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太溪穴上2寸,當跟腱的前緣。
【解剖】在比目魚肌下端移行于跟腱處的內側;前方有脛后動、靜脈;布有腓腸內側皮神經(jīng)、小腿內側皮神經(jīng),深層為脛神經(jīng)。
【主治】①水腫、汗證(無汗或多汗)等津液輸布失調疾患;②腹脹、腹瀉等胃腸疾患;③腰脊強痛,下肢痿痹。
【操作】直刺0.5~1寸。
【解剖】在比目魚肌下端移行于跟腱處的內側;前方有脛后動、靜脈;布有腓腸內側皮神經(jīng)、小腿內側皮神經(jīng),深層為脛神經(jīng)。
【主治】①水腫、汗證(無汗或多汗)等津液輸布失調疾患;②腹脹、腹瀉等胃腸疾患;③腰脊強痛,下肢痿痹。
【操作】直刺0.5~1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