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內(nèi)科學一復習資料(12)

字號:

水腫
    指有過多的液體積聚在人體組織間隙或體腔中,但不包括臟器中積水過多。
    一、常見分類及原因★
     全 身 性 水 腫 心源性 右心衰、心包積液與心包炎
    腎源性 腎病性、腎炎性與腎衰性
    肝病性 肝硬化與門脈高壓癥、肝癌
    營養(yǎng)不良性 低蛋白血癥、腎病綜合癥、蛋白丟失性腸病
    妊娠性 妊娠、妊高癥、妊毒癥
    內(nèi)分泌性 甲低、垂體前葉功能減退、皮質(zhì)醇癥、原醛、經(jīng)前期緊張綜合征、水腫型甲狀腺功能亢進、糖尿病性
    藥物性 血管擴張劑、鈣離子阻滯劑、氯化鈉或含鈉潴鈉藥物、激素、甘草
    特發(fā)性
    其他 高溫環(huán)境工作、間腦性、血清病、結(jié)締組織病
     局 限 性 水腫 局部炎癥性水腫、血管神經(jīng)性水腫(麻痹肢體)、靜脈回流障礙性水腫(下肢靜脈曲張、下腔靜脈阻塞綜合征、上腔靜脈阻塞綜合征)、淋巴回流障礙性水腫(絲蟲病性象皮腫、非特異性淋巴結(jié)炎)
    二、 發(fā)病機制
    保持體液平衡的主要因素有:
    ① 毛細血管內(nèi)靜水壓;
    ② 血漿膠體滲透壓;
    ③ 組織間隙機械壓力(組織壓);
    ④ 組織液的膠體滲透壓。
    產(chǎn)生水腫的幾項主要因素為:
    ①鈉與水的潴留,如醛固酮增多癥等;
    ②毛細血管濾過壓升高,如右心衰竭等
    ③毛細血管通透性增高,如急性腎炎等
    ④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血清白蛋白減少),如慢性腎炎、腎病綜合征等
    ⑤淋巴液或靜脈回流受阻,如絲蟲病或血栓性靜脈炎等
    三、臨床表現(xiàn)★★
    1.心源性水腫:低垂位先出現(xiàn),發(fā)展慢,凹陷性,移動性小,常常伴有右心衰其他表現(xiàn)
    2.腎源性水腫:眼瞼顏面先出現(xiàn),發(fā)展快,張力性,移動性大,常常伴有腎臟疾病、高血壓等
    3.肝性水腫:主要是腹水,常常伴有肝功能減退和門脈高壓癥
    4.營養(yǎng)不良性水腫:先有消瘦、體重減輕,皮下脂肪減少,往往從足部開始
    5.黏液性水腫:非凹陷性,顏面下肢明顯
    6.經(jīng)前期緊張綜合征:經(jīng)前7~14天出現(xiàn),眼瞼、踝部、手部輕腫
    7.藥物性水腫:與服用藥物有關
    8.特發(fā)性水腫:婦女下垂部位,原因不明,立臥位水實驗可鑒別
    9.局部性水腫:局部先有炎癥、血栓、創(chuàng)傷或過敏
    四、臨床意義★★
    注意詢問病史。鑒別壓陷性與非壓陷性水腫,炎癥性與非炎癥性水腫,全身性與局部性水腫;對全身性水腫先要排除常見的心、肝、腎疾病,注意伴隨的重要體征:伴肝大者為心源性、肝源性;同時有頸靜脈怒張者則為心源性;水腫伴重度蛋白尿,則常為腎源性,而輕度蛋白尿也可見于心源性;水腫伴呼吸困難與發(fā)紺者常提示為心臟病、上腔靜脈阻塞綜合征等所致;水腫與月經(jīng)周期有明顯關系者可見于特發(fā)性水腫。