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照稅法的基本內容和效力的不同,可以將稅法分成( )。
A. 中央稅法與地方稅法
B.稅收實體法與稅收程序法
C.國際稅法與國內稅法
D. 稅收基本法與稅收普通法
2.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目前我國稅法體系中采用超率累進稅率的是土地增值稅
B.個人所得稅法屬于稅收實體法
C.稅法中,關于期限納稅、征收滯納金和罰款的規(guī)定是對稅收法律關系的直接保護
D.國際稅法就是外國各個國家制定的稅法
3.下列各稅種中,不能由地方政府制定實施細則的是( )。
A.城市維護建設稅
B.房產稅
C.車船稅
D.消費稅
4.假設某人取得一項收入,其應納稅所得額為38000元;若規(guī)定計稅依據不超過20000的部分,20%;超過20000~30000元的部分,24%,超過30000~40000元的部分,30%;超過40000元以上的部分,40%。則該人應納稅額為( )元。
A. 8800
B. 12280
C. 19200
D. 18880
5.全國范圍內開征的地方稅的開征停征權屬于( )。
A.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
B.國務院
C.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
D.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
1.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按照稅法的職能作用的不同劃分的是B,按照主權國家行使稅收管轄權的不同劃分的是C,按照稅收收入歸屬和征收管轄權限的不同劃分的是A。
2.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外國制定的稅法屬于外國稅法,國際稅法是調整不同國家之間稅法關系的國際稅收條約或協(xié)定。
3.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國務院發(fā)布實施的城市維護建設稅、車船稅、房產稅等地方性稅種暫行條例,都規(guī)定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可根據條例制定實施細則。
4.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應納稅額=20000×20%+(30000-20000)×24%+(38000-30000)×30%=8800(元)。
5.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全國性地方稅的立法、開征停征權屬于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
A. 中央稅法與地方稅法
B.稅收實體法與稅收程序法
C.國際稅法與國內稅法
D. 稅收基本法與稅收普通法
2.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目前我國稅法體系中采用超率累進稅率的是土地增值稅
B.個人所得稅法屬于稅收實體法
C.稅法中,關于期限納稅、征收滯納金和罰款的規(guī)定是對稅收法律關系的直接保護
D.國際稅法就是外國各個國家制定的稅法
3.下列各稅種中,不能由地方政府制定實施細則的是( )。
A.城市維護建設稅
B.房產稅
C.車船稅
D.消費稅
4.假設某人取得一項收入,其應納稅所得額為38000元;若規(guī)定計稅依據不超過20000的部分,20%;超過20000~30000元的部分,24%,超過30000~40000元的部分,30%;超過40000元以上的部分,40%。則該人應納稅額為( )元。
A. 8800
B. 12280
C. 19200
D. 18880
5.全國范圍內開征的地方稅的開征停征權屬于( )。
A.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
B.國務院
C.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
D.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
1.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按照稅法的職能作用的不同劃分的是B,按照主權國家行使稅收管轄權的不同劃分的是C,按照稅收收入歸屬和征收管轄權限的不同劃分的是A。
2.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外國制定的稅法屬于外國稅法,國際稅法是調整不同國家之間稅法關系的國際稅收條約或協(xié)定。
3.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國務院發(fā)布實施的城市維護建設稅、車船稅、房產稅等地方性稅種暫行條例,都規(guī)定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可根據條例制定實施細則。
4.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應納稅額=20000×20%+(30000-20000)×24%+(38000-30000)×30%=8800(元)。
5.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全國性地方稅的立法、開征停征權屬于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