資者個人每月領取工資5000元,共開支工資6萬元,計入管理費用。
(7)年中一輛小貨車在運輸途中發(fā)生車禍被損壞,扣除已計入管理費的折舊費,損失達4.5萬元,年底取得保險公司的賠款2.5萬元;
(8)以乙企業(yè)名義對外投資,分得投資收益3萬元;
(9)通過當?shù)孛裾块T對貧困山區(qū)捐款5萬元。
韓某自行計算2003年乙企業(yè)應繳納個人所得稅如下:
應納稅所得額=180+20-140-4.1-56-1-4.5+3-5=-7.6(萬元)
合并甲企業(yè)當年應納稅所得為2萬元,仍虧損5.6萬元,不用繳納個人所得稅。
要求:
(1)正確計算乙企業(yè)經(jīng)營所得應繳納所得稅。
(2)計算韓某2003年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
【答案】
(1)計算乙企業(yè)經(jīng)營所得應繳納所得稅。
①計稅收入=180+20=200(萬元)
②稅前扣除的營業(yè)成本140萬元;營業(yè)稅費4.1萬元;
③稅前扣除的管理費用:
業(yè)務招待費用扣除限額=200×5‰=1(萬元)
稅前扣除管理費用=56-(10-1)=47(萬元)
④向非金融機構的借款利息費用按同期銀行貸款利率計算扣除,超過部分不得扣除。
利息費用扣除限額=10×4.8%=0.48(萬元)
⑤雇員工資應按當?shù)卣_定的計稅工資標準扣除,超過部分不得扣除。
雇員工資費用扣除額=0.08×20×12=19.2(萬元)
雇員三項費用扣除額 =19.2×(2%+14%+1.5%)=3.36(萬元)
工資和三項經(jīng)費超標準應調(diào)增所得額(24-19.2)+24×(2%+14%+1.5%)-3.36=5.64(萬元)
⑥投資者個人的工資費用6萬元不能稅前扣除,但可以扣除生計費每月800元,全年0.08×12=0.96(萬元)
投資者個人的工資超標準應調(diào)增所得額6-0.96=5.04(萬元)
⑦小貨車損失有賠償?shù)牟糠植荒芸鄢?,凈損失扣除額=4.5-2.5=2(萬元)
⑧對外投資分回的股息,應按股息項目單獨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不能并入經(jīng)營所得。
⑨乙企業(yè)經(jīng)營所得應繳納個人所得稅計算:
應納稅所得額=200-140-4.1-47 -0.48 + 5.64 + 5.04–2 = 17.1(萬元)
公益捐贈扣除限額=17.1×30%=5.13(萬元),實際捐贈額5萬元,可據(jù)實扣除;
應納稅所得額=17.1-5=12.1(萬元)
2003年經(jīng)營所得應繳納個人所得稅=12.1×35%-0.675=3.56(萬元)
(2)計算韓某2003年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
①全年經(jīng)營所得應納稅額=(12.1+2)×35%-0.675=4.26(萬元)
②分回投資收益應納個人所得稅=3×20%=0.6(萬元)
③2003年應繳納個人所得稅 = 4.26 + 0.6 = 4.86(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