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全國律師資格考試試卷三6

字號:

51.某公司以“OCR”作為計算機文字識別系統(tǒng)軟件商標獲得注冊。“OCR”為計算機文字識別系統(tǒng)的國際通用名稱。對此事的以下說法中,哪些是正確的?
    A.該項注冊商標違反了商標法關于不該使用的文字、圖形的規(guī)定
    B.任何單位或個人可以請求商標評審委員會撤銷該注冊商標
    C.該注冊商標被撤后,應視為自始不存在,該公司以前通過該注冊商標的使用許可取得收入應予返還
    D.在撤銷以前人民法院做出的侵犯該注冊商標的侵權案件判決尚未執(zhí)行的,不再執(zhí)行
    52.有關商標注冊申請的如下表述中,哪些符合我國商標法的規(guī)定?
    A.同一申請人在兩個不同類別的商品上使用同一商標的,應當提出兩份注冊申請
    B.同一申請人在同一類別的兩個不同品種的商品上使用同一商標的,應當提出兩份注冊商標
    C.同一申請人在兩個不同類別的商品上使用兩個不同商標的,應當提出兩份注冊申請
    D.同一申請人在同一類別的商品上使用兩個不同商標的,應當提出兩份注冊申請
    53.商標注冊人許可他人使用其注冊商標時,必須實施哪些行為?
    A.簽訂書面使用許可合同
    B.將許可合同提交公證機關公證
    C.自許可合同簽訂之日起三十月內,將合同副本交送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存查
    D.將許可合同報送商標局備案
    54.根據專利法規(guī)定,職務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發(fā)明人或者設計人享有哪些權利?
    A.在專利文件中寫明自己是發(fā)明人或者設計人
    B.取得專利權持有單位發(fā)給的獎金
    C.從專利實施的收入中取得一定比例的提成報酬
    D.對專利權的轉讓予以同意或否決
    55.甲的下列行為,哪些構成專利侵權?
    A.甲受專利實施許可合同的被許可人乙的委托,加工專利產品的部件
    B.甲在乙的指導下,生產了乙發(fā)明的新產品,后來乙取得該產品專利權
    C.甲本人從事發(fā)明創(chuàng)造,其發(fā)明覆蓋了乙的專利的主要技術特征,甲在未與乙協(xié)商的情況下實施了自己的專利
    D.甲未經乙的許可,實施乙的專利
    56.某人于1996年5月8日向中國專利局提出發(fā)明專利申請,1997年5月6日就相同主題再次向該局提出申請,并聲明要求優(yōu)先權。對此,以下表述中何者為正確?
    A.該項發(fā)明的新穎性判斷,以1996年5月8日為時間標準
    B.如果與1996年5月8日以后和1997年5月6日以前的已有技術相比,該項發(fā)明缺乏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進步,則不能授予專利權
    C.自1997年5月6日起,在先申請視為撤回
    D.如果新申請的技術方案與在先申請的技術方案有實質性差別,則新申請應予駁回
    57.關于專利撤銷程序與專利無效宣告程序的區(qū)別.以下表述哪些是正確的?
    A.專利撤銷請求只能由利害關系人提出,專利無效請求可以由任何人提出
    B.專利撤銷請求應在專利授權公告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專利無效請求應在專利授權公告之日起滿六個月后提出
    C.專利撤銷只適用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專利無效宣告適用于各種專利
    D.專利撤銷請求由專利局審查,專利無效請求由專利復審委員會審查
    58.著作權法第2條第2款規(guī)定:“外國人的作品首先在國境內發(fā)表的,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權”。以下各項中,哪些屬于這一規(guī)定的范圍?
    A.外國人未發(fā)表的作品以合法方式首先在中國境內出版的
    B.外國人作品在中國境外首先出版后,三十天內在中國境內出版的
    C.外國人已發(fā)表的作品經授權注釋、整理后首先在中國境內出版的
    D.外國人未發(fā)表的作品經授權改編、翻譯后首先在中國境內出版的
    59.以下哪些行為可以不經著作人許可且不向其支付報酬?
    A.某劇團為捐助殘疾人福利事業(yè)舉行義演,表演他人已發(fā)表的劇本
    B.某大學為教學需要,將他人編寫的教材復制后發(fā)給學生,收取工本費
    C.某作家將他人的漢字小說翻譯成少數(shù)民族文字在國內出版發(fā)行
    D.某公司將公共廣場的雕塑作品攝影后,制作成圖片發(f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